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地震為何震級各有說法?

據美國方面的觀測,此次發生在南亞次大陸的大地震,強度為芮氏7.6級。 “震級是反映地震釋放能量多少的一種度量,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 “對於大地震,一般來說距離震源較遠的地震台站得到的地震波的發育會更為健全,測得的地震強度(即震級)相對更精確。

當地時間8日上午8點50分(台北時間11點50分)發生在南亞地區的強烈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肖卡特•蘇丹9日凌晨說,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已有超過1.8萬人在地震中喪生,另有約4.1萬人受傷,然而對於震級的大小,說法卻不太一樣。
據美國方面的觀測,此次發生在南亞次大陸的大地震,強度為芮氏7.6級。
不過巴基斯坦氣象官員對美國人的觀測結果提出了異議。他們得出的數據表明地震的強度為芮氏7.5級。日本地震專家則測定地震強度為芮氏7.8級,印度得出的結果更讓人們吃驚,僅為芮氏6.8級,這其中巨大的差異讓人們迷惑不已,為何同一個地震卻有如此多不同的震級?
記者聯繫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東時,得知他已經作為赴巴基斯坦地震區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中的一員,正在趕往機場的路上。隨後記者聯繫了中國地震台網中心預報部副主任劉傑,他對震級的差異問題作出了詳細解讀。
“震級是反映地震釋放能量多少的一種度量,震級越高,釋放的能量也越多。一個6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核子彈所具有的能量。震級每相差1.0級,能量相差大約32倍。也就是說,日本測到的地震強度是印度的32倍。而事實上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這是肯定的,那么為什麼不同的國家得出的預測結果會不一樣呢?這是因為有兩個因素影響著震級的預測,一個是監測地震的台站分布情況,另一個是與震源的距離。”劉傑說。
“目前整個世界只有美國有全球檯網,其他國家只在本國建有台站,這次發生在南亞的地震,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國相對來說都是位於地震的一個側面,他們的台站也就只能從地震的一個側面來記錄地震的強度,而美國由於在全球都分布有台站,能圍繞著震源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測定,因而相對來說他的結果是比較科學的。”
“對於大地震,一般來說距離震源較遠的地震台站得到的地震波的發育會更為健全,測得的地震強度(即震級)相對更精確。而距離較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方面由於很多台站的地震監測儀器可能會出格,另一方面是由於地震波的發育不是很好,因此會影響測定的結果。一般來說,距離震源較近的地方台站預測的強度會相對小一些,這次印度的測定結果偏小就是這個原因。”
“一般說來,地震剛發生時,各國均採用自己的台網進行震級測定,由於上述局限,對震級的大小的說法都是比較混亂的。在美國的全球檯網的地震記錄資料出來之後,通過各種不斷修正,結果基本上就比較科學了。”劉傑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