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基督教500多年前,當高舉藝術和人性的文藝復興運動席捲整個歐洲時,有一場更為深刻和意義深遠的運動也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這就是宗教改革運動。說是改革,其實就是一場革命,一場心靈深處的革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段歷史也就是一段“心靈史”,一段曾經被天主教會禁錮並扭曲的心靈重新釋放並回歸真理的歷史。自此以後,上帝從壁壘森嚴的神龕又回到人們滄桑而乾渴的心靈,復又成為歐洲信心與進步的內在動力,從而將歐洲文明帶上了一條近代化之路。
馬克斯·韋伯在其代表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就指出,近代資本主義的最初發展便得益於宗教改革中所形成的新教倫理。可以說,若是沒有宗教改革,歐洲的天空,或許還是陰暗的,只有一群孤獨而好鬥的人文主義者,在半空中嘲諷和吶喊,而巋然不動的,依然是那千年壁壘。
教會分裂
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大分裂,後分成了羅馬公教(羅馬天主教)以及希臘正教(東正教);
第二次大分裂則從舊教(羅馬天主教)中分出了新教(狹義基督教)。
分裂原因
遷都拜占庭
西元33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就悄悄的埋下了東西教會大分裂的伏筆。這樣的行為使得東西教會慢慢疏遠以及產生了隔閡。
主教權利擴大
西元381年,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召開了大公會議,這次會議提升了君士坦丁主教的權位,而君士坦丁堡也提升成總主教區,僅次於羅馬。451年的大公會議再次擴大了主教們的權利。
特蘿拉會議
621年,特蘿拉(TNTRYLLI)地方召開會議,警告西方主教們如果不服從教會的紀律則開除教籍。此次會議中第五十五條──羅馬人民於四旬期星期六守齋乃違背教會之傳統,如神父為此將廢逐,若為主教,則開除其教借;教宗如此時守齋亦開除其教借。教宗不簽字認可,而皇帝也出兵干擾。
分離近因
聖像破壞與教難
西元7世紀末,東主逐漸從西方分離,他們對教會的信條、情感、敬禮持保守態度,對新的活動持懷疑態度。726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三世身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將堂內的聖像、十字架全部搗毀,這樣在東方教會引起了混亂與教難。將宗主教聖日爾曼廢除,當時教宗額我略二世懲罰了皇帝。利奧三世報復,派箭隊活捉教宗。 利奧三世死後,繼承人仍遵守此令。直到780年,女皇伊琳娜繼位後,願意恢復對聖像的敬禮,願意東西方教會統一,因而他得到當時宗主教聖特拉烏斯的支援,並得到教宗哈德良一世的同意,於787年,召開了第七次,尼西亞第二次大公會議。會議結果重新闡述敬禮聖像的真正意義,教會並非敬禮聖像本身,而是敬禮聖像所代表的神或天使,或聖母、聖人。
佛希要分裂
847年即位的君士坦丁宗主教伊納爵,雖然道德以及學識方面非凡,但是卻因著自己的正直引起了拜占庭皇帝的憤怒,他被廢逐。又令佛希要替其職位,佛希要曾擔任過政府要職,學識也不凡,但是單單一屆教友卻在短時間被授與全部聖秩,這樣的一步登天加上伊納爵的廢逐合法與否都是令人懷疑的,所以引起了不滿的聲浪。 863年,此時的羅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採取了行動。立即聲明伊納爵的廢黜非法,以及開除佛希要的教籍。佛希要也開始了反擊,他攻擊西方教會更動信經的內容,甚至在867年擅自於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開除教宗教籍。這是千古之奇事──宗主教開除教皇。 雙方的緊張關係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為王,是為巴西略一世,他將前任一切的措施推翻,包括廢逐伊納爵跟佛希要的提升。同年教宗尼克老一世逝世,繼任的雅德良二世(867年-872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八次大公會議,東西教會統一,而東方教會也承認羅馬的首席地位。 雖然佛希要分裂只維持了幾年,但是卻種下了日後大分裂的近因。過去羅馬教皇的首席地位是無可否認的。這次事件後卻有人開始質疑教皇的首席地位,甚至指控教皇竄改教義。
