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形燈

壺形燈

壺形燈,就是民間日用的一種.這種壺形燈的產生年代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唐代,有的認為是明代以後.有實物可考的是台北故宮藏的明宣德官窯的青花壺形燈.書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清代至民國,我國的大江南北民間就已經廣這泛使用壺形油燈.。

簡介

清代至上世紀中期各式渭北雞娃燈清代至上世紀中期各式渭北雞娃燈

燈,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遠在五十萬年以前在北京猿人洞穴中,就發現大量的灰燼堆積,當時還沒有燈,只能採用點燃火堆來照明.那時使用火不單是為了照明,還主要是用於烤熟食物和取暖等等.燈是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生產的發展而出現並發展的.到了秦漢時期,燈的造型工藝就十分精緻了,比如保定市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它不僅造型極為優美,結構也非常科學;又如江蘇甘泉出土的錯銀飾牛燈,製作也十分精美.當然,這些都是供古代皇室或王侯所使用的,民間百姓使用的燈具則比較普通. 

特徵

青花壺形燈青花壺形燈

今天介紹的這件壺形燈,就是民間日用的一種.這種壺形燈的產生年代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唐代,有的認為是明代以後.有實物可考的是台北故宮藏的明宣德官窯的青花壺形燈.書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清代至民國,我國的大江南北民間就已經廣這泛使用壺形油燈. 

這件壺形燈通高7.5厘米,口徑2.7厘米,足徑***厘米,平底無,通體施醬色釉,腹部下垂,重心下移,胎體厚重,穩重適用,燈把呈半圓形,飾兩道弦紋,美觀易拿,移動方便.這種壺形燈,長嘴,可放入燈芯,壺口較小,這樣油在較封閉的壺體內很難揮發.據說這種壺形燈較宋代注水的省油燈,節油效果理佳.這件民間小小的燈具,卻滲透著我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和節能意識,真是讓人感嘆不已!

歷史演變

歷史上,陝西民窯曾燒造出大量瓷燈以滿足民間日用,其中有一種造型別致的燈具叫做“雞娃燈”。尺寸一般長10厘米左右,造型小巧可愛,酷似一隻雛雞,在裝飾上多採用樸實無華的黑釉和醬紅釉,也有繪畫拙樸的青花製品。其形狀如同一隻小壺,從壺口中注入燈油,在流狀小嘴中放入燈捻。壺口有小平沿,民間多用兩端尖銳的鐵條纏繞後,形成一個叉形把手。雞娃燈的壺口小、重心低,不易傾倒且便於攜帶,除了農家使用外,小煤窯也一直也把它用作礦燈,鐵叉狀的把手很方便插在坑洞壁上。

在造型演進上,通過陳爐窯考古調查可知,至遲在清代渭北就燒造黑釉雞娃燈,清代的形體比較飽滿,腹部鼓圓;民國時期燒雞娃燈的窯口增多,燈的造型發展為流部增長,腹部略扁圓;到了解放初期,雞娃燈的流部改為無釉,並與壺口平齊以方便疊燒,燈腹呈長方形。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電力在農村普及,煤礦採煤照明也改用電燈,雞娃燈遂停燒了,直到80年代以後,耀州窯複製廠又開始恢復燒制青花雞娃燈瓷,但這時它已不是實用燈具,而是民間青花工藝瓷。

與渭北雞娃燈相似的帶流壺形燈在其它民窯里也存在,有的還在壺流的兩側各貼塑上一隻彎曲牛角,使瓷燈造型形如臥牛,稱之為“臥牛燈”。從造型上看,無論是雞娃燈還是臥牛燈,其造型大同小異,這類瓷燈在造型上與我國傳統的淺盤、淺碗形瓷燈明顯不同,淵源應是來自一種帶流的壺形燈具。那么,雞娃燈的造型來源究竟為何呢?
源自宮廷的高雅姿影

新疆巴楚出土6-9世紀羅馬式銅燈新疆巴楚出土6-9世紀羅馬式銅燈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都曾燒制過帶流的壺形瓷燈,時人稱之為“書燈”。“書燈”這一稱呼在宋元就已出現了。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宣德官燒制的青花壺形書燈,通高12.7厘米、口徑3.6厘米、足徑4.6厘米,通體描繪青花花草圖案,腹上書寫“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橫款。此燈製作精巧,造型為一扁腹小壺,立於托盤之上。與明宣德青花帶流燈相似的瓷燈在清雍正時也曾燒造過。

