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概況
景區設施

水庫工程
西山灣水庫工程於1997年開工建設,1999年大壩合龍蓄水,總投資1億多元,設計總庫容1.1億立方米,水面面積13.5平方公里,電站裝機3200KW,年發電量近700萬度,下游可灌溉7萬畝田地。
景區建設
景區規模

娛樂項目
多倫湖有許多的娛樂項目,如滑沙、釣魚、農家樂、採摘游、遊艇、草原露營、篝火晚會、水上樂園、水上觀光等項目。親水項目主要有漂流、快艇、垂釣、遊船、水上步行球等。其中漂流被譽為“灤河第一漂”,駕著無動力的小舟,在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水流中順流而下,在與大自然抗爭中演繹精彩的瞬間。天高水長,陽光普照,空氣清新,水體純淨,漂流在青山綠水間,迎面而來的是一種期待------期待刺激,期待驚險,期待"有驚無險"後的輕鬆。在上下起伏的漂流中體驗生命的動感,在宜靜宜動的河溪中享受漂流的樂趣、在如山水畫般的河心中品味詩意的人生,真可謂樂趣無窮,讓人流連忘返。
多倫湖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秀美神奇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多倫風情融為一體,使昔日的多倫淖爾搖身變為錫林郭勒草原上著名的旅遊勝地。
多倫湖建了一條依山傍湖的環湖路,只要驅車環湖一周,多倫湖所有的美景都會盡收眼底。已在此成功舉辦五屆的環多倫湖公路腳踏車邀請賽更是把多倫打造成了腳踏車愛好者的天堂。
景區特產
多倫湖有大雁、天鵝、野鴨、鷗、鴝等在那裡棲息和繁衍。更盛產鯉魚、鯽魚等十幾種營養豐富的淡水魚。相傳,原來多倫諾爾湖內並沒有鯉魚,是康熙皇帝在達里諾爾湖釣多倫湖景區過魚後,來到多倫諾爾湖見偌大水面的湖中無魚,便叫人用駱駝從黃河馱來數十尾鯉魚,放養在湖中.至今人們仍把多倫諾爾稱鯉魚泡子.當年用牛皮口袋馱來的數十尾鯉魚的後代不斷繁衍,成為這裡的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歷史沿革
厄莫山
據史料記載,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西山灣設了一個叫“正紅旗營坊”的滿族兵營,營坊官兵的家眷也都隨軍搬遷過來生活在這裡,滿族也就紮根於此了。厄莫多倫湖景區山是當地滿族民眾崇拜的山嶺,視為母親山(厄莫為滿語,意為母親),山上的厄莫亭是供遊人休憩修建的。
觀音洞
觀音洞是人們敬香拜菩薩的地方,傳說康熙年間八旗兵初來乍到,不服水土,得了皮膚病,腰腿疼,於是他們到厄莫山求告觀世音菩薩,讓病痛儘快好起來。有一天,在河水的旁邊出現了一潭不深也不涼的活水,八旗兵就到這兒來洗澡,沒想到病好了。據說有人曾見過觀音菩薩站在這個水面上,他們認為這潭清水是菩薩用淨瓶的甘露點化而成的。為紀念此事,修建了觀音洞。為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大壩施工時將觀音洞保留下來,就是現在的觀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