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加工工業

塑膠加工工業

塑膠加工工業,以塑膠或合成樹脂為基本原料製造塑膠製品的工業。又稱塑膠製品工業。它與合成樹脂生產、塑膠機械製造、塑膠模具製造以及塑膠添加劑生產一起組成完整的塑膠工業體系。

塑膠加工工業

正文

以塑膠或合成樹脂為基本原料製造塑膠製品的工業。又稱塑膠製品工業。它與合成樹脂生產、塑膠機械製造、塑膠模具製造以及塑膠添加劑生產一起組成完整的塑膠工業體系。
簡史 1862年英國A.帕克斯發明了以蓖麻油為增塑劑的硝酸纖維模塑膠。1865年他改用樟腦作增塑劑,並創辦了帕克賽因 (Parkesine)公司。1869年美國J.W.海厄特發明賽璐珞,次年開辦了阿爾班利(Albany)牙科材料製造公司,開始了賽璐珞生產,後改名為賽璐珞公司,除製造假牙外,還取代天然象牙製造檯球。1885年德國W.克里謝和A.施皮特勒發明酪素塑膠。1904年德國建立國際嘎拉利特(Galalith)公司,開始生產酪素塑膠,都屬於天然材料轉化產品的簡單加工。1910年,美國L.H.貝克蘭開辦貝克萊總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第一種合成塑膠──酚醛塑膠及其製品。20世紀30~40年代,熱塑性塑膠品種和產量急劇增加,聚氯乙烯、聚乙烯、氟塑膠、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尼龍(聚醯胺)、有機矽樹脂和聚氨酯等塑膠製品已廣泛套用於機電、航空、汽車、建築、農業等領域和日常生活中。50年代末期,塑膠加工工業在工業已開發國家中已成為一新興工業體系。60年代是世界塑膠加工工業大發展時期,這一階段中,塑膠加工生產率提高,製品趨於大型化和結構輕型化。70年代初,由於兩次世界石油危機,主要生產國的塑膠產量下降,價格上漲,消費銳減,致使塑膠加工工業一度處於低潮。隨著1982~1983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復甦,塑膠生產與消費都有明顯地增長,例如,西歐1978~1982年間塑膠消費年增長率僅為5.6%,1982~1985年間則上升為21.8%。在新的銷售市場中,塑膠不僅在於取代傳統材料,而且塑膠產品之間也呈現競爭局面。
特點 ①既是原材料工業,也是加工工業,不僅生產國民經濟部門所需的生活資料,如管、板、膜、絲和各種零、部件,也生產大量的生產資料,如塑膠鞋、帽、服裝、箱、包和各種日用必需品。②產品品種規格繁多,廣泛套用於工農業、國防和人民日常生活。因此,它的發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的需求。③所用原材料有各種合成樹脂、添加劑以及纖維織物、紙張和金屬材料,還需要大量的加工機械和模具。這些原材料、機械和模具影響塑膠製品的質量。因此,塑膠加工工業必須與配套的原材料、機械和模具等工業協調同步發展。④以機械設備為核心,生產過程中工序較少,需用操作人員少,設備投資不大,布局不宜過分集中,所以,中、小型企業占多數。
世界塑膠加工工業 工業已開發國家的塑膠加工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它以生產工業用塑膠材料的少數大型企業為中心,還有眾多經營工業製件、日用品及二次加工製品等的中、小型企業。產品以包裝用和建築用塑膠製品占多數(表1)。人均塑膠消費量以聯邦德國居首位,1985年達 111.1kg(表2)。

塑膠加工工業塑膠加工工業
塑膠加工工業塑膠加工工業
塑膠的主要生產國都設有由企業組成的行業協會,如美國塑膠工業協會(SPI)、英國塑膠工業聯合會(BPF)、聯邦德國塑膠加工工業總聯合會 (GEV)、日本塑膠工業聯盟 (JPIF)、法國塑膠加工協會(Franplast)、義大利塑膠加工聯合會(Unionplast)等。也有按製品組成的行業協會,如聯邦德國塑膠管材協會、片材協會,日本聚氯乙烯管材及管件協會、聚烯烴薄膜協會、聚氨酯泡沫協會等。按地理區域組成的國際性塑膠加工工業組織,則有歐洲共同體所屬的歐洲塑膠加工廠商協會聯合會(Eutraplast)、歐洲塑膠製造廠協會(APME)等。這些組織的宗旨都是保護會員企業(或會員國)的利益,交流管理經驗和市場信息,還輪流定期舉行大型國際塑膠博覽會。
中國塑膠加工工業 1920年賽璐珞傳入中國,在上海開設勝德賽珍廠,生產賽璐珞製品。1930年在上海設廠開始生產酚醛塑膠電工器材。隨後,廣州、天津、重慶等地相繼建立了一批手工業作坊式的塑膠加工廠,主要原料依賴進口,產品品種少。1949年後,隨著國產聚氯乙烯和聚烯烴等的大量投產,塑膠加工工業發展極為迅速。1985年,中國約有3600個塑膠加工企業,塑膠製品總產量已達2.48Mt,其中農用薄膜和地面覆蓋膜產量為152kt,全塑膠鞋4.7億雙,均居世界首位。
趨勢 世界塑膠加工工業的基本目標,是以最少的工時、勞動力、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量,製造出性能重複性很強的優質製品,以滿足套用的需求。因而,塑膠加工技術正朝著聚合物結構、加工和性能的綜合化,亦即聚合物、加工工藝和加工機械三者最佳配合的方向發展。廣泛套用電子計算機模擬塑膠加工過程,對加工設備進行最佳化設計,從而出現了許多高效率、多功能、自動化、綜合化的新型加工設備和測量儀器。電子計算機化綜合生產體系(CIM)的實施,將使塑膠加工工業的效益、靈活性和自動化程度達到更高的水平。同時,隨著塑膠套用的增長,廢舊塑膠日益增多,影響著環境保護,因而,從保護環境的資源再生著眼,塑膠回收與利用已成為塑膠加工工業發展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