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是隋唐時期詩人王績的詩作。全詩以思故園、問故園、意欲回歸故園列句成章,脈純利潤清晰、篇法圓緊。

作品信息

【名稱】《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年代】
【作者】王績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
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
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台。
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柳行疏密布,茅齋寬窄裁。
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
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後開。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
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菜。

作品鑑賞

王績由隋入唐,大業(605-618)間舉孝廉高第,授秘書正字。武德(618-626)初,待詔門下省,百無聊賴,或問:“待詔何樂?”他說:“俸祿太少,又很寂寞,但日有美酒三千,還是可以留戀的。”這種孤寂苦悶,無所事事的生活環境,常常引發詩人的思鄉之情。這樣,一旦遇上可以訴說衷腸的鄉人,那久已蓄積的感情,就猶如開閘的蓄水,一發而不可收,要得到盡情的宣洩。這首詩就是詩人旅居京華,待詔門下省時,遇鄉人朱仲晦所作(《全唐詩》卷三十八載朱仲晦《答王無功問故園》詩)。
詩寫得頗有意境,一開頭它就把讀者帶到詩人寓居的他鄉京城裡。這兒房屋鱗次櫛比,車水馬龍,以致詩人在外旅居多年,到老了仍沒有想回故鄉,然而“樂不思蜀”只是表面的意思,繼續讀下去就可以發現“故鄉”始終魂牽夢繞在詩人心中。詩人忽然在自己門前遇到了多年不見的故鄉人,久別重逢,彼此都激動得流下了眼淚,情不自禁地緊握著對方的手。接著客人被熱情地請進了屋子,賢淑的主婦迅速準備好了洗塵的酒肴。座中,主客相談十分親熱融洽。主人一個勁地詢問著故鄉的事。他首先問起親朋好友,連他們的孩子都仔仔細細地詢問到了。接下去,到詩人開始詢問自己的宗族的近況。王績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他的二哥是《古鏡記》的作者,此外還有弟兄四人。王通死於大業年末,他的兒子王福畤(王勃之父)、王福郊以及其他子侄在王績作這首詩時,大都在故鄉,因此王詩說“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台”。
接著,詩人一連提了許多問題,問到舊居、栽樹、建房、種竹、植梅、渠水、石苔、園果、林花等等。而這一連串的提問,在表現了詩人關心故鄉親人的的迫切心情的同時,在人們的眼前呈現出一幅幅自然風景和社會生活圖畫。最後,詩人以叮囑故人回答不要有顧慮和表示自己將告老回鄉作結,娓娓動聽,餘韻無窮。王績受老莊思想影響較深,他的不少詩作儘管流露出對封建禮教羈束的不滿,但也往往表現出遺世獨立、消極隱遁的思想。讀罷這首詩,使人感到王績一生雖有逃避醉鄉的一面,但他又並非真如他所說的“長昏飲”,而是也有清醒和熱愛生活的一面的。
這首詩在藝術上很有特色,提問用於詩文中的很多,諸子散文、史傳文學以及詩歌都有,如《天問》一口氣提了一百幾十個問題,《詩經》的《行露》十五句中連用九個問句,根據詩歌內容的需要,恰當地使用問答的形式,可以使作品顯得不板滯。
王績這首詩大約曾受此前樂府詩《門有萬里客》(曹植)、《門有車馬客行》(陸機)的啟迪。曹、陸這些詩“皆言問訊其客,或得故舊鄉里,或駕自京師,備述市朝遷謝,親友凋喪之意也”(《樂府解題》,府詩集》卷四十引)。但王詩和它們在主題、形式上又大不相同,這就充分表現了詩人的獨創性。
