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外語教學的歷史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的希臘語教學與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拉丁語教學,那時以講授語法和修辭訓練為主。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以捷克J.A.夸美紐斯(1592~1670)為代表的人文主義教育家既強調學習希臘、拉丁語,為復興古代文化作準備,亦力主在學校開設現代語言課程,以適應民族交往的需要。此後,西歐把外語教學區分為古典語言與現代語言的教學,前者指古希臘語與拉丁語,後者指西歐一些主要的民族語言,如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17、18世紀西歐的外語教學以古典語言為主;19世紀後,現代語言教學逐漸取而代之。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現代語言教學的範圍擴大至東、北歐和亞、非各洲的主要民族語言。
中國外語教學約開始於明代,1407年設四夷館,專修印度、緬甸等國語言。1757年,清政府在北京設俄羅斯文館,教授俄文。1862年,改建為京師同文館,先設英文館,後陸續增設法文館、俄文館、德文館、日文館。同文館的培養目標為翻譯人員,學生約 120名。1903年後,在中學開設外語課。中國外語教學主要教授現代語言,語種的選擇常受社會需要和教育制度的模式所影響。清末中學課程抄襲德、日,外語科目先以日語或英語為主,後又以德語或英語為主。辛亥革命後,課程設定效法英、美,以英語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以俄語為主,後又轉為以英語為主。
階段
外語教學法分4個階段:
①1880年以前,由於以古典語言(特別是拉丁語)的教學為主,採用的方法是語法 -翻譯法,強調以熟記語法規則和單詞為手段。通過逐字逐句的翻譯來訓練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②1880年,歐洲興起了外語教學改革運動。語言學家如英國的H.斯維特、德國的W.維葉托(1850~1918)、丹麥的O.葉斯泊森、法國的語言教師F.戈安都認為傳統的古典語言教學法難以適應現代語言教學的需要,要求改革。1887年,國際語音協會提出 6項原則:主張外語教學應從日常生活口語開始;要讓學生熟悉語音、常用的句子和習語;語法教學要用歸納法;要讓學生用外語思維;寫作訓練要先模仿後創作;筆頭翻譯應在提高階段進行。於是出現了體現這些原則的直接教學法。1904年,葉斯泊森發表《怎樣教外國語》,他從教學目標、教學法和選材原則到教學手段、練習體系,總結了這個階段外語教學改革的成果。
③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交往頻繁,促進了現代語言的教學,使用直接教學法教授外語的伯力茲學校應運而生,分布於歐美各國。H.E.帕爾默在《語言的科學研究和教學》(1917)中提出從聲音、音素、文字、詞源、語義、句法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M.韋斯特提出通過閱讀教外語的方法。這時開始注意訓練學生運用語言能力的方法。
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以及旅遊業的急遽發展,促進了外語教學在實踐和理論方面的研究。美國政府曾在戰時開辦軍隊外語訓練班,採用以刺激-反映論為基礎的強化教學手段,開闢了外語教學的新途徑。20世紀50~60年代法國法語傳播學習與研究中心編輯了一套採用視聽法的基礎法語教程,以試驗視聽法,聽說法為中心的外語教學改革熱潮隨之而起。60年代以後,語言實驗室問世,視聽法和語言實驗室所提供的大量機械語言操練,被視為“理想的”教學法。不久,作為視聽法理論基礎的刺激-反映論受到生成語法學派的抨擊,1963年與1970年相繼發表的《吉丁報告》與《賓州試驗報告》均指出聽說法並不比傳統教學法優越,語言實驗室對外語教學亦未見有明顯影響。
心裡過程
