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武昌魚,體高而側扁,體長165~456毫米,為體高的2.1~2.2倍。體呈青灰色,體側鱗片基部淺色,
兩側灰黑色,在體側形成數行深淺相交的縱紋。鰭呈灰黑色。體側扁而高,呈菱形,背部較厚,自頭後至背鰭起點呈圓弧形,腹部在腹鰭起點至肛門具腹棱,尾柄寬短。
區別:武昌魚有13根半魚刺,鯿魚有13根魚刺。
分布
我國特有種類,僅自然分布於長江中下游附屬湖泊。
資源狀況
我國主要淡水魚類之一。但分布範圍窄,天然產量低,以湖北梁子湖所產量最為聞名。由於生長快,抗病力強、易飼養、肉質鮮美等特點,自1990年代被引種到全國各地,成為我國優良的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生活習性
武昌魚原產於梁子湖,長港及入江口樊口。 “武昌魚”的“武昌”不是指今天的武昌 ,而是指古武昌,今天的鄂州!
武昌魚比較適合於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於底質為淤泥、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冬季喜在深水處越冬。武昌魚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為食,因此食性較廣。
生長繁殖
武昌魚一般2~3齡達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齡為2齡。產卵期為5~6 月,成魚集群於流水場所進行繁殖;產卵場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質為軟泥多沙,懷卵量一般為3.7~10.3萬粒。多在夜間產卵。卵具有微黏性,淡黃色,黏附於水草或其他物體上,因此其產卵場多在淺水多草的地方。幼魚4月開始大量攝食,6~10月為肥育期,冬季11月起停食。2齡可達性成熟,受精卵在水溫為25℃時,經兩晝夜可孵化。武昌魚,生長速度較快,以1~2齡生長最快。
食用價值
食療作用
武昌魚性溫,味甘;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 效;有調治臟腑、開胃健脾、增進食慾之功效,對於貧血症、低血糖、高血壓和動脈血管硬化等疾病的發生能起到抑制作用。
適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武昌魚高蛋白、低膽固醇,適宜貧血,體虛,營養不良,不思飲食之人食用,患有慢性痢疾之人忌食。
營養成分
武昌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61克,蛋白質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熱量229千卡,灰分15克,鈣155毫克,磷195毫克,鐵2.2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12)0.08毫克,尼g酸(菸酸)1.8毫克。
烹飪名菜
清蒸
選用鮮活的武昌魚為主料,成菜魚形完整、色白明亮、晶瑩似玉;魚身綴以紅、白、黑配料,更顯出素雅絢麗。菜品口感魚肉鮮美,湯汁清澈,原汁原味,淡爽鮮香,外帶薑絲麻油,香氣撲鼻。
烹飪方法:
去除內臟清洗乾淨
在魚身劃2刀,加入鹽和料酒醃製15分鐘
放上薑片,蔥段,入開水鍋中蒸18分鐘左右
取出裝入另一個盆中,將薑片和蔥段揀出 重新放上蔥絲,澆上蒸魚豉油
鍋內入油燒熱,直接澆在魚上即可
1.去除內臟清洗乾淨
2.在魚身劃2刀,加入鹽和料酒醃製15分鐘
3.放上薑片,蔥段,入開水鍋中蒸18分鐘左右
4.取出裝入另一個盆中,將薑片和蔥段揀出 重新放上蔥絲,澆上蒸魚豉油
5.鍋內入油燒熱,直接澆在魚上即可
紅燒
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湖北菜。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以武昌魚為主料,配以蔥、姜、精鹽等輔料製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推崇。
烹飪方法:
將武昌魚洗淨去鱗去腮,魚身表面化菱形塊
蔥切大段、姜切片,香菜保留香菜葉
將鍋燒熱,放入油,待油變溫,放入魚,煎至兩面金黃
鍋內放入少許油放入蔥姜蒜花椒大料煸炒出香味
放入魚加入足量的水,倒入醬油、醋、料酒
大火燒開後放入鹽、糖
轉小火慢燉30分鐘
稍微開大火收下汁,撒上香菜葉即可出鍋
1.將武昌魚洗淨去鱗去腮,魚身表面化菱形塊
2.蔥切大段、姜切片,香菜保留香菜葉
3.將鍋燒熱,放入油,待油變溫,放入魚,煎至兩面金黃
4.鍋內放入少許油放入蔥姜蒜花椒大料煸炒出香味
5.放入魚加入足量的水,倒入醬油、醋、料酒
6.大火燒開後放入鹽、糖
7.轉小火慢燉30分鐘
8.稍微開大火收下汁,撒上香菜葉即可出鍋
油燜
原料:鮮團頭魴一尾(約重一斤),肥膘豬肉一兩,豬油一兩半,白糖半兩,醬油一兩,精鹽半錢,薑末三錢,水發玉蘭片一兩,味素半錢,料酒三錢,紅辣椒半兩,小蔥半兩,芝麻油二斤(約耗一兩)。
烹飪方法:
