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06年10月15日 北京舞蹈學院推出的一場歷代服飾展演《夢·中國印象》將舞蹈表演與服裝秀相結合,使中華民族燦爛的服飾文化,商周的荒蠻,秦漢的儒雅,魏唐的恢宏,宋代的迤邐,金元的清新、明清的華彩在創作者夢幻般的意識中熠熠生輝,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個流光溢彩,美不勝收的想像空間。
內容
一段清新自然的佤族獨舞,原始的服裝和動作帶這一點野性的遠古美感。仿佛一下把觀眾拉入了夢境之中帶回了那個遙遠的時代。拉開了中國夢幻的序幕——蠻荒(遠古),你能告訴我人類的第一件衣衫是什麼嗎?隨著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響徹天地,自從女媧造人世上便有了華夏民族,而我們一直引以為傲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第一件“衣裳”——黃皮膚。我們自豪因為我們是黃種人,血液里流淌著最亮的遺傳基因,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華夏子孫,包容天遇海納百川是龍的傳人。展現人類最原始的美麗,人體藝術中的精髓。
時間走到了商周,人們開始有了簡單的勞作,對自然也有了簡單的了解,但仍處於畏懼狀態。圖騰崇拜和征服野獸的可望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人們有了所謂的衣服,而其材料大多是獸皮和植物的枝葉。青銅器的出現標誌著歷史進入了青銅時代,人們把獸骨和生活用品作為裝飾,表現了當時人對自然的崇拜。雖然服飾及裝飾都極其簡單,但已經有了其自身的政治烙印,服飾裝飾以及上面的圖騰圖案都是當時等級地位的象徵。在這一章節編者正是採用了這些元素展現了人們第一次披上獸皮,第一次不小心將麻繩染上顏色,第一次不經意把貝殼懸在胸前……的過程試圖訴說服飾第一次誕生的起源。
走過商周,秦始皇第一次歷史性的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從而中國也進入了第一個盛世時期。封建制度的完全確立起來,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以及當時初步形成的“禮”為先的封建倫理綱常的影響。“衣”被視為了禮器的思想引導了服飾的發展方向。廣袖齊胸而立貫通了莊嚴,使衣領交合疊皺系住了高雅.深衣繞體纏起層層禮數,曲距雜裙流溢華彩風流。不但倫理色彩濃重,服裝的政治代表性越來越明顯,巨大的頭飾不同的花形象徵著不同的地位,相對精細的服裝製作向世人顯示著一個時代的興盛
一段女子版的《秦王點兵》,把視角帶到那個硝煙瀰漫戰亂年代.看著這些金甲戰士想像著他們個個在沙場上的影子颯爽的拚殺的場景,感嘆著多少英雄和鮮血鑄就起來的文明.音樂充滿著戰爭的血腥感,皮革模仿的盔甲不停的閃動,引領著觀眾恍如隔世.手裡的兵器盾牌,沒有過多裝飾的盔甲突出了這個年代服飾的實用性.而演員緊張充滿殺氣的表演如同賦予兵馬俑中的千年石俑以生命,把那個戰火瀰漫驚心動魄的場景展現的淋漓盡致,描繪成壯懷激烈的千古絕唱!
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色彩艷麗的服飾、燈光無一不在向世人張顯著盛世大唐的富有與大氣。民間——異域——宮廷不同風格的展示毫不遮掩的透出人民生活的富足和氣質的高貴.不禁讓我們為中國曾經擁有如此的輝煌而感嘆。絲帛的布料,精緻的抹胸,細膩的刺繡,華麗的色彩,奢侈的珠光寶氣的裝飾,寬大飄逸的廣袖相較下以美觀為主體和不注重實用性.而充分展現了唐代女子的風情嫵媚。和著盛大恢弘的音樂,胸襟四海,納盡世間千種風情之氣;廣袖五洲,包攬天下四季炎涼之勢盡顯無疑。天下太平萬邦來朝,盛世大唐萬古流芳!
倚麗的宋代服飾雖然延續了唐代的基本風格,但退去前朝的華碩,留下一身淡雅;摘掉滿頭的釵珠流出萬縷清麗。宛如從大家閨秀變成小家碧玉的女子沒有奢華的裝飾反而更顯清新自然。宋代辭賦音樂的發展為服飾增添了幾分文雅稚氣.民間——宮廷的兩個部分,小巧的頭飾,常立起的髮髻,如流水般細長的袖子,依舊鮮亮艷麗的色澤;和著《茉莉花》優雅的弦樂,手中樂器的裝點,表現出濃郁的藝術和文學氣息,同時透出幾分蕭索。展現了在消逝往日的喧譁後多了幾許哀怨的宋代流露出的優雅與平淡。
金元,歷史上短暫而美麗的一瞬,少數民族的異域風情給服飾的發展帶來了一道別樣的風景.頭頂北國草原的鷹翅,挾滿身羔羊歡鳴。潔白的氈房飄出裊裊炊煙,長長的勒勒車曾跨過翠嶺陰山。走來的詩塞北艷陽,雖帶一絲荒蠻,但厚重的絨毛和情感盡顯出草原英雄的大氣.
