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基希訥烏(CHISINAU/KISHINEV)是摩爾多瓦首都,位於德涅斯特河右岸支流貝克河畔,原名基什尼奧夫,1991年8月27日,摩爾多瓦獨立,將首都基什尼奧夫恢復其原名基希訥烏。基希訥烏歷史悠久,1466年始建,原來是比薩拉比亞修道院鎮,早期被斯特凡三世(大公)統治,後歸入土耳其。1
基希訥烏 |
基希訥烏的中世紀老城建在貝克河谷地,新城建在沿河階地上.這裡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郊區園藝業十分發達,盛產葡萄和葡萄酒,摩爾多瓦也被稱為葡萄之鄉,在共和國的國徽上就雕刻著一串串的葡萄。
關於葡萄在摩爾多瓦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摩爾多瓦城堡被土耳其人圍困了很長時間,城堡內的戰士為了保衛城堡,與敵人英勇戰鬥,由於水斷糧絕,戰士們身體虛弱已經無力作戰了,眼看城堡就要被敵人占領。就在這時候,有一群白鸛從遠方向城堡飛來,它們的嘴裡都銜著一串串葡萄。白鸛銜來的葡萄使戰士們解除了饑渴,最後他們終於打退了圍城的敵人。在摩爾多瓦生產的葡萄酒的酒瓶上,都有嘴叼一串葡萄的白鸛的商標。
基希訥烏是摩爾多瓦主要的工業城市.以葡萄酒釀造,食品加工、化學工業、機器製造、建築建材、金屬加工、輕工等工業為主。生產的葡萄酒和水果罐頭十分有名。
基希訥烏是一座白色的城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裡,到處可以看見掩映在綠蔭叢中的白色建築。這些白色的建築
基希訥烏 |
基希訥烏(羅馬尼亞語:Chişinău,摩爾多瓦語:Кишинэу;俄語:Кишинёв,又譯為奇西瑙、基希涅夫,基希紐或啟夕諾夫,蘇聯時期根據俄語發音曾譯為基什尼奧夫),是東歐國家摩爾多瓦的首都,也是該國的工業與商業中心及最大城。根據2004年的統計,該市人口約有707,000人,其中有70%人口是羅馬尼亞人,13%是俄羅斯人。
地理
該市位於聶斯特河的支流比克河(羅馬尼亞語:Bâc)上,坐標為:北緯47度0分、東經28度55分。全市總面積有565平方公里。歷史
基希訥烏於1436年建成,當時是摩爾多瓦公國的一個修道院小鎮。16世紀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直到1812年被割讓與沙俄。在19世紀初期,該市已發展成為一個有人口7000人的小村落。割讓與沙俄後,它成為了俄國底下比
基希訥烏 |
在1877年到1878年之間的土俄戰爭中,基希訥烏曾被俄軍方面作為侵攻土耳其方面的主要根據地,戰略地位重要。19世紀時,由於俄羅斯與波蘭等地越趨激烈的反閃米特(Semitic,一通行於北非與中東的語族,猶太人即屬該語族之一)情緒,許多猶太人陸續遷居至基希訥烏,導致1900年的人口統計中,該市有高達43%的人口是猶太族裔。
與俄國境內許多地區同樣,基希訥烏曾在1903年4月6日至4月7日,和1905年10月19日至10月20日發生兩場大型的集體迫害(pogrom)事件,史稱《基希訥烏集體迫害》(Kishinev pogrom)。在這兩場反猶太暴動中,至少有47與19名猶太人在事件中死亡,導致隔年大批居住在東歐地區的猶太人移民至西歐或美國。
基希訥烏 |
在蘇聯統治的期間,由於中央政府方面獎勵蘇聯各地的人口移居如摩達維亞這般新占領的地區,使得基希訥烏的人口在這段期間飛速成長,從1944年的25,000人左右暴漲到1950年時的134,000人。1991年蘇聯瓦解,摩爾多瓦獨立成為摩爾多瓦共和國,基希訥烏理所當然也成為新國家的首都所在地。
行政區劃
全市共分成五個行政區,分別為:
基希訥烏 |
Centru
Rîşcani
Botanica
Ciocana
Buiucani
經濟
基希訥烏是摩爾多瓦的主要工業與服務業中心。工業方面,主要的項目包括消費產品與電子產品製造,建築材料,機械,塑膠,橡膠,與紡織。而服務業則主要包括銀行業與一般零售交易。
交通
基希訥烏市區內有三個主要巴士終點站,一個國際鐵路終點站,與基希訥烏國際機場(Chişinău International Airp
基希訥烏 |
教育
基希訥烏境內有36所大學,以及摩爾多瓦科學院(羅:Academia de Ştiinţe a Moldovei)。自從蘇聯解體摩爾多瓦獨立後,整個城市就逐漸變得較有生氣且發展健全,而都市內的居民生活水準,也普遍比郊區來得高。
歐洲的城市
美麗的東歐是令人嚮往的,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波赫、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等,它們都有著各自的魅力和誘惑,對大多數人來說,到東歐洲旅遊,可能就是一個一生也無法圓的夢。本任務將介紹一些東歐的文化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