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遺產編號:Ⅶ-3
申報單位:雲南省西疇縣
壯族漁鼓“莊巴”是流傳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的壯族曲藝形式。文山的壯族漁鼓是根據四川漁鼓改作的。壯族漁鼓演唱的調子有四川的“揚琴調”,也有當地的“揚琴調”,有當地的民間小曲,更多的是根據文山的民族民間音樂創作的新調子。說唱內容多為不同時期新創作的節目,傳統節目還待挖掘。
漁鼓的歷史發展
清朝中年,有大批四川移民落籍文山,文山州的麻粟坡縣董乾公社一帶還有操四川口音的自然村落。估計那時四川漁鼓也隨之而來。當時的漁鼓藝人除走村串寨外,還落座於茶室演唱。解放後,這一形式被發現並受到當地文化部門的重視,派人進行整理和推廣,並多次搬上文藝舞台,從而流傳至全州各地。不少縣文工隊利用這種形式編選節目進行演出,尤其是一九六三年被選拔到昆明參加全省的文藝會演後,壯族漁鼓這一年輕的文藝形式便被正式肯定下來。
明清以來,漢族大量移居文山,將漁鼓演唱也帶到壯族寨子,開始用壯族民間曲調演唱漁鼓,並收徒傳藝。當地傳說,漢族在一次戰敗後逃躲追兵時,被大河擋住了去路,面對湍急的河水,士兵們不由自主地唱出自己悲傷絕望的心情,歌聲感動了河裡的一條大魚,這條大魚就把他們送到河對岸,躲過了追兵。從此,他們就用木頭刻成魚形,做成鼓,邊輕敲漁鼓邊唱出對魚的懷念感激之情。明朝時,壯族布儂人的儂志高在壯族寨子演唱漁鼓,並流傳普及開來。西疇縣雞街鄉世傳布摩(祭司)證實,其祖上曾將魚皮繃在竹筒上做成漁鼓,用來為喪事的祭祀吟誦做伴奏。
漁鼓的表現形式
傳統漁鼓共有18調,既有說白又有唱詞。下壩村“漁鼓說唱”主要以哭喪為主,喪事時上祭到第一家時要唱4調,第一家獻飯時又唱4調,送上山時還要唱4調。伴奏樂器除漁鼓和簡板外,還有笛子、二胡、京胡、鈸、鑼等。表演者有坐唱和站唱兩種形式,有單人、雙人和多人集體表演。演員懷抱漁鼓,手持高板,邊擊拍漁鼓、簡板,邊用壯、漢兩種語言演唱。壯族漁鼓用壯歌民歌小調演唱,旋律起伏不大,吐字清楚,重在敘事,人們都能聽懂,成為壯族漁歌演唱的基本曲調。20世紀70年代,西疇縣文化館的伙輔德(曾拜師學過漁鼓)與壯族文藝工作者一同創作了現代曲目《劈山引水帶頭人》,使壯族漁鼓走上舞台,開始為外界所知。後來又創作了《五唱民主選舉》、《五兄弟葬父》等曲目,使壯族漁鼓不斷發展,藝術表現形式日趨完善。
壯族漁鼓有一定的藝術性,加工改編過的漁鼓說唱更是具有突出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近20多年來,由於專業劇團演出不景氣,漁鼓演唱更少人問津。民間的傳統曲目逐漸失傳,掌握魚皮繃鼓技法的藝人漸少,說唱藝人多數年歲已高,漁鼓的影響遠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