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學年在中國

國際化學年在中國,於2011年4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

“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系列活動2011年4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2011年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化學年”,作為化學大國,中國積極回響,組織推出以“化學——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未來”為主題的“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系列活動。
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鄧楠等出席啟動大會。劉延東講話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化學學科和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形成一支規模較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科研隊伍,取得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為提升中國科技和產業競爭力作出重要貢獻。她指出,要通過舉辦“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等活動,加強科普教育,弘揚科學精神,讓廣大人民民眾更加了解化學,掌握更多科學知識,增強創造美好新生活的能力。
白春禮表示,中國近代化學發展雖晚於西方,但在百年的發展中也產生了一些有影響的工作,特別是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進入世界化學大國的行列。他希望通過努力,爭取在未來百年化學史上,更多刻上中國人的名字。鄧楠提出,要通過“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愛化學、學化學、用化學”,真正讓化學走進千家萬戶。
“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系列活動包括紀念性活動、學術性活動、科普活動和宣傳活動,主要有“觸摸化學,感受魅力”趣味實驗設計大賽、“科學講壇”國際化學年專題科普講座、化學科普展覽、化學開放日、化學企業科普進校園、石油和化學工業行業安全發展大會、“化學,就在你身邊”全國高校系列活動、中學生測水遊戲、澳門“綠色化工論壇”等。
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00周年,也恰逢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的前身國際化學會聯盟成立100周年。2008年底,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11年定為“國際化學年”,旨在全球範圍內彰顯化學對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貢獻,促進公眾對化學的認識和了解,培養、提高年輕人對化學未來發展的興趣與熱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