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塔甸鎮全鎮土地面積250.2km2,林業用地面積19573.07公頃,森林覆蓋率73.25%,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1430米;年平均氣溫14—15℃,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冬季盛行乾燥的大陸季風,夏季盛行溫潤的海洋季風,形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春乾旱,夏秋多雨,雨熱同季的氣候。全年日照時數2372.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屬峨山縣多雨區,平均降雪日為8天,年無霜期240—260天。林區生物資源相當豐富,具有開發價值的除木材和經濟果木外,還有野生食用菌、中草藥、野生花卉等資源。
境內共有大西水庫、亞尼水庫、阿羅旦水庫等9座水庫,亞尼河、他札河、海味河等河流。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飲用水、農業用水水質未受污染。
塔甸鎮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2007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322萬元,財政收入845.6萬元,國內生產總值8521萬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000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6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31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230萬元。目前主要形成了農業以烤菸生產為支柱,以生豬養殖,蔬菜、竹子、經濟林果種植為優勢產業,工業以礦產資源開採和水泥生產為主的發展格局。
歷史沿革
塔甸鎮境:元初曾設百戶所;清屬丁癸鄉;民國建立後屬勛莊鄉;民國23年(1934年)屬第二區;民國27年(1938年)屬文蔚、玉屏兩鄉;1949年成立文玉區人民政府,轄文蔚、玉屏兩鄉,1950改稱第四區;1951年——1952年屬第四區;1957年4月第四區所轄的大西鄉劃歸新平縣;1958年建立塔甸公社;1961年劃塔甸公社為塔甸、亞尼兩個公社;原劃出的大西鄉劃歸峨山屬亞尼公社;1962年,塔甸、亞尼兩公社合併為塔甸區設區公所;1963年塔甸區改稱第四區;1969年改第四區為塔甸公社;1983年塔甸公社分設塔甸鄉和亞尼鄉;1984年塔甸鄉和亞尼鄉又改為塔甸區和亞尼區;1987年復改區為鄉;1996年12月16日塔甸鄉改鎮;1998年10月亞尼鄉和塔甸鎮合併設塔甸鎮,轄塔甸、瓦哨宗、嘿膩、亞尼、海味、七溪、大西7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2002年全鎮總人口13126人,其中男6513人,女6613人,少數民族人口11818人,占總人口的90%。
2、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解放後塔甸屬於文玉區管轄,稱文蔚鄉,1949年6月,中共峨山縣工作委員會派黨員柏永星、普雲珠等到塔甸開展建黨、建政工作,隨後在全鄉範圍內開展建黨活動,在塔甸、大寨、瓦哨宗、西差黑、七溪一帶發展地下黨員普寬仁、普文發、張興等10多名,接收部分新黨員。隨後滇中地委和縣委先後派張培華、王竹英、楊犁、張傑等加強工作。10月建立了中共文玉區委員會,由楊犁任書記,下轄文蔚鄉總支和玉屏鄉總支,全區有6個黨支部,黨員89名,文蔚鄉黨總支書記由柏永星兼任。1950年4月開始區土匪暴亂,部分黨員被害,黨員減少。1950年 9月,中共峨山縣工作委員會派李英、普兆坤、張雲恆等黨員到塔甸參加黨在農村的革命活動,開展征糧工作,宣傳和鞏固黨的方針、政策和
路線。1952年,遵照“積極慎重”的方針,開始建黨工作,以發展農村大黨員為重點,逐漸在農村一級建立黨支部。1956年成立、組建運輸合作社,發展合作社黨員。1958年12月,成立塔甸公社管理委員會,下設7個管理委員會。1961年6月,調整社隊規模,將塔甸公社劃為塔甸、亞尼兩個公社,公社黨委同時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黨內政治生活混亂,到1970年,在全鎮(塔甸、亞尼兩個公社)範圍內開展整黨、建黨活動,恢復了黨組織活動和黨員組織生活。1982年5月,公社改為鄉,同時鄉黨委成立。1983年4月七溪、環山、亞尼、大西、借代6個大隊從塔甸公社劃出,成為獨立行政區即亞尼鄉,亞尼鄉黨委成立。1985年,進行整黨運動,提高黨在民眾中的威望性。1987年塔甸鄉、亞尼鄉改為塔甸區和亞尼區,兩區黨委同時成立。11月,區鄉體制改制,塔甸區、亞尼區又改為塔甸鄉和亞尼鄉,兩鄉黨委分別成立。1998年12月,行政區劃調整,亞尼鄉、塔甸鄉合併成塔甸鎮,撤消兩鄉黨委,成立塔甸鎮黨委。至2007年末,全鎮8個基層黨總支,71個支部,有黨員672人。
農村經濟
