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德育學科教學論

品德是個人在遵守社會道德行為規範時表現出來的某些道德品質,它表現為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 但每個人的品德並不是從認知就開始的,而是從被動地接受、服從最終成為習慣或內化為品德的。 對於培養小學生的品德,首先讓他們知道社會規範的知識,之後規範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從服從養成習慣,最終達到對社會規則的自然而然的自覺踐行。

內容介紹

《國小德育學科教學論》經過一定培養教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社會價值的道德品質為品德,它是一定社會道德規範在個人思想意識和行為中的體現。品德是個人在遵守社會道德行為規範時表現出來的某些道德品質,它表現為某些特定的心理特徵和傾向。品德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方式等,這些組成道德結構。人性天生便有善的一面,但人性又是可塑的,可塑性表現在規範教育和環境對人的影響。品德的形成主要靠在自主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教育。但每個人的品德並不是從認知就開始的,而是從被動地接受、服從最終成為習慣或內化為品德的。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對知識和文字元號的理解能力很低,完全用知識性自主認知作為構建它的前提是不合適的。對於培養小學生的品德,首先讓他們知道社會規範的知識,之後規範他們的行為,讓他們從服從養成習慣,最終達到對社會規則的自然而然的自覺踐行。在這個過程中,要伴隨學生對道德規範內容的體驗和信仰的生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