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童年經歷
萊科寧1979年出生在芬蘭艾斯堡,8歲時,他的祖父為他和他哥哥組裝了一輛小型卡丁車,在這裡完成了他的第一次駕駛。當祖父外出時,兄弟倆便跟著父親馬蒂一起上班。馬蒂負責開重型道路機械,每當這時兩人就把他們的“壓路機”搬下車,然後開著它在已經完工的道路上幫父親努力地工作。
卡丁車時期
1988年,10歲的萊科寧同哥哥一起參加了當地舉行的兒童卡丁車比賽。3年後,萊科寧兄弟加入芬蘭國家卡丁車少年組的賽事中。
1993年,萊科寧在賽車方面的天賦逐漸顯露,他在那年的比賽中獲得第9名,次年奪得第2名,並在卡丁車賽事中屢次獲勝。
職業生涯
初階方程式時期
1995年,萊科寧首次參加方程式A賽事,第一次獲得賽事勝利;受邀參加摩納哥杯比賽。
1996年,萊科寧參加卡丁車歐洲系列賽、世界錦標賽賽事和北歐錦標賽賽事;獲芬蘭全國錦標賽方程式A級第四名。
1997年,萊科寧獲得洲際A級芬蘭錦標賽冠軍,北歐錦標賽第四,參加大獎賽和世界錦標賽賽事。
1998年,萊科寧獲得芬蘭冠軍、北歐錦標賽冠軍、洲際A級系列賽冠軍、超A級歐洲大獎賽亞軍摩納哥杯季軍,世界錦標賽列第7(中途退出)。
1999年,萊科寧代表HAYWOOD RACING車隊參加首屆雷諾方程式錦標賽,獲季軍。同年的歐洲A級方程式大賽,他奪得亞軍。在與MANOR MOTOR SPORT簽約後,他獲得雷諾方程式冬季系列賽冠軍。
2000年,他為MANOR車隊奪得英國雷諾方程式冠軍,10場賽事7場獲勝,包括7次首發和6個單圈最快記錄。該賽季結束後,他在參加的總共23場雷諾方程式比賽中有13場獲勝,勝率達到56%。在歐洲雷諾方程式錦標賽上,他奪得2個分站冠軍、2次首發以及2個單圈最快的佳績。同年9月,萊科寧獲得F1索伯車隊老闆皮特·索伯(Peter Sauber)賞識,得到2001賽季契約。
索伯車隊時期
2001年,萊科寧在開賽前獲得F1超級駕駛執照,首場澳大利亞大獎賽以第六名完賽,拿到了1個積分(當時只有比賽前6名車手可獲得積分)。該賽季,萊科寧有四站比賽獲積分,八次以前八名完賽。全年他獲得9個積分,幫助索伯車隊獲得了歷史最好成績,年度車隊排名第四。賽季結束後,萊科寧受羅恩·丹尼斯(Ron Dennis)的邀請,在米卡·哈基寧(Mika Häkkinen)引薦下,頂替其加入麥拿輪車隊。
麥拿輪車隊時期
2002年,澳大利亞大獎賽,萊科寧以第三名首次登上了領獎台。該賽季,麥拿輪車隊一直為引擎可靠性所困擾,萊科寧獲得了24個積分,4次登上領獎台,年度車手排名第六位,其隊友庫塔獲得第五名,麥拿輪車隊獲得年度車隊排名第三位。
2003年,FIA開始引用新的分數制度。萊科寧前六站比賽五次登上領獎台。馬來西亞大獎賽,萊科寧得到第一個分站賽冠軍。歐洲大獎賽,萊科寧奪得F1職業生涯首個桿位。該賽季,萊科寧10次登上領獎台,獲91個積分以兩分之差居亞軍。麥拿輪車隊遺憾的丟失車隊年度亞軍,距亞軍威廉士車隊僅兩分。
2004年,萊科寧和麥拿輪車隊開局慘澹,在前七站比賽中,萊科寧僅獲得一分。英國大獎賽,他奪得個人職業生涯第三個桿位(該賽季唯一桿位);比利時大獎賽,他獲得職業生涯中的第二場分站賽勝利(該賽季唯一分站賽冠軍)。該賽季,萊科寧4次登上領獎台,得到45個積分,獲得年度第七名。2004年年末,萊科寧與其經理人斯蒂夫·羅伯遜(Steve Robertson)一起建立萊科寧·羅伯遜車隊,參加2005賽季的三級方程式比賽。
2005年,在賽季開始的3個大獎賽排位,萊科寧獲得的最佳排位為第6位。巴林大獎賽,他該賽季首次登上領獎台;聖馬利諾大獎賽、西班牙大獎賽和摩納哥大獎賽,他接連取得三個桿位;西班牙大獎賽、摩納哥大獎賽、匈牙利大獎賽,他皆拿到冠軍。土耳其大獎賽,萊科寧獲得桿位及冠軍。比利時大獎賽,他首次成功衛冕分站賽冠軍。巴西大獎賽,萊科寧和蒙托亞成功為邁凱倫車隊首次在賽季中贏得冠、亞軍。該賽季萊科寧再次獲得年度亞軍,並被一級方程式雜誌、汽車周刊評為該賽季最佳車手。
