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夜

坐夜

坐夜即“守歲”相傳很早以前,快要過年時,人們忙碌著磨粉炊松糕,做年糕。這事被灶王爺知道後認為天下百姓“飽用作食”在糟蹋糧食,便於大年廿四之夜上天向玉皇大帝告了狀。玉帝聞聽大怒,便命灶王爺下凡告訴天下百姓,從明年開始不再風調雨順了,天災人禍隨即降臨。訊息傳來,人們驚慌失措,無計可施。於是全家大小坐下來,把家裡好吃的東西全部吃光,反正過了年後大家庭同受災禍之苦。當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誰也不敢入睡,坐以待旦,接受玉帝的處罰。由此便有了“坐夜”之說。但到了第二天即大年初一,一輪紅日打破了人們的憂慮,個個安然無恙。於是紛紛走親訪友,祝福問候,這便是拜年的起源。

基本信息

含義

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這坐夜之俗便有了新的含義。對老年人來說是借著燭光回頭看看一年來艱辛勤勞的結果;對年輕人來言,是朝著光明繼續向前走,願日子一年比一年過得紅火。至於這拜年,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文明禮節。不過這拜年還計較時間和分門別類的,記得有這么一種講法,叫做“初一拜殿門(燒香許願),初二拜丈人,初三拜屋底(家庭長輩),初四拜鄰舍(親戚朋友)”。今天,雖然這拜年也已與時俱進,從“挈紙蓬包”到了“發簡訊息”,但這只是拜年形式上的變化和升華,不變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傳承。

坐夜三江

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三江縣大侗寨景區,2011年投資7000萬元傾力打造《坐夜三江》,每晚隆重上演。該劇目原有侗族大歌、喊姑娘、鬧姑娘、坐姑娘、 姑娘節、多耶團圓等六個篇章,上演後立刻成為景區內最主要的活動項目,同時成為三江縣一張鋥亮的文化旅遊名片。

2012年,以三江縣成立60周年縣慶為契機,《坐夜三江》進行了提升改編。新版劇目由序《侗族大歌》、一更《走寨》、二更《情緣》、三更《坐夜》、四更 《破曉之喜》一序四篇章組成,藉助現代高科技手段,通過鼓樓、風雨橋、吊腳樓、侗寨等美輪美奐的舞台變化,在強調音樂、服飾、舞美和表現現代化的基礎上, 彰顯侗族鄉情、鄉音、鄉韻,反映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侗鄉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淋淋盡致地全景再現了集侗族婚戀、勞作、歌舞、民風民俗等文化元素於一 身的“行歌坐夜”活動和原生態的侗族風情,給觀眾帶來了更好的享受和更多的震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