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名人
加利福尼亞州西林村紀念公園墓地,瑪麗蓮·夢露的墓碑前滿是遊客往來的痕跡;位於加州的福里斯特朗格倫代爾墓地,去年迎來“新居民”——麥可·傑克遜後,遊客日漸增多。在洛杉磯的“永遠好萊塢”墓地,每到周六都會聚集大約2000名遊客。他們聚會野餐、“觀看影片”,與已故影星魯道夫·瓦倫蒂諾、菲伊·雷共度夜晚。
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墓地特輯”紀錄片製作人里克·塞貝克說,人們拜訪名人墓地時往往會獻上特殊“禮物”。例如,西雅圖的一處墓碑前擺滿各種吉他。人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墓主人、搖滾電吉他天才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敬仰。
為了方便人們尋找名人墓地,現年37歲的吉姆·蒂普頓創建名為“尋找墓地”的網站,免費提供全球範圍內名人墓地地址。
“這聽起來有點陰暗、病態,”蒂普頓說,“但當你拜訪某人的墓地時,感覺像是在拜訪親戚,有種親切感。”
在美國之外,“墓地游”也頗為火熱。一些名人墓地成為遊客心馳神往的地方,例如法國巴黎拉雪茲神甫墓地,因為有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瑪麗亞·卡拉斯、波蘭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蕭邦、英國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等長眠於此而頗有“人緣”。
家住俄勒岡州波特蘭的斯科特·斯坦頓現年37歲,經營一家軟體公司。由於時常在附近社區散步並繞道墓地,他找到了“墓地游”的靈感。歷時15年,斯坦頓走遍全球550多個地方,尋訪音樂家們的長眠之處,這些音樂家包括俄羅斯作曲家彼得·柴科夫斯基、新澤西州搖滾歌手喬伊·拉蒙、葬於法國的搖滾巨星吉姆·莫里森、葬於德克薩斯州的“布魯斯”音樂大師史蒂維·雷·沃恩等等。斯坦頓廣泛蒐集資料,拍攝大量照片,最終成書《墓地游:音樂家們》。
探秘歷史
尋訪墓地,不僅為追懷名人,也為探尋歷史,尋求平靜。一些墓地的傳說和歷史讓墓地游愛好者們痴迷。例如,美國著名小說家華盛頓·歐文短篇小說《沉睡谷傳奇》中經典形象“無頭騎士”的故事,使得如今的沉睡谷墓地成為熱門旅遊景點。
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縈繞著無數關於鬼怪、吸血鬼傳說的聖路易斯1號墓地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探秘”。“紐奧良歷史步行旅行團”公司的羅伯特·弗洛倫斯說,在這座城市裡,墓地背後的故事可與小說媲美。“墓地講述了你所在城市的故事”,按他的話說,墓地是“千百年來傳統和遺產的寶藏”。
攝影師道格·基斯特是個實實在在的墓地游愛好者。他尋訪數百座墓地,著有4本墓地游書籍。“我覺得墓地是非常棒的地方,”他說,“那裡到處都是歷史。” 普通人不為人知的故事也讓墓地游愛好者著迷。塞貝克說,阿拉斯加州一處墓地里的小木屋、佛羅里達州一處墓地里貼滿照片的墓碑,都讓他深受觸動。
對於紐約“墓地女孩”俱樂部成員克里斯蒂娜·盧戈而言,墓地之旅的一大目的是了解普通人的故事。譬如,在布朗克斯的一塊墓碑上,她得知了一個家庭所有成員遭雷擊身亡的悲慘故事。 現年37歲的盧戈時常走訪市郊墓地,幫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找尋祖輩的墳墓。她說,墓地帶給她的寧靜感在城市中無法找到。
“墓地對我來說就像是教堂,”盧戈說,“它提醒我生活彌足珍貴。” 墓地旅遊並非新興產業。在迪士尼樂園1955年開放以前,福里斯特朗紀念公園墓地就是洛杉磯最火的旅遊景點。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和沃特敦之間的奧本山墓地修建於1831年,是美國歷史上首座花園式墓地,為紐約曼哈頓中央廣場的設計注入靈感。
如今,墓地旅遊能夠逐漸興盛,得益於旅遊設施和服務的完善。一些墓地為遊客提供免費地圖,安排“坐電瓶車”、“騎腳踏車”、“提燈籠”等特殊遊覽方式,還播放室外電影,舉辦講座、音樂會等。例如,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奧克蘭墓地,遊客不僅可以拜訪內戰時期士兵以及民權運動人士的墓地,還可以慶祝萬聖節等傳統節日,學習普及美國歷史的課程等。
攝影師基斯特向遊客推薦了5座旅遊服務較為完善的墓地,包括加州西林村紀念公園墓地、加州福里斯特朗格倫代爾墓地、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凱夫希爾墓地、布魯克林綠蔭墓地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聖路易斯1號墓地。凱夫希爾墓地不僅綠化良好,還設有不少名人雕塑,已成為當地居民用以休閒娛樂的“植物園”。墓地工作人員非常熱情,積極為遊客指引線路。
修建於1838年的布魯克林綠蔭墓地是美國旅遊服務最完善的墓地之一。在這裡,工作人員會免費為遊客提供一張標註名人墓穴地點的大地圖,安排由講解員帶領的遊覽線路。墓地旁設有書店,並不時舉辦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