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類
地震部門對地震的監測可歸納為四大學科、八大手段。
第一,叫測震學科,專門負責記錄地下大大小小破裂引起的震動。1000多年前東漢的大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就屬於這種儀器。當年在洛陽記錄到了當地人們並沒有察覺的遠在千里之遙的隴西大地震。現在的地震儀比過去完善多了,採用先進的電子反饋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形成一種叫“寬頻帶、大動態、高精度數位化地震儀”。這種地震儀可記錄小到1級以下的微震、大到8級以上的巨震,而且還可以給出完整的地震波形。目前,全球發生的大於7級、鄰國大於6級、國內大於5級、首都圈地區大於4級的地震,在發生以後15分鐘就可以準確地給出地震的震級、位置、時間和深度,為人們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爭取了時間。
第二,叫地震形變監測,專門負責監測地球上板塊的運動、斷層的移動,尤其是一些重點地震區地下應力應變的微小變化,都逃不過這種監測的“眼睛”。如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前,金縣水準測量站就發現地殼出現顯著性變化,為這次地震的成功預報立下大功。在大地形變監測中,中國採取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第三,叫地震地球物理場監測,專門負責監測地球的重力場、電場、磁場、應力場、溫度場等等變化。大家知道,地震發生在地殼內,但地震的能量是由地球岩石層的構造運動、地幔物質的遷移、地核高壓高溫物質的熱運動所提供的。在地震斷層發生錯動的前前後後,必然伴隨大量的這些物理場的劇烈變化。
第四,叫地震地下水體的監測,專門負責監測地下水的水位、水中氡、水中汞等放射性元素的變化。地球深部富含流體(以水為主體),對於地下的各種物理、化學變化和構造運動起很大作用。國外有不少地震的震前,發現水位有明顯的向震中趨近的變化,而且震中附近的氡含量等大幅度跳躍。
以上這四方面的監測,重點可分為微震、強震、地磁、地電、地形變、地應力、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學八種,成為中國當前監視地下變化進行地震預測的主要手段。
系統的網路結構
固定流動
用於長期監測某一特定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由若干個建立在固定地點的地震台和一個負責業務管理和資料處理職能的部門組成的地震台網稱為固定台網。
為了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的需要,或在某處發生強震後,為監視震區及鄰區的餘震活動情況,臨時架設了由若干個地震台和一個資料處理中心的地震台網。一旦已取得一批有用的記錄或餘震活動已趨於平靜就將台網撤離.這類台網稱為流動台網。
地震台網
用於監測全球地震活動性的地震台網,其尺度幾乎跨越全球。典型的是美國在60年代初建立的世界標準地震台網(WWSSN)。該台網由100餘個分布在全球的地震台和設在美國本土的業務管理部門組成。
在我國早已建成由24個基準地震台組成的國家級地震台網,其尺度跨越全國。用於監測全國的基本地震活動情況。
為了監測省內及鄰省交界地區的地震活動性,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均已建成由十餘個至數十個地震台組成的區域地震台網。跨度一般約為數百千米。
有些省內的地區或一些大型的工礦企業,如大型水電站,為了監測本地區的地震活動性,建成由幾個或十餘個地震台組成的地方地震台網,跨度一般約在十餘千米至幾十千米間。
處理中心
上述的全球的、國家的、區域的和地方的地震台網,在業務上對地震台作統一管理,處理地震台產出的地震數據和資料,其結果將遠比單台處理的精度高。因此這些台網都有一個起組網作用的管理和數據處理中心。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對各台進行業務指導、設備維修、技術管理;匯總、分析和處理各台郵寄來的數據和資料;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發行和交換處理後的地震目錄、地震觀測報告和各種印刷物,供地震學家們研究使用。例如,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所九室就是一個對全國基準地震台起組網作用的機構。在各省地震局或地方地震部門內也均設有類似職能的部門作組網工作。
遙測台網
