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所屬地區:山西·晉中·壽陽縣
文化遺產名稱:壽陽愛社
遺產編號:Ⅲ-4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山西省壽陽縣
遺產級別:省
概述
“愛社”也稱“耍鬼”,是流傳於我省晉中壽陽縣平頭溝北一帶的極為古老而又稀有的儺舞形式。據說是表現“黃帝戰蚩尤”的傳說故事:黃帝為了戰勝蚩尤部落,命令將士打扮成24家“魂頭鬼”迷惑蚩尤,果然取得了勝利,為了表彰將士愛社稷的英勇行為,就把這種儺舞稱之為“愛社”。《壽陽縣誌》記載
每年陰曆七月十三,“愛社”和鄰村三大社都要到本縣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軒轅廟進行祭祀表演, 據說是為軒轅黃帝過生日,而“愛社”是唯一被允許進入軒轅廟內進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節目只可在廟外的山頭上表演。漢代以後,“愛社”有一部分演變為蚩尤戲或角抵戲,如在壽陽境內也留下了一種竹馬戲,但形式內容則演變為戲劇,只有“愛社”的鬼儺卻以原始形式在壽陽留存了下來,並且保留了遠古鬼圖騰的形式和內容。黃帝的將士由於佩戴鬼飾面具作戰獲勝,子民便把對黃帝的崇拜轉為對“鬼”的崇拜,成為一種“鬼”圖騰。到明代以後,儺舞演變為儺戲,儺的分支為兩類:一類是娛神重文情,一類是驅鬼重武技。儺舞“愛社”由於地處平頭武術之鄉,其舞蹈動作將武術中的小洪拳與舞蹈融會為一體,粗獷簡單,原始性極強。明清年間,“愛社”由壽陽縣平頭鎮溝北村王府勇為主進行表演,到清末以後,由王樹檜傳至本鎮韓溝村外甥韓某,1985年以後,溝北村失傳,現僅有韓溝村村民韓富林等十餘人可表演。表演
“愛社”儺舞表演時由24人組成,6名大鬼戴鬼臉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馬蹄形面向中央作為城廓形兩邊助陣,表演程式分武勢、倒上牆、直牆、小場、過關、耍桌等,整個演出約50分鐘。表演時,
全體演員都站在廟院中,18個“小鬼”每人手拿小鑼敲擊,時而發出“嗷嗷”的叫聲。鑼鼓一響,站在中間的6個“大鬼”開始表演,其舞蹈有軟勢、猴勢、抱勢、推門等動作以及珍珠倒捲簾等組合。整個表演節奏平穩,氣氛沉悶,呈現一種古樸、單調、森嚴的神秘色彩。
祭祀黃帝先祖的舞蹈
儺,作為古代人們驅鬼逐疫、祈福穰災的一種祭祀儀式活動,是一種極為古老的文化現象。它與原始宗教、圖騰崇拜有著密切的關係,是古老的祭祀儀式活動和民間表演藝術相結合的見證。由於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國西南地區的儺文化現象較為集中和突出,所以學術界一度認為“北方無儺”。事實上,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恰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隨著山西晉南鑼鼓雜戲、晉東南隊戲等的發掘,“北方無儺”的看法被推翻。壽陽“愛社”也是一種儺舞或說儺戲,是在山西壽陽縣平頭鎮北神山軒轅廟祭祀儀式中進行的一種儀式劇。
劇目
愛社”的表演沒有具體劇目,而是通過六套動作來展示“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分別為《武勢》、《倒上牆》、《直牆》、《小場》、《過關》、《耍桌》。整個表演長約一小時。《武勢》所表演的內容是假扮成鬼的六位將士與蚩尤開戰前,積極進行戰事準備。《倒上牆》所表演的內容是六位“大鬼”來到蚩尤所在的城門下進行商討攻城策略,並為攻城作出對練和布陣變化。《直牆》是六位“大鬼”前仆後繼地上前攻城,以示登梯攻城遇到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