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坐落在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會合肥市,是省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校園景色秀麗、環境優美,是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園”和全國綠化400佳單位之一。
原名安徽省立大學,1928年創建於當時的安徽省會安慶市,8月開始招收預科生,標誌著安徽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1930年6月更名為省立安徽大學。1937年,因日軍入侵被迫西遷並曾一度停辦。1946年復校,定名國立安徽大學。姚永朴、劉文典、王星拱、陶因、陳望道、丁緒賢、郁達夫、周予同、呂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學執教或主持校政。1949年12月遷至蕪湖,與安徽學院合併,恢復校名安徽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部分系科調往華東地區有關院校,同時調入一些系科,設師範、農學兩個學院,並於1954年2月分別獨立組建安徽農學院和安徽師範學院,學校建製取消。1956年起,在合肥籌備重建安徽大學,1958年恢復招生。重建以來,安徽大學備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視察安徽時,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60年2月23日,鄧小平同志親臨學校視察。1998年,江澤民、李鵬、喬石等同志親筆題詞祝賀學校建校70周年。2001年,溫家寶同志親切接見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我校教師何家慶同志。董必武、彭真、陳毅、劉瀾濤、李嵐清、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先後來校視察。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副省長杜宜瑾同志都曾長期兼任校長。1993年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回響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在國家計委和教育部的具體組織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決定重點支持我校爭取進入國家“211工程”。1996年、1997年我校相繼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和立項審核,1998年經省政府批准實施“211工程”建設項目,1999年獲準作為“211工程”項目院校在國家正式立項建設。2001年6月,在如期完成“九五”“211工程”建設任務的基礎上,順利通過了國家整體項目驗收。2002年11月7日和2003年9月17日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儀器設備購置計畫》分別通過了教育部專家組的立項審核和國家計委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組的考察評估,2004年6月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正式在國家立項建設。
2000年,原安徽銀行學校和安徽財政學校併入安徽大學;2002年12月28日,占地2000餘畝的新校區舉行了開工典禮。目前,我校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校園面積達3200餘畝。設有數學與計算科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化學化工、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文學、法學、經濟、工商管理、外語、管理、新聞傳播、藝術14個學院含44個教學系,以及職業技術學院、江淮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有65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及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有計算機套用技術、漢語言文字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及12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計算智慧型與信號處理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獲得國家計量認證的現代實驗技術中心,另外還有3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是全國首批15個大學科技園建設單位和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22個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之一。學校還被外交部列為選拔錄用公務員的定點高校之一。現有教職工239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700人,兼聘院士4人。各類在校生28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8100餘人,博、碩士生2600餘人。
安徽大學以“至誠至堅,博學篤行”為校訓,積極推進學分制改革,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努力探索以紮實的基本理論、較強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質為內容的“三基並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專業改造和建設,加強基礎課教學,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近年來,本科應屆畢業生一次簽約率平均達90%以上。報考研究生的錄取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來,非英語專業四級統考歷屆累計通過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英語專業四級統考通過率在98%以上,均處於全國高校前列。近年來,共有46名學生被外交部招考錄用為公務員。學生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大賽及國內外數學建模競賽,均獲較好成績。學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授予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學校學生社團“安徽大學環保協會”連續3年獲得世界自然基金會“濕地使者行動”項目資助,並在2005年榮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保獎之一——第六屆“福特汽車環保獎”。
安徽大學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現與國外10多個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64所高校建立了正式校際交流關係。1988年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校董事會,已發展董事單位80多家。
建校70多年來,安徽大學已為國家培養了10多萬各類高級專門人才,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
經過40餘年的建設,特別是實施“211工程”建設以來,安徽大學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不斷提高,為科教興國特別是科教興皖戰略的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已經成為安徽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研究與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之一。“十五”期間,安徽大學堅持以上質量、上水平和跨越式發展為建設宗旨,堅持與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需要密切結合,突出學科建設主線地位,完善公共服務平台,最佳化支撐保障體系,深化辦學體制和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水平,突出特色,發揮優勢,促使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不斷邁上新的台階,力爭把學校建成綜合實力處於國內先進水平,某些學科或學科方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動適應和積極推進國家特別是安徽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明顯局部優勢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大學,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歷史沿革
在十九世紀末敬敷書院和二十世紀初創辦的安徽高等學堂基礎上,安徽大學於1928年創建於當時的安徽省會安慶市,她的誕生標誌著安徽現代高等教育步入了一個重要的階段。1930年6月更名為省立安徽大學。1937年,因日軍入侵被迫西遷並曾一度停辦。1946年復校,定名國立安徽大學。著名學者姚永朴、劉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陳望道、丁緒賢、郁達夫、周予同、呂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學執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遷至蕪湖,與安徽學院合併,恢復校名安徽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部分系科調往華東地區有關院校,同時調入一些系科,設師範、農學兩個學院,並於1954年2月分別獨立組建安徽農學院和安徽師範學院,學校建製取消。1958年,在省會合肥市重建並恢復招生。