2006年,巴林大獎賽,萊科寧以22位發車,獲得該站季軍;馬來西亞大獎,他因賽車被撞退賽;澳大利亞大獎賽,他在屢次爆胎的情況下獲得該站亞軍並創造該站最快圈速。接下來,他在德國大獎賽、義大利大獎賽、匈牙利大獎賽皆獲得桿位,卻始終與領獎台最高位置無緣。該賽季,萊科寧3次獲得桿位,6次登上領獎台,以65個積分,年度排名第五位,並結束與邁凱倫車隊的車手關係。該賽季的義大利大獎賽結束後,法拉利車隊宣布與萊科寧簽署三年契約(2007年-2009年),萊科寧在換隊後駕駛6號車。同年,萊科寧組建的萊科寧·羅伯遜車隊車手麥克·康威(Mike Conway)贏得三級方程式比賽的該賽季年度車手總冠軍。
法拉利車隊時期
2007年,澳大利亞大獎賽,萊科寧獲得桿位及冠軍,是繼奈傑爾·曼塞爾後又一位在加盟法拉利隊後的第一場大獎賽既奪冠的車手,追平其1989年的成績。法國大獎賽,萊科寧以第3位發車奪冠,獲得職業生涯的第11個分站賽冠軍。歐洲大獎賽,萊科寧贏得該賽季第2個桿位。比利時大獎賽,萊科寧拿下他在該賽季里的第3個(職業生涯第14個)桿位,並成功奪冠。這是萊科寧該賽季的第4個分站賽冠軍,同時也是他在比利時的三連勝。中國大獎賽,萊科寧贏得該賽季第5次冠軍,這是法拉利車隊第200場分站冠軍以及600次登上頒獎台。巴西大獎賽,萊科寧成功奪冠,該賽季他以110分贏得個人職業生涯首個年度車手冠軍。
2008年,西班牙大獎賽,萊科寧取得他的第十五個桿位,並贏得該站冠軍及該站的最快圈速,取代米卡·哈基寧所保持的芬蘭人最多桿位及最快圈速紀錄。法國大獎賽,他幫助法拉利車隊第200次獲得桿位出賽。新加坡大獎賽,萊科寧在比賽中創下最快圈速,是該賽季第十個最快圈速。中國大獎賽、巴西大獎賽,萊科寧接連取得季軍,總積分與庫比卡同分,但是萊科寧勝出站數較多,成為車手榜季軍,法拉利車隊奪得車隊總冠軍。
2009年,法拉利F60車況糟糕並早早放棄研發,賽季初期車隊顆粒無收,直到巴林大獎賽萊科寧取得第六名,為法拉利車隊獲得該賽季第一個積分。摩納哥大獎賽,萊科寧獲得季軍,該賽季法拉利車隊首次登上領獎台。在比利時大獎賽斯帕賽道,萊科寧依舊延續不敗紀錄,從第六位發車獲得冠軍(該賽季唯一分站冠軍)。同年9月30日,萊科寧正式宣布與法拉利分道揚鑣,並期望加盟麥拿輪車隊,但他與麥拿輪的談判最終以失敗告終。該賽季,萊科寧5次登上領獎台,獲得48個積分,年度排名第六位。
暫離一級方程式
2010年,萊科寧告別F1轉投WRC,加盟雪鐵龍車隊。該賽季,他總共參加11站比賽,最好成績是德國站獲得第七名及該分站最後一段的分段冠軍。
2011年,萊科寧自己組建車隊ICE1參加世界拉力錦標賽,但成績乏善可陳。同年,他還一度轉戰至美國的納斯卡賽事。同年11月29日,基米·萊科寧官方宣布簽約蓮花-雷諾GP(Lotus Renault GP,已更名為路特斯F1車隊:Lotus F1 Team)重返F1,契約為期兩年(1+1契約選擇權)。
路特斯車隊時期
2012年,F1歷史上首次出現六位世界冠軍車手(麥可·舒馬赫、費爾南多·阿隆索、塞巴斯蒂安·維泰爾、簡森·巴頓、路易斯·漢密爾頓、基米·萊科寧)同台競技。該賽季,萊科寧7次登上領獎台,在阿布達比大獎賽奪得職業生涯第19個分站冠軍,以207個積分獲得年度季軍。2012年10月29日,路特斯車隊宣布與萊科寧續約2013賽季。
2013年,萊科寧獲得揭幕戰澳大利亞大獎賽冠軍(該賽季唯一分站賽冠軍)。同年9月,法拉利車隊宣布萊科寧在2014賽季回歸,契約為期兩年。該賽季,萊科寧共參加17站比賽,因背傷缺席季末兩站比賽,8次登上領獎台,積183分獲得年度第五名。
重回法拉利車隊
