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級

地震級

地震級簡稱震級,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震級最初是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於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亞地方性地震時提出的,中國最早在夏桀52年(公元前1767年)就有地震記載。中國科學家張衡早在公元132年就發明了世界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由於地球所能積蓄的地震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地震的震級也不會無限大。已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卡斯楚市附近的8.9級地震。該市損失嚴重。由地震引起的海嘯在智利沿海浪高20米,海嘯一直波及到日本,將一隻漁船“開運丸”號推到岸上,壓塌了一棟民房。

概述

震級與烈度

當地震發生時,地面及房屋建築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稱為地震烈度。一般震級越高,烈度也越大。

震中烈度為Ⅰ,人無感覺,Ⅳ度多數人已能感覺,門窗有輕微響聲,Ⅶ度房屋有損壞,土有裂縫,Ⅻ度山崩地裂,地形改觀,地面建築及動植物遭受毀滅。

1975年2月4日中國遼寧海城縣發生7.3級地震,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死24萬人。解放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315次,其中7級以上地震46次。解放前,中國地震災害嚴重,如1920年12月16日甘肅大地震,死103萬人,震後有水災。1923年9月1日祁連山大地震,死亡20萬人。1933年8月25日四川疊奚地震死6800人,地震造成的山崩使岷江壅塞,形成天然水庫,不到兩個月,潰決成災,又死2500人。1925年雲南大理地震伴有火災,全城毀滅。此外,1932年9月4日,日本東京——橫濱地震中,東京因火災死4.8萬人,橫濱因海嘯死4萬人。

地震分類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將地震震級分為五級:微震(一般無感應)、輕震(一般有感應)、強震(又分為無害強震、有害強震、破壞強震三種)、烈震(大毀壞性地震)、大災震(毀滅性地震)。

地震等級能量對比

下表列出的是不同級別的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的TNT當量:

芮氏規模 大致相應的TNT當量 實例

-1.5 6磅 手榴彈爆炸

1.0 30磅 建築爆破

1.5 320磅 二戰期間常規炸彈

2.0 1噸 二戰期間常規炸彈

2.5 4.6噸 二戰期間的"Cookie" 巨型炸彈

3.0 29噸 2003年大型燃料空氣炸彈(MOAB)

3.5 73噸 1957年前蘇聯車里雅賓斯克核事故

4.0 1千噸 小型核子彈

4.5 5.1千噸 常見的龍捲風

5.0 32千噸 投放在日本長崎的核子彈

5.5 80千噸 1992年美國內達華Little Skull Mtn.地震

6.0 10萬噸 1994年美國內達華Double Spring Flat地震

6.5 50萬噸 1994年Northridge地震

7.0 320萬噸 目前最大型的核子彈

7.5 1600萬噸 199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Landers地震

8.0 10億噸 190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地震

8.5 50億噸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耶穌受難日地震

9.0 320億噸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10.0 1萬億噸 美國加利福尼亞聖安德烈斯斷層擠壓地面(circling Earth)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