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詩,以往讀者總以為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其實它還有疑義要“相與析”。譬如王績是生活在隋唐之際的人,他在兩朝都做過官,而隋文帝都京師(長安),隋煬帝都東京(洛陽),唐朝又定都長安,那么,詩題所說“在京”,是哪個京呢?又如王績的籍貫, 《唐詩紀事》說他是“絳州”人;新、舊《唐書》本傳說他是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東皋子集》又說他是“太原祁(在今山西省)人”;《全唐詩》卷三十八所載“王績鄉人”朱仲晦《答王無功問故園》說“我自銅州來”,又容易使人以為他是“銅州”(唐屬渤海政權,其州在今鏡泊湖以南地區)人,那么,他的“故鄉”究在何處呢?還有這“朱仲晦”在較早的記載唐代詩人的文獻中均無記錄,他究竟是不是“唐”人,是不是王績的“鄉人”呢?假如不弄清王績的生平事跡,此詩的寫作年代,就無法去回答它們,也不能說已全讀懂了這首詩。
王績一家的籍貫是有變化的,據他的《游北山賦序》、呂才《東皋子集序》和杜淹《文中子世家》的記載,他家在漢代定居於祁,西晉末永嘉之亂,遷徙南方,北魏太和時再遷龍門,至王績時已居住五代,所以他應為唐絳州龍門縣人。《清一統志》對河津東皋村的方位有具體介紹,應當說王績所思的故園正在這裡,而不是別的地方,更不會是榆關之外的“銅州”,所謂“朱仲晦”是王績的“鄉人”,完全出於誤會,因為他就是宋人朱熹,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第一首詩就是《答王無功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
至於王績“在京”的問題,關係到此詩寫作時間和背景。王績一生在隋在唐入“京”都不止一次。王績生於公元585年(隋文帝開皇五年),十二歲時曾在京師見楊素薛道衡。隋煬帝大業中,他三十歲左右曾赴東都應舉、任官。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底或翌年初,王績三十七八歲,友人薛收曾到龍門訪問他,促其出山,不久,他就應召入長安,待詔門下省。公元624年(武德七年),薛收卒。公元627年(貞觀元年),王績四十三歲,他的兄長王凝以監察御史身份彈劾大臣侯君集,涉及太尉長孫無忌,王氏兄弟受到壓抑,王績以“腳疾”罷歸。呂才《東皋子集序》說他“貞觀中以家貧赴選”,歲余又“掛冠歸田”。《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寫於這兩次歸田之前,而以公元627年(貞觀元年)的可能性最大。那時他離家多年,人已四十出頭,雖非老人,卻容易產生歲月催人老的感慨,所以詩中說“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從這段歷史,可以看出王績的歸隱並非故意與新興王朝不合作。
聞一多先生在論及唐初半個世紀詩歌的情況時說過,“這五十年,說是唐的頭,倒不如說是六朝的尾”(《唐詩雜論·類書與詩》)。正因為那時大多數詩人都致力於綺靡的詩歌創作,王績等少數詩人的清新質樸的作品就更顯得可貴了。
劉禹錫曾稱讚王績“以有道顯於國初”,“文章高逸,傳乎人間”(《王質神道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東皋子集》在論王績詩時又把它和盛唐詩歌聯繫起來:“其詩唯《野望》一首為世傳誦,然如《石竹詠》,意境高古,《薛記室收過莊見尋》詩二十四韻,氣格遒健,皆能滌初唐俳偶板滯之習,置之開元、天寶間,弗能別也。”的確,盛唐時代的一些寫田園生活、寫朋友親人真摯情誼的名篇都能見出王績文風的影子。讀這首《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時,讀者很自然地會想到王維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

題解

這首五言古詩繼承了古樂府的傳統,質而不俚,淺而能深,很能代表王績簡古渾樸、流暢自然的詩風。尤其是連用十二個問句,而不作答,極寫故園情思。構思之奇,出人意表,即使是在整個唐代,也幾乎獨樹一幟。

作者簡介

王績
(585—644)唐代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煬帝時,舉孝悌廉潔,授秘書省正字,六合縣丞,因嗜酒被劾而還鄉隱居。唐初,以原官待詔門下省,侍中陳叔達聞其嗜酒,特準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東皋而終。工詩善文,作品多以田園、隱逸生活為題材,常以阮籍、陶潛自況。詩風樸素自然,洗盡六朝鉛華,為初唐詩壇帶來生氣,且對五律的成熟,有所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