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坎鎮

土坎鎮位於重慶武隆縣縣城西北方,距縣城僅8公里。全鎮面積41.3平方公里,轄5個村1個居委會。人口總數10482人。有武豐公路、渝懷鐵路、烏江黃金水線穿越其境,距鎮政府100米處設有貨運站。

基本信息

坎鎮位於重慶武隆縣縣城西北方,距縣城僅8公里。全鎮面積41.3平方公里,轄5個村1個居委會。人口總數10482人。有武豐公路、渝懷鐵路、烏江黃金水線穿越其境,距鎮政府100米處設有貨運站。

歷史沿革

“土坎”,是指現南起簡家壩,北至菜壩,西臨烏江,東止現武豐公路邊這塊長約1000米,寬近200米的平壩之地。因其地形西臨烏江水面有高約30餘米的土埂,且該片土地肥沃,深厚數丈無石頭,而被古代文翁取名曰“土坎”。相傳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究屬何時何人予其名,無從可考。但唐武德二年(619)置武龍縣後最早設縣址於土坎鎮造紙廠南100米處,確有史可考。歷史上的土坎十分落後,人口稀少。至清光緒年間,仍實行千戶長管理制度。到民國初年(1911)建制設鄉,土坎仍歸躍德鄉(今羊角鎮)管理,直到1918年時才從躍德鄉析出為土坎鄉,時設鄉長,團練各一人。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7年仍稱土坎鄉,轄現關灘、新坪、桐壩、五龍、朱家、建設6個村。1958年起稱土坎人民公社,所轄地域未變。1964年起,清水公社併入土坎,共轄13個村。1972年清水片析出另成立清水公社,土坎公社轄6個大隊,1986年為羊角區轄鄉,轄朱家、關灘、桐壩、新坪、五龍、建設6個村41個村民組,1992年9月將清水、碑埡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劃入時轄18個村,120個村民組。1993年4月屬巷口羊角片區,年底屬羊角片區。1995年10月土坎改鄉設鎮,建立土坎居民委員會。並析出原碑埡鄉後,轄土坎居委會和關灘、桐壩、新坪、五龍、建設、朱家、清水、雙龍、松樹、柏林、和順、四合12個村77個村民組。2000年朱家村析出歸碑埡鄉,2002年和順、四合析出歸仙女鎮後,至今只轄9個村,1個居委會,2003年建制調整後全鎮設5個村1個居委會。轄地面積41.2平方公里。

地理地貌

全鎮主要為東高西低的坡形地勢走向,海拔高度在200-1400米之間不等,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立體氣候明顯。

特色產業

1、“二仙牌”木質中國象棋,其料選用武陵山特有木材精製,其特點:光滑、堅韌、色澤鮮艷、擲子有聲,永不破裂、變形。享譽國內外。
2、土坎苕粉,選用本地產優質紅薯,經刮皮、粉碎、過濾提煉後,人工製成,其特點:晶亮透明、久煮不爛。

