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土體破壞
英文:soil mass failure
釋文:土體破壞是指土體在力的作用下,導致整體性的破壞。它取決於力的等級和土體強度。強度是指土體破壞前能承受的最大剪應力。當土體出現破裂面時,不能承受更大的附加應力,取此時的最大剪應力值為土體的破壞強度(或稱峰值強度)。隨著應變進一步增大,應力逐漸下降,最後達到的穩定值稱為土的殘餘強度(或稱終值強度)。當土體產生塑性破壞時,應變隨應力增大達到最大值,此後應變繼續增大而應力幾乎不變,這類破壞沒有明顯破裂面,取其最大應力值為土的破壞強度。有些土(如軟土)也可能得不出明顯的應力最大值,應變隨應力仍繼續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根據具體工程的容許變形值獲取相應於某一定應變(如取15%)的應力值作為破壞強度。
相關詞條
-
土體水分蒸發
土體水分蒸發是土體-大氣物質和能量交換的主要過程之一,也是地表熱量與水分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自然界的土體而言,蒸發的驅動力來自氣候作用,尤其是乾旱氣...
釋義 土體水分蒸發量確定方法 土體水分蒸發試驗方法 土體水分蒸發過程 -
土體穩定性
土體的一部分抵抗另一部分在自重和外載荷作用下沿著潛在滑裂面發生剪下破壞的安全程度。
簡介 土坡穩定性 土坡穩定分析 地基承載力 擋土結構穩定性 -
土體液化
土體液化現象是指地震引起的振動使飽和砂土或粉土趨於密實,導致孔隙水壓力急劇增加。在地震作用的短暫時間內,這種急劇上升的孔隙水壓力來不及消散,使有效應力減...
意義 液化與部分液化 初始液化 分類 影響因素 -
土體有效應力
當土體承受力系時,作用於任意平面上的總應力等於土顆粒骨架之間的有效應力與土體孔隙中流體所承受的孔隙壓力之和。 由於孔隙壓力各向同性,它並不會引起土體的變...
-
土體的壓縮和變形
土的壓縮變形 粘性土在不變的剪應力下,應變隨時間而增長的現象,稱為土的蠕變,也稱徐變。 土體的壓縮和變形
土體的壓縮和變形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滲透破壞
滲透破壞是指土工建築物及地基由於滲流而出現的變形或破壞。滲透破壞的類型主要有流土、管涌、接觸流土和接觸沖刷四種。對單一土層主要發生流土和管涌破壞,而接觸...
簡述 影響因素 類型 防治 -
土體微細結構理論與試驗
土體微細結構圖像的處理方法 黏性土微細結構的特徵 黏性土的微細結構變化試驗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破壞情形
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破壞情形是指由於天然或人為等各種原因造成的土基層破壞現象的一種統稱。
分類 -
土體極限分析理論與套用
平面計算模式的極限荷載 平面計算模式的極限荷載 平面計算模式的極限荷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