正式分裂
彌格耳分裂
這次的大分裂在佛希要分裂之後的一百六十年左右實現。這次的分裂起於君士坦丁堡牧首彌格耳·賽魯來的野心。他決心要做東方的教宗,處心積慮的要做一個無法挽回的分裂。公元1053年,他把東方的拉丁禮教堂全數關閉,同時致函羅馬,極盡詆毀之事--他質問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又說西方教會彌撒用無酵的餅是源自猶太人,是異端。安息日守大齋,準許教友吃未出血的肉。四旬日不唱哈利路亞等等。雖然這只是無關大雅的幾點外表禮規而已,但是拜占庭的教友卻異常的重視。
當事的教皇良九世(1049年-1054年)為了不讓分裂再起,派了樞機主教為首的協調團至君士坦丁堡,可惜樞機主教的性情暴躁,缺乏外交手腕使的整場事件陷入了另一個低潮。而彌格耳正好用著這次的事件再次的抨擊拉丁教會,他鼓勵教友反對拉丁教會。面對彌格耳這種態度,亨拜與他的同伴於1054年7月14日進入聖索非亞大教堂,對彌格耳這種頑固的態度表示抗議,將開除教籍的判書放到祭台上,待出了教堂,亨拜大聲跺腳並說到──願我上主臨鑒,評判我輩! 彌格耳不肯屈服,當眾把教皇送來的詔書燒毀。
為了得到其他主教的同情,便誇大了樞機主教與宣達團的誤會以激怒他們。更以基督正統的教會唯一的代表自居。於是東方的一切便隨他而去了。這時的希臘教是正在向相異教的俄羅斯傳教,她也無意中被捲入了裂教的集團中。 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開除對方的教籍,標誌著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
宗教改革
這是基督教第二次大分裂,其後新教從羅馬教會分裂出了聖公宗、歸正宗以及信義宗這三大支派。
改革原因
人文主義的衝擊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滅亡拜占庭帝國,逃亡到西歐的學者們帶來了大量的古典。文藝復興也隨這些東羅馬學者的逃亡而來。又隨著文藝復興的發展,人文主義成為當時歐洲的新思想,人們開始懷疑中世紀以神為本位的人生價值,而開始認真思考以人為本位的新觀點。就在這樣的新思想下,基督教的人生觀也慢慢的受到民眾的懷疑。
工商業復興的影響
中古世紀的歐洲大致分為教士、貴族還有騎士的上等階級,跟農奴以及平民組成的下等階級。隨著工商業的復興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階級──中產階級,大多由平民商人所組成的中產階級發展出了完善的商業組織如行會、銀行等等,而之後的歐洲世界也從原本的教權轉移到由君主以及中產階級主導。
但是民生問題也隨之而來,像貧富差距以及階級對立等等。人民除了要向政府納稅,教會的各項聖禮,儀式等等也都要付費。加上教廷反對借貸生息也不利工商的發展,這樣的生活使的人民對教會的怨怒越積越深。
改革近因
教會的腐敗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隨著工商的發展,教會也坐擁龐大的教產,這樣的富裕使神職人員的道德鬆懈,教會中的醜聞不斷的發生。許多的高階神職人員的職位都是以金錢而不是道德換來的,有些神父甚至連十戒與主禱文都不清楚。有時教會為了紓解財政方面的負擔,公然販賣贖罪卷並聲稱有買罪有贖,沒買地獄去。一些高階神職人員甚至捲入性醜聞中,其中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活和其於1501年10月30日主持的栗子宴可以算是性醜聞中的代表事件。
人民對教會的要求日漸升高,但是教會卻一項也無法完成,迫使人民轉向其他神秘宗教以安撫自己的心靈。
君權與教權的消長
在中古世紀的時候,教皇對人民心中的權利遠高過國王。教會也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斷的干涉政治,也引發了很多皇帝與教皇的衝突事件,如神聖羅馬帝國的腓特烈三世罷黜教宗,甚至出兵羅馬。還有英王亨利八世直接脫離羅馬教廷都是個很好了例子。
到了文藝復興時代,民族主義的萌芽讓人民不在以教宗為尊,而是以國王為大。教宗的勢力也慢慢的消弱了。
馬丁·路德改革
人物簡介
馬丁·路德是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他1483年11月10日生於德意志薩克森州埃斯勒本一個富裕市民家庭。第二年,全家遷居到當時的採礦中心曼斯菲爾德。父親漢斯·路德成了一個礦工,靠租用領主三座小熔鐵爐起家。漢斯希望兒子光大他的事業,因而於1501年把路德送進埃爾富特大學學習法律。在這裡路德深受唯名論哲學和人文主義思潮影響,於1505年離開了父母、朋友、親戚,並完全違反他們的意願,進入奧古斯丁修道院研究神學,後被修道院送往維登堡大學學習。1515年路德獲神學博士學位,並任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
