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那枚似有魔力的七色花指環,那些壁櫥里孤獨自閉的日子,那段童稚的傷痛和叛逆。對於女孩半夏來說,成長,原來,是摸索著走出黑色隧道的艱難過程。那場葵花朵的舞蹈,那片萬花筒的天空,那次說不出口的真心暗戀,那顆等待交換的心臟。對於女孩天晴來說,成長,原來,是一個接著一個失去摯愛的旅程。青春路上,兩個單薄的少女結伴而行,有挫折有艱難有歡笑有淚水,最終因為心中的真誠、善良和大愛,達到友誼、成長的圓滿。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霍泥芳 | 蘇半夏 | |
唐加思 | 李天晴 | |
徐春妮 | 白菊 | |
張宇鵬 | 高歌 | |
張戈 | 王宇遲 | |
慧智 | 麥小麥 | |
趙娟 | 天晴媽媽 | |
張紹剛 | 張教授 | |
趙寧宇 | 趙教授 | |
梁珏 | 梁雨婷 | |
孫德元 | 語文老師 | |
錢晶晶 | 數學老師 | |
張楠 | 珠寶公司經理 | |
陳建 | 體育老師 | |
李婷婷 | 餐廳店長 | |
吳登 | 希望先生 | |
劉海艦 | 醫生 | |
劉芷含 | 師姐 | |
李婕 | 電視播音員 |
職員表
出品人 | 蘇志武、齊為民 |
製作人 | 齊為民、周涌 |
監製 | 仲呈祥、李興國 |
原著 | 李力、薛晴 |
導演 | 梁明 |
副導演(助理) | 李力、高志丹 |
編劇 | 李力 |
攝影 | 梁明、於小忱 |
配樂 | 舒楠 |
剪輯 | 薛芳民 |
道具 | 馮志遠 |
美術設計 | 張洪文、於樹耀、馬贏波 |
服裝設計 | 張鑫淼 |
燈光 | 江洋、韓東 |
錄音 | 陳峯 |
場記 | 劉芳 |
參 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曲名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Newsummer》 | 宋迪 | 李力 | 劉雅婕、何琪 |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人 |
2008-07-06 | 第9屆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 | 唐佳思 |
第9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 霍泥芳 | |
第9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音樂提名 | 梁明 | |
2009-04-26 | 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教育題材獎 | —— |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梁明導演想拍一部詩一樣的電影,它不是靠情節來吸引人的東西。這種校園題材的電影很少有人拍,拍攝這部電影是想要通過這部電影告訴觀眾大多數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都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惑,希望能夠讓觀眾得到正確的引導,健康成長,順利度過青春期。
角色選擇
導演選中霍泥芳、唐加思這兩名女主角是因為這部戲講的是青少年的故事,所以用明星的話會有一些年齡上的問題。唐加思的性格很符合天晴這個角色。霍泥芳適合演繹蘇半夏這個具有挑戰性的角色,因為她氣質很到位,在戲裡是那種壓抑的樣子。
後期製作
影片的基本色調充滿綠色,在畫面的處理和鏡頭的選擇上更追求一種詩意的表達。如影片的前2、3分鐘沒有什麼語言,完全運用鏡頭表現主人公半夏的心理狀態。 在製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去運用影像語言結構影片,使整個影片在充滿畫面美感的同時直接闡述思想、表達感情、創造意境。
製作發行
製作方 | 發行方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海晏和清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
參考資料
影片評價
《夏天,有風吹過》像一首詩,它醞釀的,是綿綿詠嘆和沉思的散點詩情,它展示的,是青春記憶中隨處散落的一塊塊時間碎片和成長足跡。電影畫面精緻、彩清新,風格唯美詩意,追求抒情性、哲思性,處處渲染出一種意緒、一種氛圍、一種情調,追尋了一段人生的動人情致 (新浪娛樂評)。
《夏天,有風吹過》擁有成長、心理、創傷性等青春元素,有動人的質感和內涵。它純粹地講述青春故事,關注身體疼痛,關注內心成長 (北京大學副教授陳宇評)。
《夏天,有風吹過》所表達的青少年教育問題也讓觀眾感同身受。影片應邀在台灣戲院放映後受到台灣觀眾的喜歡,觀眾對影片的題材很感興趣 (騰訊新聞評)。
《夏天,有風吹過》既表現置身於多元駁雜的城市文化空間中的孩子們在面對時尚潮流、貧富差距、人際衝突時心靈世界的困惑與躁動,也不迴避中國西部和內陸山區教育資源匱乏、教學設施落後、師資短缺、生源流失的教育現狀。正是因為對真實現狀的不迴避,這部電影才具有現實感、責任感和憂患感,才多了反思和批判的力量 (網易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