近20餘年來,隨著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以及大震後快速回響等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對地震觀測工作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上述的那些由單台組成的台網,在某些方面已有所不足,故在許多國家中,使用近代多項高新技術的成果建立了許多不同尺度的遙測地震台網。這類台網將分散的各地震台上地震信號,使用各種數據傳輸方法實時傳輸至記錄處理中心。計算機組成的數據系統作快速的集中處理,並以電信號的形式存儲所有的地震信號和處理結果,供日後在處理用。因僅須傳輸地震信號,故地震台可做到無人值守。這就為地震台址的最佳選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計算機系統快速集中處理實時傳輸來的地震信號,可迅速獲得滿意的處理結果。為在短時期內掌握大地震前的前震活動情況、快速進行大地震各項參數的速報、快速決策抗震救災工作、餘震監測、震後趨勢判斷和強餘震預報等工作提供了基本數據和資料。我國自1966年邢台地震後,近30年來,已在全國建立了六個區域遙測地震台網和十餘個地方遙測地震台網。為我國的地震觀測、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遙網聯網
一些已建成的遙測台網,因尺度不大,對發生在網邊的地震,處理結果有時不十分理想。為此將在地域上靠近的多個遙測台網用各種數據傳輸手段聯網,相互交換地震信號或處理結果就可將發生在某台網網邊的地震變成聯網後組成的大台網內的地震。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震參數的測定精度。目前我國已建成將北京、天津、大同、太原、臨汾、邯鄲、鄭州、呼和浩特和嘉祥等九個遙測台網聯網組成一個華北地震台網聯網。其跨度約有1000餘千米。在西南,將成都和昆明及西昌遙測台網,用租用電話線路及無線電相互交換傳輸各自六個地震信號的方式聯網,建成了跨越約為2000千米的川滇遙測地震台網聯網。
地震台陣
在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些研究用地震方法偵察和爆炸的國家,在地震觀測中參用了當時地震勘探中已使用多年的測線法。建立了一些地震台陣來提高遠震的檢測和定位能力。
早期地震台陣中的地震計是按規則幾何圖形在空間布設的。當各點的干擾不相關的情況下,把每個地震計輸出的地震信號延時組合後,其輸出信號的信噪比可比單台輸出的高。假如有N個地震計,則組合後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比單台輸出可提高N1/2倍。在利用地震計在空間分布的坐標位置,可測定出地震波到來的方向即方位角,而後用走時曲線的慢度定出震中距。美國在小型試驗台陣運轉後所得到結果的基礎上於60年代在本土上蒙大拿州建立了一個由500餘個架在淺井內的地震計組成的大孔徑地震台陣Lasa台陣。運轉多年後取得了大量的觀測資料,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章和資料。但由於不能完全達到設計時的預期效果,而且常維護該台陣的費用卻相當巨大,因此在70年代後期,該台陣就開始縮小規模直至最後停止運轉。
隨著觀測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指出只要在地質構造均勻地區,不按規則幾何圖形布設的地震計輸出的遠震信號,在初動到達後一小段時間內其形態是大體相同時,這就為用台陣數據處理方法處理普通台網的輸出信號提供了基礎。瑞典地震學家巴特利用現成的瑞典地震台網(其尺度比美國的大孔徑地震台陣約大10倍)的信號延時組合後,使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比單台信號提高了二倍。從而改善了遠震P波到時讀數的準確度,比較可靠地對P波初動方向識別,震源方向的測定精度也有所提高。
方法手段
地震前兆是與地震孕育和發生相關聯的異常現象。由於地震的孕育和發生是很複雜的自然現象,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將出現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大地測量學、地球化學乃至生物學、氣象學等多學科領域中的各種異常現象。