2014年,萊科寧選擇7號作為自己的比賽車號(與路特斯車隊效力時的車號相同),由於受賽車車況影響,兩場比賽過後,萊科寧僅拿到6分。同年4月,馬科·馬蒂亞西接替史蒂芬諾·多梅尼卡利出任法拉利F1車隊領隊。比利時大獎賽,萊科寧憑藉策略及最快圈速,獲得第4名(該賽季最佳成績)。該賽季,萊科寧積55分,以年終第12名創下職業生涯最糟糕記錄。
2015年,澳大利亞大獎賽,萊庫寧因維修站換胎失誤在第42圈退賽;該事故後,他在馬來西亞大獎賽、中國大獎賽接連獲得兩個第四;巴林大獎賽,他以亞軍完賽,在賽後獲得法拉利續簽意向。同年8月19日,法拉利宣布與其續約2016賽季。新加坡大獎賽,萊科寧以第3位發車,第3位完賽,本賽季第二次站上領獎台;賽季收官戰阿布達比大獎賽,他獲得季軍,也因此以150個積分奪得該賽季年度第四名。
2017年8月22日,法拉利車隊官方宣布與萊科寧續約一年,2018賽季,萊科寧將繼續駕駛法拉利賽車。
2017年10月8日,2017賽季日本大獎賽正賽中,獲得第五名。
2018年10月22日,2018賽季美國大獎賽正賽成功奪得分站冠軍,這也是萊科寧回到法拉利車隊之後第一次登頂領獎台。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萊科寧的父親馬蒂·萊科寧是一名築路工人(2010年聖誕節前夕去世,享年56歲),母親Paula是一名政府官員,哥哥拉密·萊科寧是一名拉力賽車手,也是初級組的冠軍。
第一段婚姻
萊科寧與珍妮·達爾曼在2004年7月31日結婚,她是一名芬蘭籍模特,2001年獲得斯堪的納維亞小姐稱號。結後,兩人在瑞士定居,2013年02月芬蘭媒體曝出分居新聞,後確認離婚。
現任妻子
2013年,萊科寧在缺席F1美國大獎賽和巴西大獎賽期間,結識模特女友明圖·維爾塔寧(Minttu Virtanen)。2014年8月5日,維爾塔寧通過社交網站instagram,首次公開懷孕的訊息。2015年1月27日,兩人的兒子羅賓·萊科寧出生。2016年,兩人於8月初在義大利托斯卡納正式完婚。現育有一兒一女。
興趣愛好
萊科寧的嗜好是滑雪和冰球。他也熱愛參加不同的賽事活動。2007年3月,當其他F1車手在澳大利亞為比賽作準備時,萊科寧在芬蘭代表詹姆士·漢特的隊伍參加了名為Enduro Sprint的雪地賽車,詹姆士·漢特(James Hunt)是萊科寧崇拜的世界冠軍。萊科寧以20秒的優勢贏得該項比賽。之後,他還和朋友一起參加汽艇比賽等。
職業數據
年度成績
賽季 | 賽事 | 車隊 | 場數 | 桿位 | 冠軍 | 積分 | 年終排名 |
1999年 | 歐洲福特方程式 | Continental Racing Van Diemen | 2 | 5 | |||
歐洲福特方程式 | Continental Racing Van Diemen | 1 | 0 | 0 | |||
2000年 | 英國冬季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 Manor Motorsport | 4 | 4 | 1 | ||
英國雷諾方程式錦標賽 | Haywood Racing | 4 | 0 | 0 | 0 | ||
2000 Eurocup | Formula Renault | 2 | 2 | 2 | 62 | 7 | |
英國雷諾方程式 | Manor Motorsport | 10 | 6 | 7 | 316 | 1 | |
2001年 | F1 | 索伯車隊 | 17 | 0 | 0 | 9 | 10 |
2002年 | F1 | 麥拿輪 | 17 | 0 | 0 | 24 | 6 |
2003年 | F1 | 麥拿輪 | 16 | 2 | 1 | 91 | 2 |
2004年 | F1 | 麥拿輪 | 18 | 1 | 1 | 45 | 7 |