從1505年起經過8年的隱修,路德於1513年在隱修院的鐘樓里突然領悟到上帝的公正與他的懲戒力量毫無關聯。隨後路德又在維登堡大學講授使徒保羅寫給各地教會與個人的書信中得出了自己的中心教條——“因信稱義”。“因信稱義”的主旨就是一個人的救贖全在於信仰。也就是說上帝的公正不需要無休止的善功,不需要宗教儀式。因為任何人都無法靠自己的善功得到救贖,人類得到救贖——稱義,完全是上帝賜予那些預定得救的人的。
改革提出
1517年10月31日,為反對教皇利奧十世借頒發贖罪券(教會宣稱只要購買了這個,就可以在死後升入天堂)盤剝百姓,路德在維登堡大教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路德開始時只是想在同行之間進行一次學術性的討論,因此《論綱》是用拉丁文所寫,但一個好事者卻將其翻譯成了德文。社會各階層馬上都對《論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論綱》所引起的強烈反響,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預料。可以說《論綱》點燃了第一次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為德國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階層的熱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羅馬教庭徹底決裂的道路。
《論綱》認為教皇出賣贖罪券是犯了錯誤和違背基督教的原理,指出基督徒只要懺悔,不買贖罪券也能得救。1519年,羅馬教會的神學家約翰·艾克同馬丁·路德在萊比錫展開了大論戰。馬丁·路德當面對這位教皇的代表說:教皇和宗教會議的權力不是神授的,是人為的,都會犯錯誤,並勇敢地為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翻案。在路德唇槍舌劍、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約翰·艾克狼狽不堪地敗下陣去,這場大辯論無疑成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轉機。
5世紀正式分裂
馬丁路德以及九十五條綱論
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先驅,他於1483年生於普魯士,從大學開始無意讀到聖經發覺與當時教會有相當的出入。又因一次的意外面臨死的意境而開始思考人生的道理,其後勵志成為修道人。但是就算路德成為了神父,心中依然的不平安,直到1513年在教授聖經時突然領悟因信稱義的道理,而不是當時所認為的行好事上天堂的理論。
1517年他在威登保教堂揭示95條綱論,反對出售贖罪卷。這樣的學術討論卻遭到教廷的指控。1520年路德被教皇定為異端,焚燒著作並且下詔開除路德教籍。路德也不屈服,也焚燒了教皇的詔書。爾後主張教廷不具聖經解釋權,鼓勵人民自己閱讀聖經,並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且人與神之間不該在介入一個神父為溝通,人應自己與神建立個人關係。又認為政教應該分離。
加爾文改教
加爾文生於法國,12歲時父親為他謀得神父的職位。1533年加爾文也在聖經中忽然領悟歸正,當時更正教派在巴黎影響極大,但反對者眾多,於是加爾文逃亡時也辭去了神父的職位與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在1536年寫了基督教要義,主張不是藉由教會變質的傳統去接觸神,而是以聖經惟依歸。人不能靠自己行善得義只有上帝可以成就一切。
其中主張是不反對借貸生息,以及上帝預選論,前者的主張得到廣大中產階級的認可與支持,而後者內容為──人在未出世得救與否就已經注定,人生則是來證明自己就是那被得救的選民。
亨利八世的脫離
亨利八世原本也是站在羅馬教廷這一邊,更曾經獲得教皇賜與稱號──信仰擁護者,也看不出他會有多大的改革。為了國家的利益,亨利娶了西班牙王室的凱特琳公主,然而正室久無產子以繼承王業,加上亨利愛上一宮中貴婦波琳,亨利因而興起了休妻的念頭。為此,他請求教皇批准,卻被否決了,因為當時凱特琳的侄子德王查理正在攻打梵蒂岡,並且大獲全勝。亨利八世因而大怒,決定視此為英國的內政來處理,卻得不到國內教士的支持。
