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平裝: 33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108035626, 9787108035622
條形碼: 9787108035622
尺寸: 20.8 x 14.4 x 2 cm
重量: 739 g
作者簡介
蕭樓,浙江三門人,1972年12月出生,社會學(法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萬字,著有《村落的政治》等。
內容簡介
《夏村社會:中國"江南"農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結構(1976-2006)》內容簡介: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套叢書,一共四本,是我指導的第一、二屆博士研究生以他們的博士論文為基礎撰著的,是他們歷經數年辛苦的傾心之作。這種傾心,表現在作品選材的獨特,以及深入紮實的田野工作,也體現在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對於文本書寫方式的某種嘗試。
若以學科分類而論,這四篇以博士論文為基礎的著作均出自社會學的門徑,但它們卻又都體現出了程度不同的人類學色彩。這與中國社會學研究所具有的學術生態大抵一致,即作為社會科學的社會學總是要從其他學科那裡尋求智慧與啟示,更何況,從學科發展的脈理來看,中國的社會學和人類學又曾經是那么的分而不疏和關係緊密,這種分而不疏和關係緊密,成就了社會學與人類學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上的一段親緣關係,也讓今天的社會學從業者多了一種從事研究的路徑與方法,甚至是由此進入其他學科的可能。
媒體評論
長期“寄生”予田野之中,全景式地敘述村莊的歷史、經濟、政治、宗教和象徵體系,順著費先生創建的人類學中國研究的思路,試圖在理論上和經典作品對話,這是典型的“社會學”調查,而非社會調查。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麻國慶
將費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晚年思考的“場”聯繫起來,選擇在“江南”做田野作業,是一項有“社會學想像力”的嘗試。作者論證的“差序場”,試圖從“家庭”和“職業”兩個維度建構社會結構的意義系統,深化了我們對於當代農村社會的認識。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朱炳祥
目錄
夏村在中國的位置
夏村布局圖
夏家“小房4分”石板道地主要人物表
第1章 緒言:研究進路、理論準備和田野工作
1.1 研究進路:問題意識
1.2 理論準備:關於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差序場
1.3 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寫作
1.4 民族志的建構方式和建構策略
第2章 大水和1976審判日:村落時間坐標的建立
2.1 停滯但未改變的命運:夏家老大的“文革”歲月
2.2 大水:沒有隱喻的“觀點政治
2.3 審判日:夏蘇林和夏蘇秋
2.4 向上還是向下:過活者“不辨西東
2.5 夏村的時間結構:人、事、時
2.6 夏村和他者
第3章 “村域”中的石板道地村民:向外發力的人生
3.1 向外發力的人生:取消心理分層和新的起跑線
3.2 小家庭:提前獲得決策權和建立新“圈子
3.3 夏村的生熟戶:一個總結
第4章 “村域”中“谷廠”:公共生活的興起和消亡
4.1 “谷廠”的來歷:始於建造大寨屋
4.2 “谷廠”生活回憶:集體活動如何可能
4.3 被吞噬的“谷廠”:排屋和工廠
第5章 紙鳶:副業化村莊中的家和分家關係
5.1 副業化村莊:家庭間合作與村口市場的興起
5.2 最初的生意經:家庭和協作
5.3 出漂者:生活在別處
5.4 出走:少年夢和青年路
5.5 家庭的叛變者和維護者
第6章 生計的整合:老闆、自雇者和僱工
6.1 老闆、老總、企業家
6.2 自由和奮鬥的自雇者
6.3 僱工和閒人:現代夏村的“牧羊人
第7章 無土之村:聚居已成夢想
7.1 徵用,徵用:村民永失土地
7.2 新房,老房:居住的立體化
7.3 異托邦,歹托邦:同一個空間
第8章 夏村的掌權者和競爭者:猶豫中的暴力
8.1 放出話來
8.2 老謀深算
8.3 斃敵一千,自傷八百
8.4 圖窮匕首現
8.5 夏村的政治空間
第9章 拔根狀態的“半鄉土性”家庭成員:娛樂在場者
9.1 少年掌權者和“不顯老”的中年人
9.2 表演者和闖入者:圈子中的真實和謊言
9.3 普通人、老闆和家外有家者:平等遊戲規則下的不平等
9.4 老大和小弟:小麻、冰和灰色人生
9.5 玩樂者和滿足淑女標準的小姐
9.6 拔根狀態的生存
第10章 夏村性史:未來得及否定的關係史
10.1 未被原諒的屈辱
10.2 未有慰藉的犧牲
10.3 未被記憶的姦情
10.4 未經論證的淫亂
10.5 未能尋蹤的性愛
10.6 未被看清的性關係史
第11章 信仰的世界:夏村的宗教和儀式
11.1 在進入夏村的宗教世界之前
11.2 “楊慶壟一李亦園”模式和本章 的分析進路
11.3 從圓融到直取的“物我”關係
11.4 從模糊時間到精準時間的“族我”關係
11.5 從地域性到空間性延展的神我關係
11.6 從信而畏到遠而奉的鬼我關係
11.7 餘論
第12章 親屬制度:變化和重構
12.1 祖先祭拜:從超越性回歸生物性
12.2 行止軌跡:從地緣聯繫到角色扮演
12.3 計畫生育:從單系偏重到雙系並重
12.4 擬親制度:從層次擴展到功能補充
第13章 差序場:中國農村社會的一個分析性框架
13.1 差序場包含社會變遷的三個系統:人格系統、文化系統和社會系統
13.2 差序場隱含社會秩序的三種狀態:有情一無情宇宙、家族一個人主義、交易一溝通策略
13.3 差序場包括社會整合的三種形式:擴展的、修復的和復調的
13.4 差序場:把兩顆石子扔入水中
第14章 民族志、夏村和中國
14.1 夏村的民族志:歷史、過程、結構的互動關係
14.2 敘述和闡釋:我的位置
14.3 中國的夏村:非西非東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