2005年 | F1 | 麥拿輪 | 19 | 5 | 7 | 112 | 2 |
2006年 | F1 | 麥拿輪 | 18 | 3 | 0 | 65 | 5 |
2007年 | F1 | 法拉利 | 17 | 3 | 6 | 110 | 1 |
2008年 | F1 | 法拉利 | 18 | 2 | 2 | 75 | 3 |
2009年 | F1 | 法拉利 | 17 | 0 | 1 | 48 | 6 |
2010年 | WRC | 雪鐵龍青年 | 9 | 0 | 0 | 25 | 10 |
2011年 | WRC | Iceone | 10 | 0 | 0 | 34 | 10 |
2012年 | F1 | 蓮花 | 20 | 0 | 1 | 207 | 3 |
2013年 | F1 | 蓮花 | 17(因背傷缺席美國站和巴西站) | 0 | 1 | 183 | 5 |
2014年 | F1 | 法拉利 | 19 | 0 | 0 | 55 | 12 |
2015年 | F1 | 法拉利 | 19 | 0 | 0 | 150 | 4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年度總冠軍次數 | 1次(2007賽季) | 首次F1大獎賽 | 2001年澳大利亞大獎賽 |
首次登上領獎台 | 2002年澳大利亞大獎賽 | 首次分站賽冠軍 | 2003年馬來西亞大獎賽 |
首次桿位 | 2003年歐洲大獎賽 | 首次世界總冠軍 | 2007年(巴西大獎賽) |
參賽次數 | 232 | 發車次數 | 231(2005年車隊因輪胎供應商米其林罷賽) |
完賽次數 | 173 | 登台次數 | 80 |
獲取積分次數 | 154 | 退賽次數 | 58(包括一次2005年米其林罷賽) |
分站冠軍次數 | 21 | 桿位次數 | 16 |
首發奪冠次數 | 6 | 累計積分 | 1174 |
比賽數據截至2015賽季阿布達比站 |
參賽時間 | 2009-2011 | 首次拉力錦標賽 | 2009年芬蘭站 |
參賽次數 | 21 | 完賽次數 | 14 |
退出次數 | 7 | 獲得積分次數 | 11 |
賽季成績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1 | 2016.03.20 | 澳大利亞站 | 4 | 退賽 | 0 |
2 | 2016.04.03 | 巴林大獎賽 | 4 | 2 | 18 |
3 | 2016.04.17 | 中國大獎賽 | 3 | 5 | 10 |
4 | 2016.05.01 | 俄羅斯大獎賽 | 3 | 3 | 15 |
5 | 2016.05.15 | 西班牙大獎賽 | 5 | 2 | 18 |
6 | 2016.05.29 | 摩納哥大獎賽 | 6(更換變速箱被罰退5位,第11位發車) | 退賽 | 0 |
7 | 2016.06.12 | 加拿大大獎賽 | 6 | 6 | 8 |
8 | 2016.06.19 | 歐洲大獎賽 | 6 | 4 | 12 |
9 | 2016.07.03 | 奧地利大獎賽 | 4 | 3 | 15 |
10 | 2016.07.10 | 英國大獎賽 | 5 | 5 | 10 |
11 | 2016.07.24 | 匈牙利大獎賽 | 14 | 6 | 8 |
12 | 2016.07.31 | 德國大獎賽 | 5 | 6 | 8 |
13 | 2016.08.28 | 比利時大獎賽 | 3 | 9 | 2 |
14 | 2016.09.04 | 義大利大獎賽 | 4 | 4 | 12 |
15 | 2016.09.18 | 新加坡大獎賽 | 5 | 4 | 12 |
16 | 2016.10.02 | 馬來西亞大獎賽 | 6 | 4 | 12 |