將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在魚身上兩面劃斜十字紋數個。
用醬油半兩塗抹魚身,醃漬五分鐘。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都切成一寸長的粗絲。
炒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至八成熟,將魚下鍋,兩面炸成淡黃色時撈出。
原炒鍋倒去余油後置旺火上,放入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炒二分鐘,至蔥散發出香味時,再將魚下鍋,加入料酒,薑末、醬油(半兩)、白糖、味素、精鹽、清水(八兩)、燜燒三分鐘。
待魚汁漸濃,即移鍋置微火上,加蓋燜八分鐘,再置旺火上,下豬油繼續燜二分鐘,起鍋盛入盤即可。
1.將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在魚身上兩面劃斜十字紋數個。
2.用醬油半兩塗抹魚身,醃漬五分鐘。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都切成一寸長的粗絲。
3.炒鍋置旺火上,下麻油燒至八成熟,將魚下鍋,兩面炸成淡黃色時撈出。
4.原炒鍋倒去余油後置旺火上,放入肥膘豬肉、紅辣椒、小蔥、玉蘭片,炒二分鐘,至蔥散發出香味時,再將魚下鍋,加入料酒,薑末、醬油(半兩)、白糖、味素、精鹽、清水(八兩)、燜燒三分鐘。
5.待魚汁漸濃,即移鍋置微火上,加蓋燜八分鐘,再置旺火上,下豬油繼續燜二分鐘,起鍋盛入盤即可。
人工養殖
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在3000~10000㎡之間,水深2米以上,呈長方形,不漏水為好。池底平坦,淤泥厚20cm左右,應配有排灌、飼料加工、運輸、增氧等機械,每畝池塘漁機動力應在0.5千瓦以上。要求池塘相對集中連片,便於管理。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池水透明度在30~35cm,溶氧量5mg/ml左右,不低於2mg/ml,pH值在7~8之間,養殖期間要求定期注水,7月~9月每半個月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為20~30cm。
飼料投餵
以投餵青綠飼料為主:3月~5月投餵宿根黑麥草;5月~9月投餵蘇丹草和苦蕒菜;8月~10月投餵其他旱草並少量投餵菜餅、麥類等商品精料。各月投飼分配百分比如下:12月~2月少 量投餵;3月為2%;4月5%;5月10%;6月15%;7月23%;8月22%;9月16%;10月5%;11月2%。投餌率(日投餌量/池中魚總重量)與水溫關係如下:低於20℃時,投餌率為0.5%;20℃~22℃時為0.5%~1%;22℃~25℃時1%~2%;25℃~28℃時2%~3%;28℃~30℃時3%~5%。投餵堅持定質、定時、定位、定量的"四定"原則,每天投餵2次~3次,做到少量多餐,提高飼料的利用率,投餵時潑灑要均勻。食台朝南搭建,一般建在水下80cm左右,夏季可適當ml高。
日常管理
平時要切實注意調節水質,做到肥、活、嫩、爽。在飼養中、後期,魚類逐漸長大,池塘貯魚多,夜間魚群容易浮頭,要適時開機增氧,一般做到"三開兩不開"。即晴天時開機1小時;陰天時次日凌晨2時~4時開機,直到解除浮頭;陰雨連綿有嚴重浮頭危險時,要在浮頭之前開機,直到不浮頭為止。在一般情況下傍晚不要開機,陰雨天白天不要開機,而將有限的開機時間安排在夜間。從5月起每月定期抽樣測定魚類生長情況。根據水溫、天氣等情況,靈活掌握飼料投餵量,防止過量投餵或投餵不足,影響魚類正常生長。
魚病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魚種下塘前10~15天每畝用生石灰125~150kg徹底清塘,以殺滅細菌、病原體和敵害。4月~9月每15天、每畝水面用25~30kg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8月潑灑1次"優氯淨",濃度0.25×10⁻⁶;9月潑灑1次"魚康",濃度1×10⁻⁶。
成魚飼養
養殖方式有池塘主養或混養,有在水草較豐茂的湖庫水面粗養,有利用網箱進行集約式養殖。
在水深1.5~2米的池塘,每畝可放冬片魚種600~800尾,配養鰱、鱅魚種200~300尾,飼養一年武昌魚個體可達500g左右。它的生長速度在三齡以前較快。以後逐漸減慢。武昌魚的食性和草魚相似,所以能經濟地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餌料資源,同時也能攝食人工飼料,促進成魚的生長。武漢市試驗池塘主養武昌魚,效果很好,其方法為:畝放尾重40g的武昌魚越冬魚種1220尾,配養尾重50g的白鰱魚種200尾,尾重60g花鰱魚種30尾,還適當放些高背鯽魚種,使用“正大”083號飼料,餌料素數為1.8,投餵時用手撒均勻。平時注意水質管理,防止水質變壞和泛塘,晝夜池水中溶氧不低於2mg/ml。年終獲得每畝500kg的產量,其中武昌魚350kg,平均尾重為0.3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