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戈
中央電視台專職財經評論員,資深記者,財經作家。曾擔任央視財經頻道《對話》《中國財經報導》等欄目主編;《CCTV中國經濟年度報告》《品牌中國》《CCTV中國最佳僱主調查》等特別節目總導演;“3·15晚會”總撰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企業傳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編輯推薦:
1. 首次以美國多任總統的執政理念為主線,梳理了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變革節點
2. 從“大蕭條”到新經濟,回顧決定美國命運的兩大重要時期和十大生死抉擇,審視美國如何走出經濟低迷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3. 徐小平馬光遠向松祚何帆羅振宇吳伯凡聯袂推薦
4. 摒棄沉重刻板、過於嚴肅的寫作方式,以故事帶動邏輯,層層深入,一本讓人讀得下去、讀得暢快的經濟讀物
5. 從全球視野觀察大國崛起的歷史與邏輯,讀不懂美國就看不透中國,在關鍵時刻如何正確決策在於看待世界的方式與清醒思考的能力
內容簡介:
南北戰爭結束以來,好運一直眷顧美國——工業化高歌猛進、股市蒸蒸日上、房地產一片繁榮、國力不斷增強,絕大多數美國人儼然已經把生產持續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生活越來越好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新常態。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迎來了“柯立芝繁榮”。但胡佛“粗獷樸實的個人主義”卻將美國帶入長達十年的“大蕭條”。胡佛做錯了什麼?接任的羅斯福又做對了什麼?
時光彌合了美國第一次轉型之痛。進入20世紀70年代,尼克森終結了金本位制度,卡特的能源政策遭遇失敗,美國進入了滯脹時期。這一刻,“里根經濟學”能否如“羅斯福新政”般力挽狂瀾,拯救再次陷入經濟泥沼的美國?20世紀90年代,面對2 900億美元的預算赤字,柯林頓如何神奇逆轉,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本書以近百年來美國多任總統的執政理念為主線,梳理了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變革節點,回顧了美國社會與企業在“大蕭條”與“經濟滯脹”兩大重要時期的轉型策略。與此同時,對照中國當前現狀,作者拋磚引玉,探討國家如何進行頂層設計,以化解各個領域的積弊;企業如何轉型,以擺脫價值鏈低端位置、塑造領先優勢;個人如何自我蛻變,以避免在結構性調整時被時代淘汰。
書評及媒體推薦:
通過對美國政治、經濟、金融政策的深入解讀,對照中國當前遇到的困境,本書回顧了美國在歷史兩大重要節點的轉型策略,分析了中國解決相似問題的對策及思路,引導讀者看透歷史迷霧,把握今日與未來。
——徐小平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
人類經濟體系是一個動態演化體系。動態演化體系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突變,即體系內在結構會發生革命性變革。經濟體系的結構轉型就是一種突變,它意味著經濟內部的產業結構、增長動力、財富分配、社會階層等等都會隨之發生重大變革。經濟體系的結構轉型或突變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內在規律。如果我們主動適應內在規律,努力調整政策促進轉型,就能夠順利推進經濟轉型。否則就只會阻礙經濟轉型,喪失轉型的最佳機遇,導致經濟長期停滯或衰退。各國經濟轉型既有普遍規律,又有特殊經驗,我們應該認真研究,有選擇性地借鑑運用。因此,我向大家推薦劉戈的新著。劉戈先生詳細梳理了20世紀美國經濟兩次重大轉型的歷史經驗,並總結出一些普遍的規律性的結論,對於研究當下中國經濟轉型的朋友,很有借鑑價值。
——向松祚著名總量經濟學家,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本書講述了美國經濟的歷史巨變。我們既能品味出一位記者對新聞的敏感、一位學者對事實的深究,亦能體會到一位感時憂國者的情懷。
——何帆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目錄:(完整版)
序言 借鑑美國崛起之路 //V
前言 從美國看中國 //IX
上篇 “大蕭條”與大轉折
南北戰爭結束以來,好運一直眷顧美國——工業化高歌猛進、股
市蒸蒸日上、房地產一片繁榮、國力不斷增強,絕大多數美國人儼然
已經把生產持續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生活越來越好當成一種理所當
然的新常態。
當歐洲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遍體鱗傷之時,美國經濟正如火如荼,
迎來了“柯立芝繁榮”。沒有人料到,一場股災,會把美國帶入一個
前所未有的悲慘境地。胡佛做錯了什麼?羅斯福新政如何引領美國
實現大轉折?讓我們將目光從20 世紀的美國移到21 世紀的中國,
一睹中國股市的震盪對企業和個人的影響,以及美國走過的歷程給中
國的有益參考。
第一章 股災帶來“大蕭條” //003
第二章 胡佛做錯了什麼? //023
第三章 羅斯福做對了什麼? //033
第四章 在危機中尋找生機 //071
第五章 中國2015 與美國1929 //081
第六章 “大蕭條”會降臨中國嗎? //091
第七章 中國會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123
下篇 轉型與創新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經濟一度陷入滯脹,經過里根政府的結構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於1983 年迎來經濟成長高峰,歷時13 年的經濟滯脹宣告結束。90 年代,柯林頓上台後,消除了預算赤字,並極大發揮美聯儲的作用。美聯儲新掌門人格林斯潘繼承了保羅·沃爾克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實現了經濟長期的繁榮與增長。
里根經濟學、柯林頓在新時期採取的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政策,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及企業發展提供了哪些借鑑?現在的中國與當時的美國有何不同?通過深入對比與分析,探討中國企業在當今創新與變革大潮下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可行路徑。
第八章 滯脹:從尼克森到卡特 //145
第九章 供給側改革與里根經濟學 //163
第十章 監管:從沃爾克到格林斯潘 //181
第十一章 反壟斷:鬥爭中演進 //193
第十二章 法律的博弈 //211
第十三章 柯林頓振興新經濟 //231
第十四章 中國企業轉型進行時 //247
後記 //267
附錄 20 世紀曆任美國總統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