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詹姆斯·道格拉斯·“吉姆”·莫里森(英語: James Douglas "Jim" Morrison,1943年12月8日-1971年7月3日),是一位美國創作歌手和詩人,其最出名的身份是洛杉磯搖滾樂隊門戶樂團的主唱。
莫里森早年入迷於尼采、蘭波和傑克·凱魯亞克的作品,並以自己的能力把它們與歌詞相結合,使他成為史上最有藝術才華、最有影響力的創作歌手之一。他20歲時進入洛杉磯加州大學電影學院研究生班學習,畢業後與同學曼·扎里克(Man Zarek)等一共4人組成門戶樂團(The Doors)。
1966年,他們與埃利克特拉(Elektra)唱片公司簽約,發行專輯The Doors,其中一首歌曲LightMy Fire獲排行榜之首,隨後幾年裡又發行了幾張專輯如Strange Days、Waiting For Sun、The Soft Parade等也獲得了較大的成功。莫里森因酗酒於27歲時在法國巴黎住處的浴缸中死亡,使他成為著名的27俱樂部的一員。死亡原因聲稱為海洛因過量,但由於沒有進行屍檢,真正死因至今仍有爭議。莫里森葬於巴黎拉雪茲公墓。
莫里森聞名於在樂隊表演時即興創作並朗誦詩歌。因他狂野的性格和舞颱風格,評論家和歌迷認為他是搖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極富魅力和開創性的前台人(frontman)之一。《滾石雜誌》把他列為“史上最偉大的一百位歌手”榜單第47位,他在《經典搖滾》雜誌“50位最偉大的搖滾歌手”中位列第22位。莫里森自稱“高潮搖滾之王”。
特點
“大門”樂隊的音樂繼承了以布魯斯為基礎的主流搖滾風格,曲調簡單,音域不寬,有很多重複,有時還帶點爵士味道。吉姆·莫里森的演唱夾著尖叫和哭喊,常常因感情劇烈而全身抽搐(The Soft Parade)另外,它奇怪地轉向溫和搖滾,使用了弦樂和銅管)。“大門”的歌詞經常圍繞著死亡、暴力、性的威脅等,幾乎沒有任何樂觀向上的內容,體現了“迷幻搖滾中比較黑暗的一面”。
莫里森是個不願,不能也不懂得妥協的人,他所做的音樂也一樣。他曾說:“對我來說,這些所謂的現場表演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藝術,但這對我們與人們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它讓更多的人走進了我們這個幻覺的世界。”
但隨著吉姆·莫里森吸毒和過量酗酒的日益嚴重,他的不可預知的、讓人不可思議的古怪行為嚴重阻礙樂隊的發展,最極端的一次是在1969年邁阿密的演唱會上吉姆·莫里森吸毒、酗酒後公然裸露陰部並在The End這首歌的演唱中歇絲底里的大吼著:“Mother,I wanna Fuck You!”在1971年發行的L.A. Woman中樂隊終於又再現了昔日的光芒:Love Her Madly和Riders On the Storm非常膾炙人口,長盛不衰,至今被人們看做無法超越的教科書般的迷幻樂精品。
成就
吉姆·莫里森無疑是西方流行音樂史上一顆不可磨滅的明星,在成為歷史後,大門的音樂和莫里森的傳奇仍然另一代又一代的搖滾樂愛好者為之迷狂;在80年代中期,莫里森仍然是樂迷心中的偶像,其程度比60年代絲毫不減。Elektra公司為了紀念他很多次再版發行大門的專輯和演唱會現場,並推出了很多當時沒有發表的作品,當然在金錢上Elektra也收到了巨額的回報。各種媒體也爭相刊登大門和吉姆·莫里森的傳記故事,並由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於1991年拍成了電影,方·基默(韋·基馬Val Kilmer)飾演吉姆·莫里森。
1993年,吉姆·莫里森和“大門”的名字被收入“搖滾名人堂”(the 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
專輯列表
1967年 The Doors
1967年 Strange Days
1968年 Waiting For The Sun
1969年 The Soft Parade
1970年 Morrison Hotel
1971年 L.A.Woman
1985年 Best Of The Doors
2000年 Essential Rarities
傳記
吉姆·莫里森傳記
介紹
《此地無人生還》
譯者:董楠
作者: (美)傑里·霍普金斯 / 丹尼·薩格曼
ISBN: 9787214047779
頁數: 453
定價: 36.0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出版年: 2008-1-1
簡介
20世紀最酷的搖滾偶像,最非凡的天才,《暴風騎士》《等待太陽》《點燃我的火》等搖滾名曲令一代代青年迷醉,他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墓地的墓碑雕像,已成為流行文化的朝聖之所。他的樂隊名為“大門”,他死於27歲。本書有趣地描述了這個生活在邊緣與地獄的人的生涯。
本書介紹了吉姆·莫里森的生平,深入探索了這位傳奇的藝術家對音樂與詩歌的求索:博覽群書而動盪叛逆的青少年時期,組建“大門”樂隊的傳奇經歷,《點亮我的火焰》和《結局》等名曲的創作,搖滾史上著名的紐罕文事件與邁阿密醜聞的來龍去脈,以及成名後的酗酒、沉湎與自毀,乃至逃往巴黎之後的神秘死亡。同時本書也是對美國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充滿熱情與混亂的社會圖景的生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