大力十才子

唐代宗大曆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據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宋以後有異說,但多不可信。

大力十才子

名詞解釋

歷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層士大夫,也多半是權門清客,因而多投獻應制之作。歌頌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其詩歌的基本主題。但他們在仕途失意和戰亂宦旅生活中,也間有反映現實和體驗真實的作品。他們都擅長五言近體,善寫自然景物及鄉情旅思等,語詞優美,音律協和,但題材風格比較單調。大曆十才子,大都以王維為宗,秉承山水田園詩派的風格,寄情于山水,歌詠自然,其中也有一些佳作。格律歸整、字句精工也是他們作品中最明顯的特點。他們的作品體裁多用近體格律,很少能見到樂府歌行體。警句名聯在十才子的詩中俯拾皆是,說明他們均有較深的功底,所以時有驚人之筆。不過有時也不免顯露出雕琢的痕跡,從而因小失大,走到唯美的道路上去。雖有警句而全篇欠佳,這也是那個時代的風氣使然。詩僧皎然在他《詩式》中提到大曆時的詩風時曾道:“大曆中詞人,竊占青山、白雲、春風、芳草等為己有”。的確,大曆十才子等人的詩歌在內容上比較狹窄。不過總的來說,他們的作品雖然在氣格上不及盛唐,但對前輩名家還是有所繼承的。

相關詞條

歷史

人物

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