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世界性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口在國家間的遷移和流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然而,目前還沒有形成一種相對獨立的國際人口遷移理論,對一些國際遷移的分析分散在其他一些理論和學派的論述之中。本文試圖通過對新古典經濟學。新遷移經濟學、勞動力市場分層理論。世界體系理論、移民網路理論、國際遷移的累積因果關係理論等學科和學派的國際人口遷移假設的分析,檢驗這些假設在不同時期和地區的有效性,並對這些具有代表意義的國際人口遷移理論假設重新評估。
雙重勞動力市場理論
亦稱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該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會存在跨境遷移的機會。該理論認為,經濟發達地區本質上存在著雙重工作市場:第一,高級勞動力市場,由文化程度較高的人所從事,他們得到較高收入,並且被提供安全和利益;第二,低級勞動力市場,以低薪水、不穩定的工作條件和缺乏升遷機會為特徵。前者很容易招募到工作人員,但後者缺乏吸引力,歷史上主要是婦女、青少年、有色人種和少數民族進入,但是近十幾年他們也成功地進入高級勞動力市場,並且數量不斷增長。與此同時,生育率的降低減少了可利用的青少年勞動力。那么,低等級工作需要哪些人員填補呢?於是來自開發中國家的遷移者主動或被動地進入低級勞動力市場。
國際遷移是由現代工業社會中的內在勞動力需求決定的,已開發國家由於社會經濟狀況,對遷移勞動力有著內在固有的需求。現代工業國家的社會經濟有四個基本特點:結構性通貨膨脹,工資並不完全受勞動力供給的影響,它與社會權威和地位有著聯繫,提高工資就意味著地位的上升,因此當低級勞動力市場缺乏勞動力時,資本家不能夠通過提高工資來吸引勞工,只能僱傭對工資要求低的外國移民;動機問題,低級勞動力市場工作地位低,對本國公民沒有吸引力,僱主希望找到只在乎工資不在乎地位的人,因此移民符合這個條件,他們至少在初到遷入國時只為了賺錢(遷入國和遷出國的經濟有斷層);經濟雙重性,兩個勞動力市場,高級市場,資本密集產業,人力資本價值高,休假時都有工資,而低級市場,勞動密集產業,勞動力沒有休假,如果要休息就會被解僱,而且失業成本由自己負擔,所以很少人願意進入這個市場,僱主只能尋找移民;勞動力供給的人口學特徵,歷史上主要是婦女、青少年、有色人種和少數民族進入,但是近十幾年他們也成功地進入高級勞動力市場,並且數量不斷增長,與此同時,生育率的降低減少了可利用的青少年勞動力,他們更多得為了將來取得高級勞動力市場的工作而去學習。
也贊同微觀理論,移民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在原居地的收入和地位,因此對遷入國的地位不在乎,所以至少在他們剛遷入時,對低級勞動力市場地位問題不在乎。
國際遷移是已開發國家的需求作用。收入差異對遷移的作用即不必要也不充分。遷入國的低收入沒有導致移民的低供給,這並不符合需求供給曲線。反而,由於移民的湧入,收入會進一步降低。這種移民是一種對現代後工業經濟的結構作用,要改變這種需求必須對經濟組織進行大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