重建以來,安徽大學倍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視察安徽時,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60年2月23日,鄧小平同志親臨學校視察。1998年,江澤民、李鵬、喬石等同志親筆題詞祝賀學校建校70周年。2001年,溫家寶同志親切接見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我校教師何家慶教授。董必武、彭真、陳毅、劉瀾濤、李嵐清、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先後來校視察。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副省長杜宜瑾同志都曾長期兼任校長。
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回響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戰略部署,決定重點支持安徽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1996年以來學校相繼完成“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設任務,2006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十五”“211工程”整體項目驗收。目前,學校正積極啟動實施“十一五”“211工程”建設。
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19個學院,其中普通本科教育14個學院(含44個教學系);現有教職工2400餘人,專任教師1419人;各類折合在校生26994名,其中本科生18821人,研究生3369人(其中博士生155人);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占地面積2143116 平方米(3200餘畝),建築面積981075平方米;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09982億元;圖書館藏書260餘萬冊。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及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和16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
普通本科教育涉及哲、經、管、法、文、理、工、史等8個學科門類;本科專業總體布局與結構合理,建成一批優勢專業,其中有2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4個省級教改示範專業;碩士點和博士點覆蓋全部66個本科專業;20個新辦專業均有良好的基礎。
師資隊伍
專任教師1419人中有教授213人,副教授33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221人,碩士學位者564人。學校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和“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共117人,入選“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和“皖江學者”講座教授5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 4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47人,入選省高校(十五優秀人才計畫)學科拔尖人才13人、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1人、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0人,這些均位居安徽省屬高校首位。學校還分6批共累計培養了175名校級中青年學術骨幹教師。
教學設施
學校現有34個普通本科教育教學實驗室,其中5 個基礎課教學實驗中心為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校內外實習基地120個;由4個分館組成的圖書館總面積74702平方米;室內外體育場館建築面積182191.46平方米;全校單價800元以上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2.809982億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0410元;多媒體教室座位數23605個、語音室座位數1242個;計算機網路覆蓋全校,實現了教學科研、圖書文獻檢索和辦公管理的網路化;學校還有文獻資源、現代教育技術、網路、分析測試、測控平台、工程計算和生命科學標本陳列館等公共服務平台。
教學成就
2001年以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以上教研項目84項,校級教研項目78項;在近兩次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評選工作中,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6項。學校現有省級優質課程21門、校級精品課程34門、校級名牌課程25門;“十五”以來共主編出版教材32種,入選“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4種。
2000年以來,經過7年的實踐與探索,學校逐步建立起有利於高素質人才培養、運行穩定的學分制教育管理制度。我校學分制的實施,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多樣性、個性化的要求,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年年保持在90%以上;報考研究生的錄取率近年保持在23%左右;1996年以來,英語專業四級統考通過率保持在93%以上,非英語專業四級統考歷屆累計通過率一直處於全國高校前列;學校被列為外交部選拔錄用公務員的定點高校之一。建校近80年,已為國家培養了10多萬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學校已經成為安徽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科學研究
學校現有計算機套用技術、漢語言文字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12個省級重點學科。設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計算智慧型與信號處理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獲得國家計量認證的現代實驗技術中心,設有3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是全國首批15個大學科技園建設單位之一。
“十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27項,獲得縱向科研經費3276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3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2項;簽訂技術開發契約236項,爭取橫向科研經費1億多元;發表學術論文7150篇,SCI/EI/ISTP收錄論文數771篇,出版著作619部;鑑定、評審科研成果121項,獲得國家和地方各級各類科研獎勵97項,授權專利15項。
社會服務
學校已成為安徽省研究與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重要基地。“十五”期間,學校承擔了“安徽省‘十一五’和2020年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研究”、“安徽省‘十一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和“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等大批安徽省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套用課題研究;學校被列為安徽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全面科技合作的項目單位;分別與黃山市、蕪湖市、合肥市、巢湖市簽訂了多層次的校市合作協定,圍繞科技攻關、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決策諮詢、人才培養、技術和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等主題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產、學、研”合作,成為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學校擁有一批經濟、法律、管理、社會學方面的專家,通過擔任政府立法諮詢員、企業法律顧問、企業管理顧問、企業諮詢專家等多種形式、途徑為社會服務。
國際合作
學校堅持走開放辦學之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十五”以來,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與馬里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哥廷根大學(Goettingen University)、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等美、英、德、日國家和地區的近80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拓展;先後主辦或承辦15次高水平國際和區域學術交流會議;共有287人次赴國(境)外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研究、進修、講學等學術交流活動。學校是22個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學校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工作;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檔案精神,積極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素養、身體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學校是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2004學校被評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2001、2003、2006年三次被評為安徽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