旅遊資源

1、景點
(1)瀑頭觀峻(武隆八景之一)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涪州志》卷一載,一說武隆司西南十里,有幞頭山,方巔圓麓,矗立在江岸,幞頭山即今土坎鎮朱家嘴渡口對岸上側一岩壁,高約300米,頂部形狀如古代男子包頭的軟巾,故稱幞頭觀峻,一說“幞頭”為瀑頭亦指此景。
(2)響水臨江,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涪州志》卷載,武隆司西側(今土坎造紙廠)有清水溪,源出仙女山麓,注入烏江溪水居高臨下,落差大,淙淙有聲,如樂章演奏,非常悅耳,下游一帶地勢平緩,更是一溪春水潺潺。
(3)層嚴兩榜:《涪州志》說武隆司東南有桂榜山,即今土坎新坪村與巷口鎮白楊之間的鸚鵡山。這裡層岩兩壁,高約百丈,長三里許,兩端突起,中間低下凹形,狀似古代科考所掛的兩幅金榜。
(4)和尚崖風景區,和尚崖風景區地處清水村,位於仙女山南麓,和尚崖是一座連綿三公里多的崖峰,正面是刀劈斧削般的懸崖峭壁,岸峰中部寬約200餘米,離下面平地高近500米的部份,無論遠看、近看、正看、側看、酷似一尊肚凸腰圓,體態豐盈,笑容可掬的大和尚。早年間山崖半腰曾建廟宇,有道行高深的僧人在此主持法事,和尚崖兩側有無數奇異的石柱、石台。崖脊後是一條長約二公里的山谷長廊,谷中有天然的高山湖泊。和尚崖的頂峰,名雨台山,名為山、實為畝許見方的平地,平地中央有兩塊求雨碑,一塊為鹹豐元年六月六日所立,一塊為光緒元年六月六日所立。兩碑上“祈雨……”字樣至今依稀可辯。距和尚崖左千餘米處,右三千餘米處,各有一狀如香爐的山峰,每逢雨後煙霧繚繞,有如燃燒的香菸冉冉而升,古有“和尚對香爐”武隆八景之一的傳說。
2、人文景觀
(1)“澎湃飛雷”石刻,土坎鎮關灘村處的烏江關灘,古為烏江險灘之一,河中亂石橫陳,江水吼聲如雷,似千軍萬馬過關。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慶知府陳邦器路過,嘆其險峻奇觀,遂題“澎湃飛雷”4字,鐫刻大石上,陽刻,字高0.43米,寬0.35米,總長2米,寬0.56米,有較高觀賞價值。
(2)縣城遺址,在土坎鎮縣造紙廠南100米處,唐武德二年(619)置武龍縣後設縣址於此,該址南臨烏江,北倚太太堡,分東西兩部份,明朝修石拱橋一座,作東西城區通道。東城長600米,寬200米,建下街、后街、枇杷街,西城長400米,寬100米,修築有鐵爐街,總面積2.5萬平方米,現存橋柱基,井台,獅1對,石碑3塊,先後在城址四周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土坑墓,漢墓和文物。

土坎鎮位於武隆縣中部,距縣城8千米。東臨巷口鎮,南接烏江,西連羊角鎮,北靠仙女山鎮。面積41.3平方千米,人口10811人(2007年底),其中農業人口8949人、非農人口1593人。轄土坎社區,關灘、新坪、五龍、松樹、清水5個行政村,3個居民小組、35個村民小組。海拔高度在180—1400米之間,渝懷鐵路、319(川湘)國道、烏江黃金水線貫境。景點有和尚崖風景區、“瀑頭觀峻”、“響水臨江”、“層嚴兩榜”等。
[代碼]500232110:~001土坎社區 ~200關灘村 ~201新坪村 ~202五龍村 ~203松樹村 ~204清水村
[沿革]“土坎”,是指現南起簡家壩,北至菜壩,西臨烏江,東止現在武豐公路邊這塊長約1000米,寬近200米的平壩之地。因其地形西臨烏江水面有高約30餘米的土埂,且該片土地肥沃,深厚數丈無石頭,而被古代文人取名“土坎”。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武龍縣後最早設縣址於土坎造紙廠南100米處,並有東城長600米,寬200米,建下街、后街、枇杷街,西城長400米,寬100米,總面積2.5萬平方米。1911年屬躍德鄉(今羊角鎮),1918年從躍德鄉析出設立土坎鄉。1958年改公社。1964年,清水公社併入土坎公社,共轄13個村。1972年清水片析出恢復清水公社,土坎公社轄6個大隊。
1983年復鄉,屬羊角區。1986年轄朱家、關灘、桐壩、新坪、五龍、建設6個村,41個村民組。1992年9月將清水、碑埡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劃入,時轄18個村,120個村民組。1993年4月屬巷口羊角片區,年底屬羊角片區。1995年10月土坎改鄉設鎮,建立土坎居委會,同時析出原碑埡鄉後,轄土坎居委會和關灘、桐壩、新坪、五龍、建設、朱家、清水、雙龍、松樹、柏林、和順、四合12個村,77個村民組。
1997年,面積54.7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關灘、桐壩、新坪、五龍、建設、朱家嘴、清水、雙龍、和順、四合、柏林、松樹12個行政村和土坎1個居委會。1998年(2000年正式實施?),將土坎鎮朱家嘴村(2.5平方千米,409人)劃歸碑埡鄉管轄。2002年,將土坎鎮的四合村、和順村劃歸新設立的仙女山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