1531年,亨利強迫教士不可向教皇宣示效忠,且逼迫他們承認他為英國教會的元首,隔年又逼迫國會立法通過一項法案:沒經過國王同意,不可向教廷進貢。至此,亨利八世完全的脫離了羅馬的掌控。
改革的歷程
基督教最早產生在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猶太省(今以色列國一帶)的一些猶太人和猶太教的信奉者中(使徒行傳1:15 說當時猶太信徒約有120人)。
三世紀末,基督教發展成為北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宗教,並向地中海地區東部和南部傳播。基督教教會的核心歷史是從這個期間開始被完整的記載。這個部分將詳細記載那剛開始的300年。初期教會是從耶路撒冷開始的,當時的信徒縱使受苦受難也不動搖,奠定當時教會的根基。初期的教會已經頗具規模(使徒行傳6:1-7)。猶太教不能接受耶穌的門徒,而在耶路撒冷發生迫害基督徒的事件,基督徒因著四散逃亡,反而讓福音開始傳到各地,是教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大轉機。 公元四十九年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決定外邦基督徒可以不受猶太教割禮。 隨後因著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使基督信仰傳至加拉太、馬其頓、亞該亞和亞細亞等各省。
羅馬帝國一開始對基督教採取較寬容的宗教政策,讓嶄新的基督教得以發展。但基督徒對基督效忠,拒絕對羅馬皇帝膜拜,結果招來了嚴酷的逼迫。
初期教會
基督教最早產生在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猶太省(今以色列國一帶)的一些猶太人和猶太教的信奉者中(使徒行傳 1:15 說當時猶太信徒約有120人)。三世紀末,基督教發展成為北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宗教,並向地中海地區東部和南部傳播。基督教教會的核心歷史是從這個期間開始被完整的記載。這個部分將詳細記載那剛開始的300年。
初期教會是從耶路撒冷開始的,當時的信徒縱使受苦受難也不動搖,奠定當時教會的根基。初期的教會已經頗具規模(使徒行傳6:1-7)。猶太教不能接受耶穌的門徒,而在耶路撒冷發生迫害基督徒的事件,基督徒因著四散逃亡,反而讓福音開始傳到各地,是教會發展史上的一個大轉機。 公元四十九年基督徒在耶路撒冷舉行會議,決定外邦基督徒可以不受猶太教割禮。 隨後因著保羅的三次宣教旅程,使基督信仰傳至加拉太、馬其頓、亞該亞和亞細亞等各省。
羅馬帝國一開始對基督教採取較寬容的宗教政策,讓嶄新的基督教得以發展。但基督徒對基督效忠,拒絕對羅馬皇帝膜拜,結果招來了嚴酷的逼迫。
二世紀和三世紀
在公元二世紀,許多有學問的皈依者開始寫的作品主要分兩類,分別針對當時普遍受教育的非基督教徒和基督徒,這些作品有助於我們了解當時基督教的情況。針對非基督教徒的作品一般稱為護教文,因為護教士(護教文的作者)是透過演講向受過教育的聽眾傳教並抨擊異教信仰習俗。針對基督教徒的作品一般是為了教育信徒。
四世紀
君士坦丁一世同以前的國王一樣,推行政權神權合一的政策. 不過在位後他宣告歸依基督教,使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合法化。但有人相信他是基於政治考慮。自基督教與國家結合後,兩者便互相干預。例如他為了平息當時基督教和亞流派教義上的紛爭,召開了第一次尼西亞會議,這次會議產生了《尼西亞信經》。但是尼西亞信經被拜占庭國王反對。
五世紀
羅馬帝國的版圖羅馬帝國與基督教會出現的時期差不多,尤其是西元380年提阿多修與格拉典(東、西羅馬帝的統治者)共頒了一道諭令,使基督教成為國教,帝國所在之地,即是基督教所能影響的範圍:地中海的東、西二岸;包括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波斯、馬其頓、希臘、義大利、西西里、高盧、埃及、北非、比利時、荷蘭、不列顛等地。整個帝的疆界南邊以撒哈拉沙漠為界,西邊是大西洋,北邊是萊茵河與多瑙河,東邊是幼發拉底河。
六世紀
基督教的進展進入第六世紀之時,基督教有許多標準化的產生:教階式的主教制、聖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區分、聖禮、關鍵性的神學辯論大多已有結論、偉大教父提出信仰的教義與實踐的權威詮釋。