外語教學的實踐孕育著[[套用語言學]]的誕生,到60年代中葉,套用語言學大為興盛。它把各語言學科的研究成果套用於探討外語教學的規律,不但在教學法和教學大綱上提出新的主張,而且著重研究外語學習模式,提出各種學習模式的假設。L.塞林克爾認為外語學習者在學習中使用的是一種過渡語言,它既不是學習者本族語的翻譯,也不是本族人所說的語言。過渡語言有其自身規律,從不完善到逐步完善。J.舒曼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提出“文化移入”模式。他認為在外語學習過程中首要的是社會因素與個人感情因素。社會群體和個人對所教語言的態度,各民族間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都會影響外語教學。因此,文化移入程度的多少決定了外語學習的成敗。但舒曼的模式沒有接觸到外語學習的內部規律。
S.克拉申、H.杜萊、M.伯特提出“監察模式”,他們認為學習外語的心理過程有 3個重要環節:
①過濾。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只能吸收他所接觸的大量語言素材中的一部分, 因為個人的學習動機、 態度、感情、心緒起了過濾的作用。過濾決定學習者該學習什麼,學習到什麼程度,用什麼速度學習。
②組織。學習者在頭腦中逐步形成新的語言系統。在這個過程中,他會使用一些過渡性結構,會犯各種語言錯誤,會按一定次序來學習語言結構。T.貝弗和D.斯洛賓還發現語言難度和學習難度不相一致,但是按什麼原則去決定學習難度,仍有待探索。
③監察。過濾與組織屬潛意識心理活動,而監察則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學習語言可以通過接觸,自然吸收,無需進課堂;亦可以在課堂里跟著老師正規地學習。通過後一途徑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可用以監察語言的輸出,例如講錯話能自行改正,寫的東西能自己潤飾。至於能否進行監察,則取決於學習者的年齡、語言知識以及是否有時間、是否注意語言形式等。
上述假設雖有助於了解外語學習過程,卻仍不能解釋它的各種複雜現象。
內部因素
這是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首先是年齡。有人主張“從國小外語”,認為超過了青春期,人們的語言能力已固定在大腦左半球,因此成人學另一種語言要比兒童困難得多。但也有人認為難以斷定兒童是最佳的外語學習者。就語音能力而言,兒童確有優勢;但在辭彙和語法能力方面,青年和成人的發展速度要快得多。一些研究者(如克拉申)指出,外語學習的年齡不但涉及神經生理因素,而且還與認知和感情因素、 語言環境有關。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使兒童和成人在外語學習上產生差異。其次是學習動機和態度。這是過濾過程中的感情因素,它對學習的成敗起決定性作用。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的效果不但和學習者對所學外語以及所處的學習環境的態度有關,而且還和整個社區對這種語言以及使用它的那個社區的態度有關。另外一個因素是外語學能。早在20世紀30年代,有人受語法-翻譯法的影響,把學能看成是駕馭語法和翻譯的能力,現在一般認為它包括辨音能力,聲音與符號相聯的能力,對句子結構的敏感性,學習語言的歸納能力和強記能力,體現了聽說法的觀點。在行為主義的語言學習理論影響下,有人認為學能是一個學習者掌握一定份量的材料所需要的時間,強調外在的客觀因素,而不是人的內在素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下,人們認識到與外語學習有關的不僅是學能,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一般的認知方式。例如,有些“獨立型”的學習者善於從語境中分離語言項目並加以歸類,具有較強的學習外語的能力;有的學習者易受母語干擾,學習外語的困難較大。
學習環境
