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點
⑴少數採用新技術的企業擠垮大量技術落後的企業。
⑵在競爭中壯大起來的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間就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範圍達成協定,形成壟斷組織。
⑶壟斷組織最初產生在流通領域,後深入到生產領域。
⑷到19世紀晚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壟斷組織。
主要影響
⑴社會經濟方面:
①壟斷組織的出現,適應了生產社會化的要求,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②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進行的局部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對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起了積極作用,表現出資本主義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緩解了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
③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實力的發展和增強,資本主義各國的壟斷資本家通過控制某部門生產進而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自己攫取了高額的利潤。
⑵政治方面:隨著經濟實力增長,壟斷資本家更多地干涉國家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了壟斷組織的代表者。
⑶對外方面:壟斷組織的形成推動了殖民擴張,壟斷組織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它們要求擴大資本輸出,從經濟上瓜分世界。因此,代表壟斷組織利益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
⑷世界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性加強,英國的核心地位加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