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宗教

土家族宗教

土家族宗教,中國土家族固有的宗教。該族約283萬人(1982),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接壤的武陵山支脈與清江,酉水、澧水與烏江的部分支流縈繞的溪峒地區。道教、佛教傳入甚早,18世紀下半葉,又有天主教、新教的傳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存。

土家族宗教

正文

 神靈崇拜 相信世上萬事萬物都有神靈主宰,崇拜眾多的神靈。
①獵神。土家先民善射,秋冬出獵或春間圍獵,稱為“趕仗”。出獵與狩獵歸來均要祭祀獵神。湖南龍山、永順、桑植等地稱獵神為梅山娘娘、梅山土地或雲霄娘娘。龍山土家在農曆除夕以豬頭、豬腳、粑粑以及新衣鞋、綢緞獻祭獵神。平時趕仗,獵手在半夜要先拜梅山娘娘神位。拜時必須穿著整齊,不得袒胸露體,以示對女神的尊敬。獵畢歸來,必須將獲得野物獻祭,然後才能分配和食用。湖北長陽、五峰等地土家族在趕仗之前,要祭獵神張五郎。相傳張五郎在狩獵時,為救同伴,掉下懸岩,倒立而死,後被奉為獵神。拜張五郎稱為“開山”,出門時,須將神案上的張五郎像倒懸,方能進山。歸來,再將其復原豎正,並用獸頭祭祀,作為酬謝。
②土地神。湘、鄂、川、黔接壤地區的土家村寨,到處有土地廟。土地神被認為各有所司,而有不同的名稱:山神土地管坡上五穀;家先土地管飼養家禽家畜等家庭副業;梅山土地管打獵和不讓野獸進屋為害;此外還有冷壇土地、當坊土地等。過年要以豬蹄獻祭,農曆二月初二日,有的殺雞獻酒祭祀土地神生日。姓冉的人家,還帶炊具、餐具、食物去土地廟舉炊祀奉。其他各姓氏在家祭祀後聚餐。
③阿密媽媽。湘西北土家的婦女多信仰"阿密媽媽",或稱“阿麻帕帕”、“巴山婆婆”,被奉為主管小孩成長的女神。阿密媽媽的來歷,民間有不同傳說:一說她是土司王家裡的奶媽,死後,土司王就封她為看守小孩的神;一說她是龍王天子原配,因被遺棄被迫替人撫養小孩,有她在的地方,小孩就長得健壯等。土家族生了小孩,要用紙剪一張打傘的菩薩像,貼在碗櫃或灶壁上,作為阿密媽媽到家的標誌。每逢過年過節,初一、十五,主婦都要敬拜,祈求保祐小孩平安成長。
④四官神。亦稱仕官神。土家族認為他是使人致富或專管六畜的神。神位多設在堂屋左邊的大門背後或屋角。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大節都得祭祀,以除夕祭最隆重。祭時要口念:“仕官大神,把門將軍,誠心敬奉,保祐我們,行東利東,行西利西,四方招財,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水草長青,養個雞婆(母雞)象草墩,養個雞公(公雞)八九斤,養個豬三百斤,種起穀子象牛尾,種起玉米象棒槌。”有的在除夕燒子時香時,扎六個紙人放在凳子上,點燃紙人以占卜六畜是否興旺;如果紙人燒完仍不倒下,則為大吉大利。平時如有人生病或走失豬牛,也要祭四官神,以求病人康復或牲畜還家。
土王崇拜 土家族地區,歷史上長期遭受土官土司制度統治。他們相信土王或土主死後為神,仍然同在世時一樣管理土家臣民,必須敬拜,祈求庇護。湖南永順、龍山、湖北來鳳、宣恩和四川秀山等地,有的設有土王廟或土主廟,有的把土王像設在“擺手堂”(有的又稱土王祠)。湘西土家族的土主廟供奉紅臉神彭士愁、白臉神向老官人和黑臉神田好漢。在土官土司統治時期,土家族中的彭、田、向三大姓認為土王廟就是家廟,對其他姓氏而言,則為族廟。有的在堂屋正中設壇祭土王,自己祖宗只能供於屋角門後,甚至只供土王神壇。每逢過年過節,都祭祀土主、土王。正月初一至十五舉行的“擺手”祭,最為隆重。湖北除來鳳、鹹豐、宣恩、鶴峰有擺手堂或土王祠外,在恩施、利川等地還立有“三撫官”,多奉祀覃、田、向三姓土司土王。宣恩城南的高羅崗還建有田太翁祠,奉祀高羅土司屬下的田太翁峒長。清代實行“改土歸流”以後,土家族地區的封建土司土官勢力衰落,廣大土家族地區修宗祠、供家先進行祖先崇拜的逐漸增多。(見彩圖)
土家族宗教土家族宗教
土家族宗教土家族宗教
巫師和巫術 土家語稱巫師為“梯瑪”,漢語稱“土老師”、“土司子”(或作土師子)。清代實行改土歸流前,土老師依附於土官土司制度,權力頗大,舉凡土家村寨的祭祀、祈年、許願、還願、婚喪、生育、占卜問事,驅鬼除病無所不管。土老師一般多不事勞動生產;可以婚娶,其職世襲。過年時,殺豬的人家,必須送肉兩斤,秋後交納穀子五斤,作為巫師的固定收入。平時為人行巫,所得報酬也較豐厚。
小孩生病,家長往往去請巫師占卜,並許願作保。巫師在還願敬神時,先掛好“白帝天王神像圖”,殺牛一頭作祭品,巫師作法祈禱,歷時一天一夜,也有多至三天三夜的。儀式完畢後,巫師得一牛頭和兩隻牛腿以及牛肉若干。凡求子嗣的,在秋後請巫師在屋外草坪上搭台求神送子。
鄂西、湘西土家族每逢老年人死亡,多請巫師歌喪或念經。發喪時,巫師裝扮成死者,若死者為男性,巫師身上掛柴刀、菸袋;死者為女性,則身背鋪蓋,掛上鞋子。喪家親屬須圍著他哭泣,並拖著不讓他走,表示祈求死者復生。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