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基督教的專業辭彙。
在一次“交友與婚姻”座談會中,牧師如此說:
“基督徒結婚的對象最好找‘主內的’,不要找‘外邦人’,免得差距過大,雙方適應不良……”
“外邦人”不是指國籍上的,而是形容未信的朋友,也就是說指信仰上的。“外邦人”這個詞在《聖經•新、舊經》都出現多次,在舊約泛指以色列人以外的民族,在新約主要是指希臘人、羅馬人,當然還是可以包括其他的非猶太人。會出現這個詞,主要是區別相信上帝的和未信的民族,最早來說,當然就指以色列人和非以色列人。
因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所以其他的民族就成了“外邦人”。但是,以色列人並未完成上帝要藉他們賜福給外邦人的使命,反而驕傲起來,這種民族優越感使他們在歷史舞台中吃盡苦頭,因為排他的結果就是排己。
到了新約時代,福音由猶太人傳向外邦,漸漸地,“外邦人”不再是以民族區分,而是以信仰區分,一個真心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上帝的選民,所以,現在教會中所提的“外邦人”便泛指非基督徒了。可惜,有部分基督徒也承襲了以色列人的陋習,一說“外邦人”便有些許輕蔑的意思,這是非常偏差的態度。
其實,從舊約到新約,神從未排斥“外邦人”,《聖經》說,他也是外邦人的上帝,他希望他的選民,將敬畏上帝的態度傳給“外邦人”,正是所謂“聞道有先後”,同時上帝的選民更身負“傳福音”的重責大任!
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曾經是“外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