七世紀
據明朝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載,唐朝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景教(即基督教東方亞述教會)教徒阿羅本帶經書到長安,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曾批准教徒興建廟寺,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最後唐武宗推行滅佛時,連同景教亦予取締,逐漸衰落。
八世紀
717年,出現一位出身低下未受過教育卻深得軍心的皇帝利歐三世(717-740)。他的驍勇善戰自立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在他在位的頭十年作了許多為新的改革行動,包括了他將宮廷里所使用的拉丁語改為希臘文、廢除賦稅的預征、解放農民為自由佃戶、並因著他在軍事的的優勢成功阻隔了伊斯蘭教前進西方基督教國家。他有軍事及政治才能,並想以專制的手段來統治教會,遂發動項名為潔淨教會的運動,禁止崇拜宗教偶像,祛除迷信。他在726年下令將教會的基督像換成十字架,並在許多公共場合除去相關的偶像。這就是著名的圖像之爭運動的起點。其實反對在禮拜中用偶像,早在他之前愛基德二世(Caliph IezidII) 就曾下令銷毀聖像,而利歐卻藉此達成統一帝國的目的,以及控制教會;結果引起教會的叛變,修道士與民眾均拒絕遵守命令;一方面因為尊敬圖像,另一方面主張教會自由,不能受政權轄制。教宗貴格利三世(731-741)在731年開羅馬會議,將一切反對圖像者革除教籍,皇帝為了報復,把全西西里及義大利,排除教宗的管轄權。這事的結果把東方與西方教會推向真實的決裂。
中世紀
中世紀西歐的基督教組織
教宗貴格利七世
異端裁判所 及 中世紀異端裁判所
中世紀後期
十字軍東征
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教會權勢從巔峰到衰微
新教改革和天主教反宗教改革
威克里夫改教先驅
胡司改教先驅
薩佛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的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和菲利普·梅蘭希通
約翰·加爾文和加爾文宗
天特會議 羅馬教會(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欽定版聖經
特利騰會議
三十年戰爭
異端裁判所
亞米紐斯主義
激進宗教改革和重浸派
阿米什人、胡特爾弟兄會、門諾會
十九世紀
Catholic Resurgence in Romantic Europe
英國聖公會內的高教會派(Anglo-Catholic)或牛津運動
傳教士和殖民主義
士來馬赫和自由派基督教
宣教運動
二十世紀
基督教在二十世紀加速分化,形成了自由的和保守的團體,同時西方社會還興起了政教分離的運動。羅馬天主教會也相應的進行了改革以適應現代形勢的發展。傳教活動發展到"遠東"地區,在中國大陸地區、台灣和日本發展了很多教徒,同時,共產主義對基督教的壓制使很多東正教徒從蘇聯遷移到西歐,使得東西基督教派(即天主教和東正教)更加頻繁的接觸。
1900年愛丁堡傳教大會之後,泛基督教主義開始發展
馬丁·路德與德國
1520年
路德出版德文著作133冊之多。被稱作宗教改革三大論著的《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和《基督徒的自由》都發表在那一年。在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擊矛頭並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庭的奢侈腐敗,他矛頭所指是整個封建神權政治。他的學說從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紀的教會組織,否定了奴役人們的聖禮制度和教會法規,提出建立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資產階級廉儉教會,並在宗教理論上以資產階級自律的宗教取代封建主義他律的宗教。這一切點燃了下層人民的熱情之火,呼出了人們的心聲。人民擁戴路德,以教皇為首的教會人員卻對路德恨之入骨。1520年6月15日,教皇下詔書,勒令路德在60天之內悔過自新,否則將開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對威逼利誘毫不動搖,在擁護者的讚美聲中把教皇的詔書付之一炬。路德的反抗行動進一步劃清了自己同教會的界限,同時也極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和西歐各國的人民,他們更加崇敬路德,也更加嚮往宗教改革。可以說由路德點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西歐各國已成燎原之勢。