經過系統的清理和研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來,我國已在70多次中強以上地震前記錄到1000多條前兆異常。這些異常可歸為十大類,即地震學、地殼形變、重力地磁、地電、水文地球化學、地下流體(水、汽、氣、油)動態、應力應變、氣象異常以及巨觀前兆現象。每一類前兆又包含多種監測手段和異常分析項目。如地殼形變包含有大面積水準測量、斷層位移測量、海平面觀測、湖面觀測、地面傾斜觀測等手段。地震學前兆分析項目是各大類前兆中最豐富的,包括地震活動分布的條帶、空區集中、地震頻度、能量、應變、b值、震群、前震、地震波速、波形、應力降等三十多種異常分析項目。巨觀異常項目亦是豐富多彩,如地聲、地光、光球、噴水、噴油、噴氣、地氣味、地氣霧,井水翻花、冒泡、突升、突降、變色、變味、井孔變形、各種動物行為的反常現象等等。
總之,由於地震孕育和發生的複雜性,決定了地震前兆具有豐富,多樣和綜合的特點。歸納起來,前兆現象可分為十大類,其中包含異常分析項目和觀測手段可達近百項。
我國電磁波異常的觀測與研究
國內外多次大震發生前,均在震中及其鄰區發現過大量與電磁波有關的異常現象。1966年邢台地震後,我國即開始了地震電磁波異常現象的研究;1976年唐山地震後,更是有組織地開展了系統觀測和研究。80年代,我國已有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震前電磁波的觀測與研究。電磁波觀測儀資料分析在這方面,已經或將要進行的研究課題十分廣泛,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果。例如,對震前電磁波異常進行了分類,指出存在兩種不同起因的電磁波異常。一類是在孕育過程中,由震源體產生的某種電磁輻射,稱之為輻射異常;另一類是由於震源體及其鄰區介質物理性質的變化,導致該區電磁波傳播特性的變化引起的電磁波異常,稱之為傳播異常。前者可能發生在孕育直到發震的整個過程中,壓電效應、動電效應、熱電效應等均能導致岩石在微破裂時產生電荷的積累與釋放,從而使震源區輻射出頻譜很寬的電磁波。
我國地震監測能力
我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由建國初期的科學行為,逐步向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數位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30年前國家地震局成立初期,我國的地震監測能力還很有限,到1966年邢台地震時,我國僅有24個測震台組成全國地震基本台網,8個地磁台組成全國地磁基本台網。30年後的今天,中國地震局在全國建立了415個專業地震台站、20餘個包含近300個站(點)的遙測地震台網、560餘個地方、企業觀測站(點),1200餘部短波、超短波電台組成的地震數據信息通信網路。按觀測類別分,專業台站(點)中:測震有近600個站(點)800套儀器,強震觀測台(點)240個,形變有160個站(點)297套儀器,電磁有近150餘個站(點)280餘套儀器,地下流體有近110個站(點)200套儀器;地方、企業台站(點)中:測震有近220個站(點)250餘套儀器,形變有60餘個站(點)65套儀器,電磁有120餘個站(點)125套儀器,地下流體有300餘個站(點)313套儀器。直到70年代末,我國的地震監測能力在部分重點危險區基本達到監測6級以上地震的能力。目前我國地震監測台網具有監測ML≥2.5級地震能力的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2略強,1/4左右的面積具有監測ML≥3.0級地震的能力,另有近1/4的面積(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具有監測ML≥4.0-5.0級以上震級地震的能力。全國的監控能力可達ML≥4.0級地震,東部重要省會城市及其附近具有監測ML≥1.5-2.0級地震的能力,首都圈地區具有監測ML≥1.0-1.5級地震的能力。
監測事例
11月22日16時55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境內發生6.3級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我國立即啟動應急回響機制,緊急安排多顆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對地震災區進行連續多次監測。
截至11月24日,已通過衛星數據應急共享通道提供地震災區震前和震後衛星影像總計16景。其中,震前影像10景,分別是高分一號影像4景、資源三號影像2景、資源一號02C星影像2景,實踐九號A星影像2景;震後影像6景,分別是資源一號02C影像2景、高分一號影像4景。目前,這些數據已第一時間分發給中國地震局、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國土資源部以及四川省當地相關部門。未來一段時間,服務地震災害的監測衛星將持續對災區進行觀測,並及時向相關部門提供所獲取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