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

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

垃圾管理系統的可持續性系指該系統既能滿足現在一段有限時間內垃圾管理的需要,又能適時升級,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要求均衡管理垃圾全過程,重視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達到及時有序、安全環保和平穩高效處理垃圾的目的,在商品生產(包括流通)、消費和垃圾處理(包括處置)各環節實現人與人平等生活、區域與區域平衡發展、人與自然互利共生。

定義

可持續發展注重社會、經濟、文化、資源、環境、生活等各方面協調“發展”,要求這些方面的各項指標組成的向量的變化呈現單調增態勢(強可持續性發展),至少其總的變化趨勢不是單調減態勢(弱可持續性發展),而且,垃圾管理系統受政治、政策等影響較大,給出垃圾管理系統可持續性的充分條件是困難的,此時,探索垃圾管理系統可持續性的基本要求(必要條件)並據此建立可持續垃圾管理系統路線圖便是當務之急。

基本要求

1、垃圾管理必須服務於社會發展

垃圾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發展是第一要務,一切社會經濟活動根本出發點和目標都是為了社會發展,垃圾管理也不例外。垃圾管理妥善處理垃圾和垃圾引發的社會矛盾,為生產、消費解決後顧之憂,從而促進社會發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反過來又促進垃圾管理系統升級;

2、保護資源環境

垃圾是環境有害物,必須及時得到100%無害化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不僅要求對垃圾本身進行無害化處理,還要求儘量減少垃圾處理過程的資源消耗和二次污染;垃圾無害化處理是垃圾管理的最低基本要求。垃圾是生產、消費過程中資源無效利用的表現,垃圾管理應反作用於生產、消費活動,促進資源利用率提高,引導消費習慣良性改變,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同時,垃圾是一種低品質資源,垃圾管理應回收可再利用和再循環的資源,實現資源化處理,以此促進生產、消費可持續發展。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是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明確規定的基本原則;

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城市之間、城鄉之間、甚至同一城市的行政區之間垃圾管理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社會發展較成熟地區形成了較完善的執法與監督體系,正朝垃圾全過程管理邁進,垃圾處理採用了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和綜合處理相結合的混合方式,但離“源頭減量、分類收運、分類處理”目標仍有相當距離。社會處於起飛階段的地區目前仍以100%無害化處理為垃圾管理目標,垃圾處理方式以衛生填埋為主,垃圾管理水平滯後於社會發展水平。社會欠發達的傳統地區的垃圾管理剛剛起步,垃圾簡易堆置,尤其鄉村垃圾甚至無組織堆置或低溫焚燒,導致收入減少、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即使在一些社會較成熟地區,目前仍有一些垃圾簡易堆置場未做補救處理,讓人對當地發展水平產生懷疑,削弱了當地軟實力。由此可見,垃圾管理為社會發展的服務尚處在較低水平,甚至連垃圾無害化處理這一最低要求也未達到;可以預計,垃圾管理的地區差異將在相當長時間記憶體在,無論如何,垃圾管理必須首先實現垃圾100%無害化處理目標,並儘可能好地提供資源回收和源頭減量服務,最終消除地區差異,這也是再三強調“垃圾管理服務於社會發展”這一基本要求的必要性與目的;

