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斯基,A.
正文
美國籍數學家、邏輯學家。生於波蘭華沙,1924年獲華沙大學數學博士學位,兩年後任華沙大學講師;1939年移居美國,1942年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數學系講師,1946年起任教授。主要論著有:《形式語言中的真理概念》(1935)、《真理的語義學概念和語義學的基礎》(1944)、《初等代數與幾何的判定方法》(1948)、《不可判定的理論》(1953)等。在邏輯領域中,塔爾斯基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形式語言的語義研究方面,他是數理邏輯模型論分支的開創者之一。30年代初期,塔爾斯基提出並套用了語義學方法。這種方法的本質在於研究表達式與它們所指稱的對象之間的關係。他套用該方法的目的在於建立一給定語言的真語句的定義。對於模型和某些有關的語義概念,早在塔爾斯基之前就已是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所熟悉的。但是他首次給出了這些概念的精確的集合論描述,並使之成為許多元數學研究的有力工具。他在這個領域中的最重要的結果是關於真語句集不可定義性定理,即在很一般的假定下,在一模型M中真的語句集是在M中不可定義的。在判定問題的研究中,塔爾斯基的工作也有重要的結果。他證明了實數域的一階理論是可判定的,在不可判定性方面,他的進一步工作是建立許多很弱的但數學上有意義的理論的不可判定性。為此,他引入本質不可判定的概念,認為一個理論如果它的所有協調擴張是不可判定的,該理論就是本質不可判定的。他還套用本質不可判定概念證明了有關不可判定性理論的定理,並在此基礎上,獲得許多有關不可判定性的結果。塔爾斯基的工作還包括在集合論、帶無窮長公式的邏輯、弱二階邏輯、直覺主義邏輯和模態邏輯等方面的建樹。在邏輯教育方面,他培養了一批知名的邏輯學家。
在哲學方面,塔爾斯基沒有發表專門的著作,可注意的是他對集合論中的假定的態度。他象大多數數學家一樣簡單地承認它們是真的,並系統地使用無窮性的集合論概念。這對他的邏輯和元數學研究有深刻的影響。自由地使用集合論構成他的語義學方法的發展基礎。他的這種方法論態度與D.希爾伯特對於元數學的有窮主義和L.E.J.布勞維爾的直覺主義態度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