2007年塔甸鎮農村經濟總收入6322萬元,增長2.8%;實現現價工農業總產值11727萬元,增12.8%,其中工業總產值6355萬元,增4.3%,現價農業總產值5372萬元,增24.7%;烤菸收購量130.5萬公斤,完成計畫數的100%;地方財政收入84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4元,比上年增324元。農村實有勞動力8215人,從事第一產業勞力6970人,二、三產業勞動力1245人。年末耕地面積18359畝,人均占有耕地1.4畝。主要農產品面積及產量:全年糧食總產11138畝,總產329.88萬公斤,增17.91萬公斤;單產296公斤,減少1公斤。蔬菜面積883畝(含複種),總產58.14萬公斤,減20.72萬公斤;產值56萬元,增加7萬元。果園面積721畝,水果產量17.28萬公斤。年末生豬存欄12811頭,出欄12927頭;山綿羊存欄4336隻,出欄1383隻;大牲畜存欄3751頭,出欄695頭,肉蛋奶總產量104.91萬公斤。全年有建房戶443戶。
為發展壯大我村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級收入渠道,改變農村稅費改革後除財政轉移支付外,基本上沒有其它經濟來源的現狀,海味村兩委極積探索新的發展路子,想通過整合山區資源優勢,提升傳統產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2006年6月,在上級農業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將海味村定為塔甸鎮唯一的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示範村,海味村極積配合縣鄉農經部門,做好項目規劃,擬定和落實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在項目實施中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在亞尼水庫旁購買了一間60平方米的羊圈和240隻山羊,同時還新建了一間80平方米羊圈建和購買了外地優良山羊品種,實行對外承包方式經營,村委會和承包方四六分成。這樣在保證了山羊總數不流失的同時,每年村委會和承包戶分配可觀的收益。預計每年將給村委會實現純收入20000元,成為海味村委會的一張“定期存摺”,海味村將以此為契機,面向全村,推廣優良品種,從而帶動全村的養殖業共同發展。
新農村建設
塔甸鎮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農民為主體,以發展農村經濟為核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根本,以建設小康村、文明村、生態村、和諧村為目標,因地制宜,夯實基礎,加大工作力度,以新的思路,新的基礎,紮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村容村貌。投入資金278.05萬元完成村莊道路硬化共7件7.83km,擋土牆及排水溝支砌土石方950.44m³;新建人畜飲水管網建設3件6.01km;新建溝渠2件3.23km;投入資金58.2萬元新建橋樑一座15M,新建黨團科技文化室二所448㎡和修繕三所648㎡,建沼汽池125口,畜廄改造226座1469㎡。二是幹部幫扶。選派7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到各村,參與和指導各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三是以培養新型農民為突破口,全面開展農業適用科技培訓,農民整體素質不斷提高,逐步成為守法紀、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四是積極開展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農民民眾文化生活。五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農戶有了穩定的增收項目,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基礎設施
近年來,塔甸鎮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講求效益”的原則,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圍繞飲水、城鎮、交通、電力、通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完成了多個項目的建設,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水利設施:塔甸鎮屬山區鄉鎮水資源較為貧乏,為此鎮黨委、政府歷年來都重視水利建設。目前,全鎮現有水庫9個、壩塘31座,總庫容量474.17萬立方米,小水窖2694口,共建成三面光溝71公里,水利化程度66.23%。
(二)五通情況:隨著經濟的發展,塔甸鎮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實現村村通公路的情況下,全面推進鄉鎮道路硬化工作,鎮轄區內主要道路總里程259.841公里(其中:省道37公里,縣道35.731公里,鄉道187.110公里),已硬化里程225.828公里(其中:省道37公里,縣道35.731公里,鄉道153.097公里),鄉鎮主要道路硬化率為86.91%。全鎮有76個村民小組均已通自來水,設有亞尼、塔甸兩個供水站,自來水普及率100%。全鎮現有變電站一座,7個村委會76個村民小組均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的。全鎮已建設廣播室54間,1810戶實現電視光纜網路聯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正穩步推進,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電話普及率達74%。
