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頭錢

地頭錢

地頭錢,唐後期田賦的附加稅。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為籌措百官俸始稅天下地畝青苗錢。至大曆元年(766),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市輕貨給百官手力課。以國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五年(770)始定法,青苗錢畝加一倍,而地頭錢不在焉。兩稅法施行後,青苗錢仍未廢除,於夏秋兩季隨地稅一起徵收。貞元八年(792)京兆府青苗錢畝增三錢,以給掌閒、(弓廣)騎。五代時仍有地頭錢的名目。宋代王安石變法時,官府貸給農民春耕所用的錢也叫青苗錢。

基本信息

解釋

注音 dìtóuqiánㄉㄧˋㄊㄡˊㄑㄧㄢˊ
地頭錢(地頭錢) 
唐代中葉到五代田賦的附加稅。見《新唐書·食貨志一》。後亦指官府或地主惡霸強迫人民繳納的土地稅。《太平天囯故事歌謠選·洪宣嬌刀砍劉四》:“哼!你一不拜侯,二不交地頭錢,我劉四今天就是不準你擺檔。”

簡介

唐後期田賦的附加稅。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為籌措百官俸始稅天下地畝青苗錢。至大曆元年(766),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市輕貨給百官手力課。以國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五年(770)始定法,青苗錢畝加一倍,而地頭錢不在焉。兩稅法施行後,青苗錢仍未廢除,於夏秋兩季隨地稅一起徵收。貞元八年(792)京兆府青苗錢畝增三錢,以給掌閒、(弓廣)騎。五代時仍有地頭錢的名目。宋代王安石變法時,官府貸給農民春耕所用的錢也叫青苗錢。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五年(770)始定法,青苗錢畝加一倍,而地頭錢不在焉。兩稅法施行後,青苗錢仍未廢除,於夏秋兩季隨地稅一起徵收。貞元八年(792)京兆府青苗錢畝增三錢,以給掌閒、(弓廣)騎。五代時仍有地頭錢的名目。宋代王安石變法時,官府貸給農民春耕所用的錢也叫青苗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