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喀夏仲策仁旺傑

多喀夏仲策仁旺傑著名文學家,從6歲起,他便隨父親學習藏文的書寫和拼讀,19歲時擔任了日喀則寺的歲吏,著有《雄奴達美》。

人物介紹

多喀夏仲策仁旺傑(以下簡稱策仁旺傑)(公元1697—1764年),著名文學家。清康熙三十六年(藏曆第十二饒迥陰火牛年,1697年),策仁旺傑出生在拉薩北面的達壠地方(今西藏林周縣境內),屬砑司家族。

個人經歷

 

策仁旺傑從6歲起,他便隨父親學習藏文的書寫和拼讀。10歲開始學習歷算和閱讀經卷,刻苦學習為今後的深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5歲時,策仁旺傑離家南行至雅魯藏布江南岸的敏珠林寺進修深造,拜大學者大瑪師利和法祥為師。敏珠林寺,高僧雲集、經卷如山,是山南地區的文化中心。策仁旺傑在該寺從師學習《詩鏡論三品》、星算學、語音學等外,還閱讀了大量文學歷史著作。達瑪師利對這個學習用功的小伙子格外疼愛,親自為他取名叫倉塞者白羅凳(直譯為梵子喜智)。同時,他結識了對其一生影響較大的師兄頗羅鼐。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策仁旺傑19歲時擔任了日喀則寺的歲吏。後因理財有方,受到上司的賞識,提升為日喀則宗本,清雍正元年(1723年),他擔任貢日噶布宗本,後又任過藏北總管。
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賜予策仁旺傑等扎薩克台吉之銜,並升任噶倫。不久,開始創作長篇傳記文學《頗羅鼐》。這是策感旺傑的代表之作,全書395頁,通過對愛國民族英雄頗羅鼐一生業績的記敘,描繪出一幅17—18世紀的西藏社會全景。
策仁旺傑的另一部長篇小說就是《雄奴達美》(譯為《青年達美的故事》)頗受人好評。小說記敘了雄奴達美和益雯瑪反對封建包辦婚煙、爭取美滿愛情生活的曲折經歷。
策仁旺傑才華橫溢,著書頗豐。雍正十一年(1733年),他編纂了《藏梵對照辭書》,接著又編纂梵藏合壁的《佛本生記》以及其它一些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年過花甲的策仁旺傑又完成了自傳《噶倫傳》的編寫工作。此書有拉薩版本69頁,敘述了阿爾布巴事件與珠爾默特那木扎勒叛亂事件,因系作者親身經歷,可靠性較強。
乾隆二十九年(藏曆第十三饒迥陽火猴年,1764年),策仁旺傑去世,終年67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