1521年
面對這種可怕的局面,教皇有些慌了手腳,只好一再敦促德皇查理五世為路德定罪。德皇終於決定於1521年4月17~26日,在沃爾姆斯召開帝國會議,為路德定罪,給這樣一個離經叛道者以懲誡,同時也要給路德的擁護者們表演一次殺雞儆猴的把戲。路德並沒有被教皇的淫威嚇倒,他昂首挺胸地到達沃爾姆斯,在帝國會議上據理力爭,毫不讓步。他聲稱:“我堅持己見,決無反悔!”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表達了當時德意志人民要求擺脫羅馬教庭控制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心。
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幫人無計可施,只好蠻橫地對路德進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為不受法律保護的人。路德無法立足,只好在薩克森選侯的幫助下隱居到瓦特堡,從事聖經翻譯。路德並沒有沉寂下去。他選擇的聖經翻譯工作有著不可估價的積極意義。
1542年
路德翻譯的德文聖經面世了,海涅認為路德對聖經的翻譯是“創造了德語”。路德所譯聖經依照的是未經後世篡改的希伯萊文和希臘文原本。他的翻譯為人民提供了對抗天主教會的思想武器。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他譯的聖經使用的是德國語言,這種統一的語言成為聯繫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紐帶。
但是當德國農民要把宗教改革變成一場推翻現存剝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時,路德退縮了,最後走向背叛,成為世俗統治者的代言人。他先寫了《勸基督徒勿從事叛亂書》,又開始回維登堡講道,平息騷亂,最後寫了《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書》。他對待農民起義的態度由勸撫、調解到力主鎮壓,後來又叫囂:“無論誰,只要力所能及,無論是暗地裡也好公開地也好,都應該把他們戳死、扼死、刺殺,就像必須打死瘋狗一樣!”醜惡猙獰的面目暴露無遺。路德徹底脫離了人民,路德教在德國蛻變成為世俗諸侯的工具。以路德為代表的市民階級溫和的宗教改革運動,僅在宗教形式上進行了一些改革。恩格斯說:“路德不僅把下層人民的運動,而且連市民階級的運動也出賣給諸侯了。”
1546年
2月,路德死於出生地埃斯勒本,享年63歲。馬丁·路德領導的宗教改革使德國出現了天主教和新教兩個對立的教派,它們代表著封建諸侯的不同利益。新舊教派之間的矛盾衝突最終引發了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這場戰爭也是諸侯與皇帝之間、諸侯相互之間以及德國與法國之間矛盾的結果。這場戰爭後來擴大為政治矛盾和宗教對立相互撞擊的全歐性爭鬥,其結果是德國在領土、經濟和人口上都蒙受了極大的損失,並被分裂成360多個大小邦國和上千個騎士國。德意志進一步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影響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壟斷地位,天主教會的大量土地和財產被沒收。英國、荷蘭、瑞士、北歐諸國和部分德意志邦國,紛紛成立不受羅馬控制的新教組織,摧毀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統治,從而有利於資產階級的活動。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到了16世紀中葉以後,新教漸漸成為西、北歐和英國以及美國的主要宗教信仰,並助長了歐洲現代民族主義的形成,現代民族主義國家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