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30日 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 |
1950年6月30日,毛澤東頒布命令,公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土地法規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闢道路”。 中共中央決定從今年冬開始,分期分批地在擁有3.1億人口的新解放區全面實行土改。其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農僱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制度,發展農業生產。其過程一般為發動民眾、劃分成分、沒收和分配土地、總結複查等幾個階段。各地政府要派出大批土改工作團、深入民眾,領導土改。至1952年底,土改工作基本完成。 附:當時的農村階級劃分表 階級名稱 劃分準則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勞動,或只做些附帶的勞動,而靠剝削農民為生的人。 富農 一般占有土地,有比較優裕的生產工具和資本,自己參加勞動,但經常依靠剝削為其生活來源的一部或大部分。 中農 占有土地,擁有相當的生產工具,生活依靠自己的勞動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不剝削別人,也不出賣勞動力的農民。 僱農 靠出賣勞動力為其生活主要來源的農業勞動者。一般沒有土地和生產工具,或只有較少的土地和生產工具。 貧農 農村中的佃農。占有不完全的生產工具,沒有土地或土地不足,一般都是租人土地耕種,或出賣一部分勞動力,受地主富農的剝削。 |
相關詞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為了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闢道路而制定的...
基本信息 內容 歷史意義 關於土地改革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廣大的新解放地區進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法律。它由中共中央草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
簡介 內容 -
土地確權
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土地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範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係和他項權利...
含義 征地制度 確權政策 若干規定 確權機關 -
土地集體所有制
土地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公有制。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先後通過開展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運動,廢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詞目釋義 土地所有制形式 土地的集體所有制形成三階段 -
《土地法》
於1950年6月30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11月,政務院公布了《城市郊區土地改革條列》和《土地改革中對華僑土地財產的處理...,公布施行。[2] 內容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
概況 歷史 調整對象 修訂 內容 -
土地所有權
依據一九五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及有關規定,凡當時沒有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家所有。第十六條 一九六二年九月《六十條》公布以前...詞目釋義 土地所有權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處分...
詞目釋義 內容 特徵 分類 法律法規 -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第四條依據一九五O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公布時止,全民所有制單位、城市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的原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處理。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施行後違法占用的土地,須依法處理後再確定...
國家規定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
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
中期,從農民土地私有制過渡到集體所有制。由於集體所有制的產權邊界模糊,加之...”(1992-1993),大量的農民成為“無土地,無工作崗位,無低社保”的農民。民主革命... “凡是農民作為土地私有者大批存在的地方,凡是象古西歐大陸各國那樣農民甚至...
內容簡介 發展趨勢 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