(三)能源建設:全鎮已累計完成沼氣池建設1650口,改造節柴灶60眼。在大力建設沼氣池的同時,積極推進太陽能、液化氣等清潔能源的推廣工作。
(四)集貿市場:塔甸鎮集鎮占地15公頃,有住戶944戶,3594人,於2000年對集鎮3.5平方千米的用地進行了總體規劃,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對集鎮進行了科學、有序的建設和改造。1999年11月,投資近380萬元面積7200多平方米的塔甸農貿市場和投資40多萬元的亞尼集貿市場相繼投入使用,徹底結束了“以路為市”、集鎮小且髒、亂、差的歷史。
(五)鎮區街道情況:投資近6萬元建設了亞尼街和塔甸街子路燈、街道綠化、美化工程,現有公共綠地4000平方米,混凝土道路3萬平方米,集鎮區主幹道硬化率達100%。
(六)環衛設施:有集鎮公廁2座,農村廁所3272個,其中,衛生廁所3108個,垃圾填埋場1個,垃圾清運車1輛。
企業
塔甸鎮目前主要形成以烤菸生產為支柱,以生豬養殖,蔬菜、竹子、核桃等種植為優勢產業的格局。2007年實際烤菸種植面積12428.39畝,其中田煙5103.07畝,地煙7325.32畝。烤菸收購量130.5萬公斤,完成計畫100%,實現烤菸交售收入1478萬元,實現稅收393.3萬元。
塔甸鎮鄉鎮企業主要以煤礦開採為主,主要有瓦哨宗煤礦、西差黑煤礦、科拉池煤礦、嘿膩煤礦和細腰山煤礦(玉溪市塔甸煤礦也在塔甸鎮境內),此外還有一個塔甸水泥廠、紅磚廠和6個採石廠。
畜牧養殖業是我鎮繼烤菸之後的又一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幾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畜牧養殖業,特別在養豬方面,每年都投入一定資金扶持重點規模養殖戶,為發展養豬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縣農業局於2005年7月26日批准,成立了峨山縣塔甸鎮養豬合作社,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的一系列技術、生產資料和銷售服務。
招商引資
2007年以來,塔甸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鎮內交通發達等優勢,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以項目為抓手,以引資為紐帶,採取網路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地開展招商活動。完成塔甸水泥廠再次承包經營,引資達300萬元。
文化教育
深入發掘、整理、傳承和宏揚以彝文化為主的民族文化,配合中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品牌戰略的推進,大力發展民族民間文化產業:一是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從領導組織、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面積極開展好開新街、咪嘎哈、火把節、花街節、馬櫻花節等彝族傳統節日和活動;二是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融合“火”文化,打造“鼓”文化,在規劃建設大西神山火源地、彝族聖火取火台的基礎上,抓好民族花鼓舞的研究開發,提高塔甸鎮“火把之源、花鼓之鄉”品牌的吸引力,促進文化與旅遊的協調發展;三是認真做好民間藝人、娛樂隊、花鼓隊的摸底調查和分類登記工作,截止目前,全鎮已發展娛樂隊85支,花鼓隊126支,擁有民間藝人200餘人;四是注重發揮媒體及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動作用,籌資20萬元拍攝了中國原生態彝族花鼓舞電視專題片—《花鼓飛花》,集中展示了國內花鼓舞現行35個套路的精華,為彝族花鼓舞的推廣、壯大發揮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五是加強民族民間文學藝術的挖掘整理和創新工作,同峨山縣委宣傳部、縣文聯聯合舉辦“龍師火祖杯”徵文比賽,充分挖掘整理和創作彝族民間文學藝術精品;六是整合民族文化、節日活動優質資源,集中打造“兩節一線”,高度重視民族傳統節日的開發,採取措施,制定方案,整合各種節日、民俗活動,集中打造一年一度的塔甸原生態彝文化藝術節和大西原生態彝文化旅遊節,努力打造獨具彝文化特色的“峨山彝人之旅”旅遊線路;七是積極扶持民族手工藝品作坊和民族特色食品加工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各種傳統節日為契機,引導民間工藝品、火燒乾巴、湯鍋、大西神山珍珠芋等特色食品走出塔甸,走入市場;八是建立健全行業規範,強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本著尊重人才,保護民間藝人、文藝組織和傳統文化的原則,制定政策措施,規範文化行業,實行個人獎勵機制,對在文化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或突出貢獻的民間藝人、創作人員和其他人員進行表彰獎勵;九是組織400人花鼓隊參加縣慶55周年活動。