把明清官窯燒制的青花書燈省去了高座和燈蓋,不就是民間“雞娃燈”的造型嘛!這種壺形瓷燈的燈捻從流部放入油壺裡,由於帶有壺蓋,油料不易揮發,達到了美觀、實用、省油、清潔的效果。我國宋元時期南北方都燒制過腹部注水的“省油燈”,四川邛崍窯浙江龍泉窯都有燒造。淺碗形的夾腹省油燈,製作費時費工,燈油在敞開的瓷盞中比較容易揮發,雖然在夾層中注入冷水,“每夕一易之”,但節油效果一般僅有百分之一二十;而明代開始出現的壺形瓷燈,燈油在相對封閉的壺體中很難揮發,效果優於此前的省油燈,因此敞口的夾腹注水燈必然趨於消亡,最終被節油效果更佳、製作和使用更為簡便的壺形瓷燈所取代。

民間雞娃燈的造型源於明代御窯書燈,這一發現使人對雞娃燈不由刮目相看,也使人對其淵源更增加了興趣。歷史上,我國傳統瓷燈多為平底台盤狀或淺腹碗形造型,不僅瓷器如此,漢唐時代常見的陶燈、釉陶燈、玉燈、金屬燈也是如此,在中國古陶瓷史里確實沒有這種腹部封閉的壺型燈具。

為什麼明永宣時期官窯會燒造出壺形瓷燈?這就要說起三寶太監鄭和,他七下西洋,把一批造型奇特的阿拉伯風格金屬器皿帶回了朝廷,景德鎮御窯廠也仿照這些西亞金屬器皿燒造青花瓷和白瓷。這些風格奇物的精美瓷器既能滿足宮廷使用,也可用作為國禮與伊斯蘭地區交流。此種背景下,永宣官窯遂燒造出與傳統造型迥異的壺形瓷燈,稱之為“書燈”。上行下效,民窯遂仿效書燈引入了這種外來造型,並加以簡化,燒造出了雞娃燈。這種造型便於製作與使用,省油效果明顯,最終在清代、民國時期流行開來。
照亮羅馬時代輝煌的遠祖
壺形帶流油燈的源頭來自西亞北非,甚至還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科學》雜誌中譯本1983年4期刊登C·R·Fitch所著《科薩的油燈》,記載了羅馬帶嘴油燈的發展演變。該文介紹,位於義大利羅馬以北120公里處有一座科薩古遺址,考古學家發現羅馬文化中主要的室內照明用具油燈的演變,有700年的歷史:“最初的油燈是粘土淺缽,為輪制或手制,缽中裝有半缽油,燈芯就漂在液面上。後來,一些富有想像力的陶匠在陶燈燒制之前,把缽的邊緣捏出一個小唇口,這樣,燈芯的一頭就可以高出油麵之上。下一步的改革是把缽的邊緣除了捏出的唇口之外均向里彎,以減少燈油被濺出的危險。再下一步,唇口消失了,手制的錐形陶嘴取代了它的位置。”在一些反映羅馬歷史的影視片中也可看到羅馬人手持壺形燈的畫面。

羅馬造型的壺形燈其實早在唐代就傳入中國。1959年新疆巴楚曾出土過一盞唐代壺形銅燈,造型與中國傳統的淺盤式燈完全不同,此燈的高度僅有7.1厘米,外形如同一把沒有蓋的長嘴小壺,銅燈由燈盞和燈座兩部分組成,壺嘴中應是放入軟燈芯,這件銅燈的造型被認為摹仿自羅馬燈具,甚至可能就是一盞羅馬銅燈,是通過絲綢之路由羅馬輾轉傳來的。

這種西方燈具的傳入,對中國燈具的造型改進發生了很大的影響。唐代以前,中國油燈使用的燈芯大多是在淺台盤中央直立的硬質纖維,唐代以後,受到西方燈具軟質燈芯的影響,逐漸盛行用軟質纖維搭在唇沿上的燈具,這種變化與壺形燈在我國的流行是一致的。明清、民國時期,民間使用的已多是壺形帶嘴油燈,壺口蓋、塞住後省油又便於端持,成為民間油燈的流行樣式,雞娃燈可算是壺形燈的一種變形。

原以為土得掉渣的民瓷“雞娃燈”,竟是摹仿自明代官窯書燈,其造型淵源來自西亞阿拉伯金屬燈具,甚至還可遠溯到羅馬燈具。本以為最土氣的民瓷“雞娃燈”,歷史上竟一度是最時髦的洋造型。小小的雞娃燈,竟可聯繫到中西文化的交流與交融,真是令人感嘆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