3、消除鄰避現象

垃圾是典型的鄰避物,表現為垃圾排放的損人性和垃圾受納的利己性。垃圾排放的損人性指垃圾生產者對污染者身份不以為然更不願履行“污染者負責”義務,這是“利益自得,損失他人承擔”的極端利己主義的一種表現,任其自由發展將導致資源環境遭到掠奪性破壞和地區發展極度不平衡;垃圾受納的利己性指垃圾受納者以受害者自居追求利益補償最大化,這似乎比垃圾排放的損人性更合情理,但往往隱藏著垃圾受納者過度追求個人利益、忽視垃圾統籌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垃圾無法異地處理的危險,結果是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垃圾管理應消除鄰避現象,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既然利己主義這一傳統價值觀是產生鄰避現象的重要原因,在不能消除利己主義的情況下,通過經濟手段合理分配利益對於克服鄰避現象就尤為重要。垃圾收費(稅)、押金制度和排放權交易制度等是實現社會公正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排放權交易制度不僅讓排放者付費、受納者受益,而且受納者獲得直接向排放者叫價的機會,文獻[1,2] 已詳細介紹,不再贅述。這裡,筆者建議通過源頭虛擬處理廠補貼資源回收,惠及公眾。源頭虛擬處理廠是分散在家庭、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的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設施組成的垃圾處理網,通過財政補貼調動社會力量發展資源回收產業,完成垃圾源頭預處理從而減少需要末端處理的垃圾;財政補貼源頭虛擬處理廠更易達到利益公正分配目的,有助於鄰避現象的消除;目前焚燒發電廠日處理一噸的建設投資約40萬元和每噸垃圾的電力上網和運費補貼約90元,將這些資金補貼源頭虛擬處理廠回收的資源甚至可望比1噸還多,其直接效果是處理廠經濟效益顯著提高、末端處理設施數量與規模減小從而減少征地與避免處理地環境納污容量超過閥值、以及減輕垃圾運輸負荷從而減小沿途二次污染,其更大效益是利益公正分配和公眾積極參與帶來的社會效益;源頭虛擬處理廠是一種先進的處理技術和處理概念。其實,先進技術和概念也是克服鄰避現象的重要手段。消除鄰避現象並不缺少手段,關鍵是要敢於創新求是和科學管理;

4、垃圾管理必須促成垃圾處理系統可持續發展

妥善處理垃圾是垃圾管理的核心目標,垃圾處理系統可持續是垃圾管理系統可持續的標誌,促成垃圾處理可持續便是垃圾管理的核心任務。垃圾管理通過法制手段、經濟手段、科技手段和社會道德力量規範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與運營,確保垃圾處理系統處於協調有序、安全高效、運行平穩狀態,滿足目前一段有限時間內垃圾處理的需要,同時又要具備升級潛力,以備未來垃圾處理的需要,並實現垃圾處理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化目標[3];

影響垃圾處理系統可持續的主要因素有:資源利用、環境影響、經濟效益、科技先進性和系統升級潛力。資源利用指垃圾本身所含資源及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的利用;可持續垃圾處理系統要求按生態工業園模式回收利用各種資源。環境影響包括處理系統對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可持續垃圾處理系統要求處理設施與周圍自然、人文和生態環境相容,要求環境污染治理達標,要求與經濟發展戰略相吻合,與人們生活習慣相協調。經濟效益包括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垃圾處理長期被視作公益事業,被認為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項目,其經濟效益未受到重視,但可持續垃圾處理要求垃圾處理系統具有經濟效益;首先,重視投入產出分析,優先建設資源回收類有產出且建設與運營成本較低的處理設施,追求最佳投入產出比;其次,核算間接經濟效益,優先建設對周邊經濟拉動效應較大的設施,獲取外界對設施建設與運營的支持,當然,因垃圾生產者是垃圾處理設施的用戶,垃圾生產者應該付費,該費用也是垃圾處理的間接經濟效益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垃圾費(稅)的收繳率,並考慮到垃圾的實體來源是生產資料,政府可在生產資料交易過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垃圾費(稅)。此外,可持續垃圾處理系統在設計、建設與運營方面必須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延長系統的使用壽命,而且還必須具備升級潛力,確保處理系統改造在經濟上是有利的、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和在運營上是安全可靠的,只有能升級的系統才有可能是可持續的;

5、垃圾管理必須吸引公眾積極參與垃圾處理產業

公眾參與不僅指公眾參與監督垃圾管理,更指公眾積極參與垃圾處理活動。公眾享有監督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環評、建設與運營的權利,僅提出批評和建議是不夠的,應投身到垃圾處理產業,一是遵守垃圾管理辦法,養成可持續生產、可持續消費和垃圾分類收集習慣,上繳垃圾費(稅),制止公眾場所違章丟棄垃圾的行為,二是成為垃圾處理設施的投資與運營主體,尤其是成為源頭虛擬處理廠的運營者,這裡的公眾泛指個人和企事業單位。鑒於單位是產品廢棄物的源頭[4],其積極參與垃圾處理產業對建立可持續垃圾管理系統尤為重要。只有全面理解“污染者負責”的涵義,走群策群力路線,垃圾管理才能實現垃圾處理產業化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