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習慣

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 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光學校注重而家長不配合的話,那是很難取得實效的。 我深知,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將常抓不懈。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拿破崙.希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是呀,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習慣的好壞,不但影響孩子的生活、性格、行為等,還直接關係到學習和工作的成功與否,甚至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因此,本學期我把班級工作的重點落實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上,在“細、實、活”上下功夫,力求收到較好的成效。

一、起點要低

一年級的學生,只有六、七歲,他們年齡小,依賴性強,動手能力差,沒受過正規的教育訓練。再加上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長輩寵愛有加,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的甚至刁鑽任性。這時,教育切不可太心急。欲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耐心,對學生所設定的目標要求起點低,教師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學生的承受、掌握情況,學生才能踏踏實實、循序漸進,步步走好。也才能樹立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信心。如剛入學時,學生還不懂得怎么做作業,為了克服學生對做作業的畏難情緒,為以後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打下基礎,我布置較少的作業;在課堂上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作業;並只提兩個小要求:做作業時一不講話,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認真做作業的好孩子。要求低學生很容易就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這個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這樣為學習設定台階,使其不斷進步。

二、要求要細

一年級學生,天真活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夠,也把握不好尺度。為此,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習慣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籠統,要細,要實,要學生一聽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強。如要求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那到底怎樣做是專心聽講呢?我就編了一首兒歌“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聽老師,小小手舉起來,不亂說,不亂動,不亂站,這樣上課真正好”。有時學生上課開小差了,做小動作了,隨便講話等,教師一說兒歌前半句,學生馬上接著說後半句,既是複習了上課聽講常規,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紀律的孩子。

三、訓練要嚴

提出了一些細小的要求,如果不進行紮實有效的訓練,等於是空話一句。而且訓練要嚴格,要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如為了培養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就要求學生上學見到老師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絕不姑息,非得請他打過招呼才罷休。再如,為了強化學生的排隊紀律,要求學生做到“靜、齊、快”,每次排隊時,我都從一數到十,告訴學生這就是排隊的時間,必須在這段時間裡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說話、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隊排直。如果有一位學生沒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幾次直到符合要求為止。雖然剛開始時花時多,但這樣幾次三番強化教育,行為要求已深入學生心田,並化為自覺行為,良好習慣也就慢慢養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檢查要勤

國小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現循環往復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檢查是督促學生長久做好一項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時我對於提出的要求勤於檢查。採用定時檢查和不定時檢查相結合,普查和抽查相結合。良好習慣的培養涉及的內容很多,有學習習慣的培養、有行為習慣的培養,有勞動習慣的培養,有文明習慣的培養,有衛生習慣的培養等等,如果這么多的內容都由老師來檢查的話是不現實的,時間也不允許。為此,平時我大膽任用小幹部,並明確分工職責,每位小幹部負責檢查一個項目,如衛生委員負責檢查每位學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勞動委員負責檢查每天班級的值日工作和環境衛生情況,課間偵察員負責課間紀律,體育委員負責檢查眼保健操,班長、副班長負責檢查聽到鈴聲響到正式上課前的紀律,學習委員負責檢查課前準備等。這樣採用教師查和小幹部查相結合,既鍛鍊了小幹部,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檢查結果做好記錄,及時通報,便於適時評價和前後對比。

五、評價要快

每個人都急於想知道自己通過努力所做的事會得到人們怎樣的評價,一年級的學生更是如此。為了迎合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訓練、檢查過程中細心觀察、記錄典型情況。好的、進步的及時表揚。表揚方式多樣,可以是一種讚許的微笑,一次親昵的撫摸,一句由衷的贊養,敲一個表揚章,送一顆小紅星,貼一張小照片等,可以是當眾表揚,也可以是單獨表揚;不好的、退步的及時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範,可以是談心教育,可以是榜樣學習,總之要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信心。記得學生剛開始做值日時,地總掃不乾淨,桌椅總排不整齊。只要學生做了,我就表揚他們,毫不吝嗇。即使是很不滿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話語,希望的語言提出,保護學生對勞動的熱情,在不斷的激勵中學生勞動越來越積極,打掃情況也越來越如意。

六、示範要多

一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對國小生活充滿好奇,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弱,有時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而教育學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範。示範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師自身的示範,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如要求學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師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邊學生的示範,就是樹立身邊的榜樣,如有的學生讀書姿勢正確,眼睛看好書本,聲音響亮,我就請這些學生當小老師,當眾讀,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還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範、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話故事中的小動物等,他們都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便於學習,激發興趣,常以生動形象的故事形式給學生講解示範。

七、幫助要實

學生是一個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當然習慣方面的差異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對一些習慣不好的,要尋找原因多加幫助。可以通過教師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為指點,學生的榜樣薰陶來培養,想方設法,使其上進。如我班有幾位同學聽課習慣差,上課自控能力差,絲毫坐不定,亂叫亂動,不但自己學不好,還影響別人。通過與其父母接觸,知道促使其養成這一不良習慣的原因有二:一是幼稚園上的是新村幼稚園學前教育不正規,自由散漫慣了;二是父母寵愛,認為好動是天性,縱容他。為此,密切與其父母聯繫,要求在家注意培養其靜心做事的習慣。為其設立一個獨立安靜的小房間;做功課時不允許做做玩玩說說;平時在家讓其多進行下棋、畫畫、寫字等安靜的活動。同時,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儘量少受干擾;上課作業多督促,多給他們發言機會,並在座位周圍安排好同學去經常督促他們;及時鼓勵。通過多種方法的幫助,他們有了較大的進步,習慣較以前有所好轉。

八、聯繫要密切

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光學校注重而家長不配合的話,那是很難取得實效的。而家長有的因為沒有比較,對學生的習慣的現狀不能正確地認識,因此,教師要及時地與家長聯繫,反映孩子在習慣培養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存在的問題、不足等。這樣,有的放矢,雙管其下地注重培養,必將比任其自由發展效果要顯著得多。

我深知,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將常抓不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