17 | 2016.10.09 | 日本大獎賽 | 3(更換變速箱被罰退5位,第8位發車) | 5 | 10 |
18 | 2016.10.23 | 美國大獎賽 | 5 | 退賽 | 0 |
19 | 2016.10.31 | 墨西哥大獎賽 | 6 | 6 | 8 |
20 | 2016.11.13 | 巴西大獎賽 | 3 | 退賽 | 0 |
21 | 2016.11.27 | 阿布達比大獎賽 | 4 | --- | --- |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1 | 2015.03.15 | 澳大利亞站 | 5 | 退賽 | 0 |
2 | 2015.03.29 | 馬來西亞站 | 11 | 4 | 12 |
3 | 2015.04.12 | 中國站 | 6 | 4 | 12 |
4 | 2015.04.19 | 巴林站 | 4 | 2 | 18 |
5 | 2015.05.10 | 西班牙站 | 7 | 5 | 10 |
6 | 2015.05.21 | 摩納哥站 | 6 | 6 | 8 |
7 | 2015.06.07 | 加拿大站 | 3 | 4 | 12 |
8 | 2015.06.21 | 奧地利站 | 18(前排有四人受罰,第14位發車) | 退賽 | 0 |
9 | 2015.07.05 | 英國站 | 5 | 8 | 4 |
10 | 2015.07.26 | 匈牙利站 | 5 | 退賽 | 0 |
11 | 2015.08.23 | 比利時站 | 14(更換變速箱被罰退2位,第16位發車) | 7 | 6 |
12 | 2015.09.06 | 義大利站 | 2 | 5 | 10 |
13 | 2015.09.20 | 新加坡站 | 3 | 3 | 15 |
14 | 2015.09.27 | 日本站 | 6 | 4 | 12 |
15 | 2015.10.11 | 俄羅斯站 | 5 | 5 | 10 |
16 | 2015.10.26 | 美國站 | 8(更換引擎被罰退10位,第18位發車) | 退賽 | 0 |
17 | 2015.11.01 | 墨西哥站 | 15 | 退賽 | 0 |
18 | 2015.11.15 | 巴西站 | 4 | 4 | 12 |
19 | 2015.11.29 | 阿布達比站 | 3 | 3 | 15 |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1 | 2014.03.16 | 澳大利亞站 | 12(前排博塔斯受罰,第11位發車) | 7 | 6 |
2 | 2014.03.30 | 馬來西亞站 | 6 | 12 | 0 |
3 | 2014.04.06 | 巴林站 | 6(前排里卡多受罰,第5位發車) | 10 | 1 |
4 | 2014.04.20 | 中國站 | 11 | 8 | 4 |
5 | 2014.05.11 | 西班牙站 | 6 | 7 | 6 |
6 | 2014.05.25 | 摩納哥站 | 5 | 12 | 0 |
7 | 2014.06.08 | 加拿大站 | 6 | 10 | 1 |
8 | 2014.06.22 | 奧地利站 | 8 | 10 | 1 |
9 | 2014.07.06 | 英國站 | 20(前排有兩人受罰,第18位發車) | 退賽 | 0 |
10 | 2014.07.20 | 德國站 | 12 | 11 | 0 |
11 | 2014.07.27 | 匈牙利站 | 17(前排馬格努森被取消成績,第16位發車) | 6 | 8 |
12 | 2014.08.24 | 比利時站 | 8 | 4 | 12 |
13 | 2014.09.07 | 義大利站 | 12 | 9 | 2 |
14 | 2014.09.21 | 新加坡站 | 7 | 8 | 4 |
