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作業法

圖上作業法在運輸圖上求解線性規劃運輸模型的方法,也是中國物資流通部門從實際工作中創作出來的一種物資運輸規劃方法。它在一張運輸交通上通過一定步驟的規劃和計算來完成物資調運計畫的編制工作,以便使物資運行的總噸—公里數最小可使物資運費降低,並縮短了運輸時間,所以,在一定條件下稱這樣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介紹

圖上作業法在運輸圖上求解線性規劃運輸模型的方法,也是中國物資流通部門從實際工作中創作出來的一種物資運輸規劃方法。它在一張運輸交通上通過一定步驟的規劃和計算來完成物資調運計畫的編制工作,以便使物資運行的總噸—公里數最小可使物資運費降低,並縮短了運輸時間,所以,在一定條件下稱這樣的方案為最優方案。

步驟

制定一個物資調運方案時:

1、首先要編制物資平衡表(如下圖所示)。

圖1 物資平衡表 圖1 物資平衡表

在編制物資平衡表時需要做3件事。

(1)出需要調出物資的地點(即發點)及發量。

(2)出需要調進物資的地點(即收點)及收量。

(3)求:總發量=總收量。

2、第二步,根據物資平衡表和收點,發點間的相互位置繪製交通圖。所謂交通圖就是表明收點和發點間的相互位置以及聯結這些點之間的交通線路的簡要地圖。在交通圖上,用圓圈“〇”表示發點,將該發點的發量填入圓圈“〇”內。用方框“□”表示收點,將該收點的收量填入方框“□”內。兩點間的距離,記在交通線路的旁邊。

3、第三步,交通圖繪製好後,即可在其上面進行物資調運,找出初始調運方案(初始基可行解),作物資調運流向圖。

我們用箭頭“→”表示物資調運的方向即稱流向,並規定:流向“→”必須畫在沿著線路前進的右側。把運送物資的數量記在流向“→”的旁邊並加括弧( ),以區別於兩點之間的距離數。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圖面的整潔,流向量最好不要通過收,發點以及交叉路口,如圖1中,(a)、(b)是正確的。

原則

(1)流向劃右方,對流不應當;

(2)里圈外圈分別算,要求不能過半圈長;

(3)如果超過半圈長,應去運量最小段;

(4)反覆運算可得最優方案。

注意事項

在物資運輸中,把某種物資從各發點調到各收點的調運方案是很多的,但我們的目的是找出噸—公里數是最小的調運方案。這就要注意在調運中不要發生對流運輸和迂迴運輸,因此,我們在制定流向圖時,就要避免它的出現。

對流

所謂對流就是在一段線路上有同一種物資往返運輸(同一段線路上,兩各方向都有流向),如下圖。

圖2 圖2
圖3 圖3

甲乙兩地是一種對流現象。如果把流向圖改成圖3,就可以避免對流現象,從而可以節約運輸量20×10=200(噸公里)。

迂迴

當收點與發點之間的運輸線路有兩條或兩條以上時(即交通圖成圈),如果運送的貨物不是走最短線路,則稱這種運輸為迂迴運輸。

註:當交通圖成圈時,如果流向圖中內圈流向的總長(簡稱內圈長)或外圈流向的總長(簡稱外圈長)超過整個圈長的一半就稱為迂迴運輸。例如某物資流向圖如圖所示。

圖4 圖4
圖5 圖5

從以上討論可以看到,圖上作業法的實質就是在一張交通圖上尋找沒有對流和迂迴的最優流向圖。

為了貫徹以上原則,則須採用逐步逼近法,即我們可以先設法作一個流向圖,然後來檢查它是不是最優的,如果是的話,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不是,就把這個流向圖稍微變化一下,這樣的變化稱為調整。調整後的新流向圖所花費的噸公里比原流向圖的要少一些。然後再檢查新流向圖是不是最優的,如果仍舊不是,就再進行調整,一直到找到最優流向圖為止。

物資運輸的交通圖總共分為兩類:

(1)一類是不成圈的交通圖;

(2)另一類是成圈交通圖。

正規流向圖

一個最優的調運方案,它的流向圖必是無對流、無迂迴的流向圖,稱這種流向為正規流向圖。物資調運的圖上作業法就是尋找一個無對流、無迂迴的正規流向圖。

步驟如下:

(1)作出一個無對流的初始可行方案;

(2)檢驗有無迂迴;

(3)若無,結束;

(4)否則,調整,直到最優。

圖上作業法可以避免上述現象,找出最短線路、最省運力的運輸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