一段《四小太監》的舞蹈配上《大宅門》的音樂,告訴我們時間走到了封建王朝的垂死掙扎的最後的年代——明清。華彩的沒落悽美而安詳。民間悠閒自在的表演京味兒十足,穿插的京劇表演更是展現了清代服飾文化的精髓.宮廷的滿清服飾頭飾多用大花,體現宮中的奢華,後宮三千佳麗的花盆鞋踏響,似先祖馬蹄的節奏。大臣的頂戴花翎,繡補紅櫻,匡正著東西南北,萬里江山。錦緞上精細的刺繡代表著森嚴的身份和地位,人物分明細緻,帶著各自不同的特色。雖然是封建社會的沒落,但繡衣上的彩鳳飛舞,皇袍中的九龍歡騰無不張顯著落幕前高潮的華麗和壯烈。
特色
這台晚會不是以舞蹈為載體和主要表現手段,而是以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依託,選取集中華歷史、文化、藝術與一體的服飾為承載,來表現泱泱大國服飾之美。《夢·中國印象》以服飾展演為主,以舞蹈表演為輔,顯得相得益彰。服飾展演作為主體部分,確實呈現出了它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那艷麗的色彩、高雅的形制、精美的工藝,盡收眼底,觀者無不讚美驚嘆。那莊重濃烈、高雅飄逸、那鐵甲藤革、風情萬種,仿佛看到了歷史的長河在眼前流淌。次台服飾展演的特點:一是具有一定的舞蹈化,二是對於服飾的設計並不嚴格按朝代來劃分,三是沒有男演員,所有服飾不論男、女,一律由女演員扮演。這些都成為這台晚會的一大亮點。
服飾
當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要在舞台上營造真藝術形象,創造審美意蘊時,只靠人體自身的肢體動作去表現是遠遠不夠的,這不僅是指一個舞蹈作品,對於舞劇來說更顯得重要。從人類服飾發生髮展來看,服飾的最初發生和不斷變異的最終原因是兩性的存在,起到一種“遮閉”功能。正是這種“遮閉”的需要,使穿衣成為一種社會文明。當談論到舞蹈服飾時,是認為舞蹈服飾作為舞蹈藝術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舞蹈構成的延展材料也是遵循著社會文明發展的軌跡。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服飾,人們考慮更多的也許是款式、顏色、面料等問題,但作為舞蹈服飾來說,就不那么簡單了。舞蹈是以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且動態性極強的藝術。這就要求舞蹈服飾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動作性,也是區別其他藝術服飾的不同之處,這就是要求設計師在為舞蹈演員設計服裝時,首先要考慮其動作的特點,不能妨礙舞者大幅度的運動體態,也就要求設計師要選用具有可舞性的面料來進行設計,並且要具備一種藝術的獨創性和浪漫性思維,既要實用,又要美觀、大方,能夠傳達一種文化信息,但重要的是服飾無論如何也不能淹沒舞蹈人體,不能見物不見人,不能喧賓奪主。舞蹈服飾在做到這一步後,舞蹈又為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服飾不僅要體現舞蹈的特徵、風格和特點,還要延展人體的動態,有助於展示舞蹈演員的體態美,服飾既要揚演員形體特點之長,又要避其之短,可謂任務繁重。從體態美的角度來看,日常生活中體態有缺憾者會通過服飾來教正,而在舞蹈當中,這是服飾為舞蹈作出的一大功勞。對於體態美的展示,要與舞蹈所要表現的意境、風格、以及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徵密切結合,而且要達到協調一致。特別是在舞劇當中,既要求在每個人物之間服飾的和諧,又要求與整個作品力爭統一。
在《夢·中國印象》當中出現的舞蹈作品《秦傭魂》就充分展示了作為舞蹈服飾為舞蹈作品的表現增光添彩。演員帶有不象固有的稜角頓挫感的運動形象貫穿始終,一連串超絕的技術,使人的超越達到不可企及的高度和境界。而服飾從選材到製作更是突出了“傭”的堅硬、威武,力度感極強,但有不妨礙舞者的表演,可謂服飾為舞蹈表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霓裳羽衣》為人們營造的是夕陽西下人們在蕭鼓伴奏下輕歌曼舞和搖櫓歸舟的動人景象。舞蹈服飾的飄逸、典雅、以及色彩的搭配與舞蹈意境的表達完美、協調。此外,當舞蹈形象要寄托在某種動物或自然物時,服飾也要起到將人的體態轉換成物的體態的作用。
服飾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同步,舞蹈服飾的發展也與之同步,舞者在關注舞蹈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關注對舞者肢體既起到放大、延展美的作用,又起到彌補缺陷作用的舞蹈服飾。服飾對於日常生活的人來說不可或缺,舞蹈服飾對於舞蹈藝術的表現來說更不容忽視。它是觀眾去了解一個舞蹈作品、一個民族、甚至一個國家文化與歷史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舞蹈藝術欣賞的另一道風景線,也許從這裡我們能發現和了解舞蹈藝術另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