從廣義上說,這是指有利於提高外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的客觀因素。例如,具有交際需要的“自然的”語言環境比以學習語言結構和語法規則為主體的“形式的”語言環境,更有利於學習外語。學習者在交際中所處的地位也是一種外語學習環境。一種是無需作出反應的單向交際(如只是聽或讀),一種是只需作出有限反應的雙向交際(如在聽或讀時,以母語或姿勢、表情作出反應),另一種是接受與傳遞均使用外語的完全的雙向交際。在初學階段應讓學習者作單向的或有限反應的雙向交際,等到他們具有使用外語的能力後,才要求作完全的雙向交際。語言環境中如有具體的指稱對象,可以幫助初學者理解話語的意思。從狹義上說,外語學習環境指學習者所接觸到的特殊語言結構及其對外語學習所產生的影響。例如某些語言項目具有聽覺或視覺上的鮮明特徵,學習起來較為容易。語言項目的使用頻率也是一種外語學習環境。一些重複率高的單詞和句型會使學習者產生深刻的印象。 專用外語教學 指具有特定使用目標的外語教學。在專用外語中,首先可區分出科技外語與非科技外語,其次可區分出職業性專用外語(如旅店經理用外語、導遊用外語,等等)和專業性專用外語(如化學用外語、經濟學用外語,等等)。專用外語教學方式較靈活多樣,可以在職訓練,亦可以職前或職後訓練;可以先學一般的外語,然後學專用外語,亦可以結合專業學習外語。專用外語的教學要求應明確具體,設計課程時要先對學習者的外語需要作調查和分析,然後編寫相應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對於專用外語的教學,人們曾經以為是一般外語加上專業辭彙。後來又認識到專業辭彙的教學並非主要的。據M.因曼用隨機抽樣的辦法對11萬餘詞的科技讀物的統計,專業辭彙只占20%左右。而在其餘的80%的辭彙里,10%為功能詞,70%都是非專業和準專業的辭彙。因而在專用外語教學中,人們轉而注意專用外語的語體分析。例如英語科技文章中常使用公式、原理、符號、數字、縮略語等手段來表示數量關係,許多詞有希臘、拉丁語的詞根和前、後綴,常用表示邏輯語法關係的連線語、較長的名詞性詞組和被動語態等等。
外語測試
外語測試歷來是在課堂內進行,方式大多是問答、作文、翻譯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外語測試具有心理測量與結構主義相結合的特徵。R.拉多的《語言測試:外語試題的編寫和使用》(1961)系統地總結了在結構主義語言學、行為主義外語教學法、心理測量方法三者相互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語言測試理論。這種理論的結晶是分立式測試。它採用客觀性測試方法(主要為多項選擇題),分別測試語音、語法、辭彙、閱讀等項目。以後,外語測試在心理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影響下,具有如下的幾個特點:①交際性測試的興起。心理語言學對語言使用過程的研究和社會語言學者D.海姆斯提出的“交際能力”的概念,使人們認識到語言的整體性和語言活動的交際性,因此語言所測試的應該是綜合的交際能力,一般認為包括語法能力(語法規則的知識)、在社會中使用語言的能力(話語使用規則的知識)和對策能力(言語與非言語交際的對策規則的知識)。交際性測試儘量使所測試的內容和方法符合用外語進行交際的實際情況,測試項目的設計較為生動活潑。隨著交際教學法試驗的深入,人們對交際性測試的性質、內容、方法和評定方式將會有更明確的認識。②逐漸制度化、專業化、 標準化,並使用電子計算機。20世紀60年代以來,陸續出現一些大規模的標準化語言水平考試,由專門考試機構命題、組織考試和評卷。標準化考試的核心是建立穩定的標準,依靠專家,並且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來保證考試的可靠性、效度和區分能力。藉助電子計算機評卷、分析試題,甚至命題。電子計算機的套用和考試的定量分析使語言測試日益成為一種精密科學。
電化教學
主要是利用廣播、唱片、電影、錄音、錄像等手段輔助外語教學。根據視聽教學法的原則,讓學生在語言實驗室里作大量的四步練習(刺激/反應/正確回答/重複正確的回答)曾經是一種很流行的電化教學活動。但是,這種活動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70年代以來,由於微型電子計算機的逐步普及,它在外語教學中套用的可能性亦日益增加。目前,電子計算機多用於訓練閱讀、寫作,或和錄音機連線,以訓練聽力。電子計算機智慧型模擬功能可以用來編制新的練習,並對學生的反應作出分析和判斷;如果進一步與言語認別器、言語合成器連線,在外語教學中套用的範圍將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