民風民俗
塔甸鎮境內主要居住著彝族、漢族等民族,彝族為主體民族,占87.4%,從塔甸老龍洞發掘出的文物“峨山人”考證,在塔甸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早在1——1.5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據《峨山彝族志》記載,轄區內彝族的先民是活動在滇池地區的“昆明人”,是彝族古文獻典籍《洪水泛濫》中記載的武、乍部落的後裔。塔甸鎮境內的彝族主要為彝族納蘇支系,有少部分彝族聶蘇支系和勒蘇(山蘇)支系。
塔甸人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民風純樸,人民民眾喜愛跳花鼓舞、大娛樂、阿乖樂等民間舞蹈,素有“花的海洋、舞的故鄉”的美稱;主要的節日有開新街節、咪嘎哈節、火把節、花街節、馬櫻花節等彝族傳統節日和活動。
風景名勝
塔甸鎮自然風貌優美,具有豐厚的生態旅遊資源和潛力,為開發旅遊提供了便利條件。
1、雙瀑布(塔甸瀑布和他甲瀑布)
(1)迭白水瀑布(又稱塔甸瀑布):此瀑布位於由岔河鄉通往塔甸鄉的塔甸坡畔。這一帶層巒疊嶂、連綿起伏、煙雲迷漫、翠林如濤、河流縱橫、公路蜿蜒,是峨山大好山水的又一所在。塔甸爆布的水源自瓦哨宗經九龍村至塔甸坡頭飛流直下,一瀉千尺,至箐底濺起萬丈銀花,更以它豪放的氣派和險峻的奇觀,為峨山縣中部一帶風光平添畫彩。
(2)他甲瀑布:此瀑布位於海味村他甲村民小組東北面深山老箐,距他甲村民小組5公里。瀑布高約15米,寬7米左右,每年六月左右是瀑布水流量最大的時期,瀑布直瀉而下的水流猶如“天女散花”,水珠濺落到水潭裡形成一個個白色的“傘狀”漩渦,景象迷人,令人遐想。深潭四周古木蔥翠,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沿著瀑布一側的狹小便道,憑著突出的巨大石壁,可以自由地穿越瀑布後面的水流,能更臨近的觀賞到瀑布的全貌。
2、大西山
巍然屹立在滇中腹地的大西山,地處峨山彝族自治縣西北方向,距縣城雙江鎮八十多公里,分別與新平和易門兩縣接壤。在地方史志里,有關大西山,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有關生活在大西山上的彝族支系山蘇人,縣誌里也只有簡短的幾個文字:潛居深山,板片為屋,種蕎稗為食。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峨山縣城的火把節所用火種,要在上午九時許在大西山上的最高點用最原始的鑽木取火方式取得,再由民眾代表經全縣七個鄉鎮傳遞到縣城,晚上八時由彝族縣長和民眾代表一起點燃縣城各分會場獨具特色的火把,然後民眾從這些火把上取得火種點燃自己手中的小火把。在火把形成的花的海洋里,開始連續三天的火把節狂歡之夜。這種取火的方式對彝族同胞來講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的,儀式也特別壯觀,富有民族特點。
大西素有“山水畫卷、世外桃源”的美稱。目前,山中16個植被保護完整,有3個分布山間的水庫,宛如三顆閃閃發光的明珠把大西點綴得生機蓬勃,富有詩意。春天2、3月份山中盛開馬纓花、杜鵑花等野生花卉、冬季開滿山茶花。此外,還有少量珍稀動物穿梭於林間。
3、雙美人
在塔甸鎮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有兩座大山經過上天的安排,形如“睡美人”。一座位於大西花街,另一座位於塔甸鎮南部。傳說在很久以前,天上的一位白花仙子,生下了一對雙胞胎,這對雙胞胎從小一起長大,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到了她們十八歲的時候,上天讓她們去一個十分貧窮的地方。兩位善良的姐妹為了拯救貧困的塔甸人民免受洪災,接受上天的旨意,姐姐睡在了到處是尖石的大山上,形成了現在的塔甸東南面的“睡美人”。為了塔甸人民免受雪災,接上天的旨意,妹妹睡在冰峰上,塔甸人民為了解救妹妹,點起火把去融化冰峰待冰峰融化後,妹妹已無法甦醒,安詳的躺了下來,形成了現在的大西山“睡美人”。
4、塔甸溶洞群
由於歷史成因塔甸鎮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溶洞群,以老龍洞為首,分布有九龍溶洞群、龍昔則溶洞群、大田村溶洞群,這些溶洞群的溶洞曲折迂迴,撲蒴迷離,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分層數,層層秀美,洞內奇石怪異,色彩斑斕,黃似琥珀、白如羊脂、紅如瑪瑙,五色俱全。在狹寬相間的長洞中,鐘乳石天然形成的人體、動物模型及自然景物比比皆是,妙趣橫生,讓人留戀忘返。
5、特色彝族古建築——伙枇杷土掌房
塔甸人以前大多住土掌房裡,由於社會的發展土掌房已慢慢被瓦房所代替,現整村保留的土掌房在亞尼村委會伙枇杷村民組,該村民小組土掌房以土基砌牆,或用粘土築(夾板)牆,以木為柱,房頂鋪若干根木樑,木樑上面用劈柴墊底,鋪上青松葉後蓋上粘土,用榔頭將粘土捶緊實,以不漏雨為標準,平展整潔。屋頂可做曬場,屋內冬暖夏涼,建蓋簡單,省工省料。房屋建築結構一般分為前後兩層,後層為正房,一般是三間樓房,中間為堂屋,兩邊為住房,樓上堆放糧食;前排耳房做廚房或堆放柴禾等雜物。彝族村寨多依上建房,層次分明,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相鄰的房頂可相互通聯,人可自由往來,整體布局雖不十分整齊,但不雜亂,別具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