15 | 2014.10.05 | 日本站 | 10 | 12 | 0 |
16 | 2014.10.12 | 俄羅斯站 | 9(前排馬格努森受罰,第8位發車) | 9 | 2 |
17 | 2014.11.02 | 美國站 | 9(前排巴頓受罰,第8位發車) | 13 | 0 |
18 | 2014.11.09 | 巴西站 | 10 | 7 | 6 |
19 | 2014.11.23 | 阿布達比站 | 9(前排有兩人被取消成績,第7位發車) | 10 | 2(雙倍)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1 | 2013.03.17 | 澳大利亞站 | 7 | 1 | 25 |
2 | 2013.03.24 | 馬來西亞站 | 7(阻擋羅斯伯格被罰退3位,第10位發車) | 7 | 6 |
3 | 2013.04.14 | 中國站 | 2 | 2 | 18 |
4 | 2013.04.21 | 巴林站 | 9(前排漢密爾頓受罰,第8位發車) | 2 | 18 |
5 | 2013.05.12 | 西班牙站 | 4 | 2 | 18 |
6 | 2013.05.26 | 摩納哥站 | 5 | 10 | 1 |
7 | 2013.06.10 | 加拿大站 | 9 | 9 | 2 |
8 | 2013.06.30 | 英國站 | 9(前排迪雷斯塔被取消成績,第8位發車) | 5 | 10 |
9 | 2013.07.07 | 德國站 | 4 | 2 | 18 |
10 | 2013.07.28 | 匈牙利站 | 6 | 2 | 18 |
11 | 2013.08.25 | 比利時站 | 8 | 退賽 | 0 |
12 | 2013.09.08 | 義大利站 | 11 | 11 | 0 |
13 | 2013.09.22 | 新加坡站 | 13 | 3 | 15 |
14 | 2013.10.06 | 韓國站 | 10(前排韋伯受罰,第9位發車) | 2 | 18 |
15 | 2013.10.13 | 日本站 | 9 | 5 | 10 |
16 | 2013.10.27 | 印度站 | 6 | 7 | 6 |
17 | 2013.11.03 | 阿布達比站 | 5(賽車未通過檢測被取消成績,末位發車) | 退賽 | 0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1 | 2012.03.18 | 澳大利亞站 | 18(前排佩雷茲受罰,第17位發車) | 7 | 6 |
2 | 2012.03.25 | 馬來西亞站 | 5(更換變速箱被罰退5位,第10位發車) | 5 | 10 |
3 | 2012.04.15 | 中國站 | 5(前排漢密爾頓受罰,第4位發車) | 14 | 0 |
4 | 2012.04.22 | 巴林站 | 11 | 2 | 18 |
5 | 2012.05.13 | 西班牙站 | 5(前排漢密爾頓被取消成績,第4位發車) | 3 | 15 |
6 | 2012.05.27 | 摩納哥站 | 8 | 9 | 2 |
7 | 2012.06.10 | 加拿大站 | 12 | 8 | 4 |
8 | 2012.06.24 | 歐洲站 | 5 | 2 | 18 |
9 | 2012.07.08 | 英國站 | 6 | 5 | 10 |
10 | 2012.07.22 | 德國站 | 10 | 3 | 15 |
11 | 2012.07.29 | 匈牙利站 | 5 | 2 | 18 |
12 | 2012.09.02 | 比利時站 | 4(前排馬爾多納多受罰,第3位發車) | 3 | 15 |
13 | 2012.09.09 | 義大利站 | 8(前排迪雷斯塔受罰,第7位發車) | 5 | 10 |
14 | 2012.09.23 | 新加坡站 | 12 | 6 | 8 |
15 | 2012.10.07 | 日本站 | 8(前排巴頓受罰,第7位發車) | 6 | 8 |
16 | 2012.10.14 | 韓國站 | 5 | 5 | 10 |
17 | 2012.10.28 | 印度站 | 7 | 7 | 6 |
18 | 2012.11.04 | 阿布達比站 | 5(前排維特爾受罰,第4位發車) | 1 | 25 |
19 | 2012.11.18 | 美國站 | 5(前排格羅斯讓受罰,第4位發車) | 6 | 8 |
20 | 2012.11.25 | 巴西站 | 9(前排馬爾多納多受罰,第8位發車) | 10 | 1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場次 | 日期 | 分站 | 排位賽排名(發車位置) | 正賽 | 積分 |
2 | 2009.04.05 | 馬來西亞站 | 9 | 14 | 0 |
3 | 2009.04.09 | 中國站 | 8 | 10 | 0 |
4 | 2009.04.26 | 巴林站 | 10 | 6 | 3 |
5 | 2009.05.10 | 西班牙站 | 16 | 退賽 | 0 |
6 | 2009.05.24 | 摩納哥站 | 2 | 3 | 6 |
7 | 2009.06.07 | 土耳其站 | 6 | 9 | 0 |
8 | 2009.06.21 | 英國站 | 9 | 8 | 1 |
9 | 2009.07.12 | 德國站 | 9 | 19 | 0 |
10 | 2009.07.26 | 匈牙利站 | 7 | 2 | 8 |
11 | 2009.08.23 | 歐洲站 | 6 | 3 | 6 |
12 | 2009.08.30 | 比利時站 | 6 | 1 | 10 |
13 | 2009.09.13 | 義大利站 | 3 | 3 | 6 |
14 | 2009.09.27 | 新加坡站 | 13(前排海德菲爾德受罰,第12位發車) | 10 | 0 |
15 | 2009.10.04 | 日本站 | 8 | 4 | 5 |
16 | 2009.10.19 | 巴西站 | 5 | 6 | 3 |
17 | 2009.11.01 | 阿布達比站 | 11 | 12 | 0 |
獲獎記錄
F1年度冠軍 |
|
F1分站冠軍 |
|
《汽車運動》雜誌 |
|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來源
人物評價
基米·萊科寧可以變得無敵,只要法拉利的賽車像讓·托德(前法拉利車隊經理)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一樣可靠。他絲毫不比阿隆索和漢密爾頓差,只有最好的人才能獲得世界冠軍(大衛·羅伯森:萊科寧經紀人)。
萊科寧與工程師之間的合作、對問題的了解、對情況的掌握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方面,他與麥可·舒馬赫的風格相似(羅斯·布朗:前法拉利車隊技術主管)。
基米·萊科寧能積極地面對一切,“他能迅速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羅恩·丹尼斯:麥拿輪車隊前CEO)。
基米(萊科寧)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星球;他將他自己隔離開;如果他感覺到壓力,那完全是他自己帶給自己的;外界沒有東西可以對他造成影響,這讓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