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巨觀調控,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巨觀調控分為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兩種方式
直接調控,即國家運用行政手段直接協調和控制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
![國家巨觀調控](/img/1/be6/nBnauM3X4MDM2kTO2UDN3kzN5MTM5YjM3ETNyQTNwAzMxAzL1Q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間接調控,即國家主要運用經濟手段,通過市場機制,影響和引導企業的經濟行為,以達到巨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巨觀調控的必要性
1.市場不是萬能的
2.市場具有固有的弱點和缺陷:
(1)自發性:表現:a生產經營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圖)b不正當經濟行為
危害:a兩極分化b社會矛盾,不利於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2) 盲目性:原因:a生產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方面信息b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 表現:一哄而上(下)
(3) 滯後性:原因:a事後調節b時間差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
巨觀調控的必要性:1.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點2.不僅要有市場調節,還要有巨觀調控3.巨觀調控可以克服市場的缺陷4.二者結合,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巨觀調控的主要目標
巨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如下: 促進經濟健康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國家巨觀調控目標的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係。只有綜合運用各種巨觀調控手段,統籌安排,才能和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巨觀調控的手段
巨觀調控的手段如下:
.
(1)含義: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畫,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外沿: 經濟政策: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匯率、產品銷售、產業、扶貧、貨幣等政策
經濟計畫:年度計畫、五年計畫、十年規劃
(3)作用:經濟政策: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
經濟計畫: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經濟發展起重要調控作用
(1)含義: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2)市場經濟法制性
(3)作用:
a。有效維護經濟活動參加者的合法權利;
b。調整社會經濟關係;
c。規範生產經營者的活動和市場秩序
d。保證經濟正常運行
(1)含義: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2)特點:直接、迅速;
(3)注意:a必須反映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強調和過多運用 。
發展市場經濟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的必要性:
1。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2.市場經濟是我國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1.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
公有制意義:
(1)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有堅實的經濟基礎;
(2)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實現;
(3)防止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巨觀調控
原因:
(1)各部門各企業以及勞動者之間利益上的一致性,國家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
(2)國有經濟導向作用
(3)中共作為我國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的領導核心,有能力將全國人民的意志統一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原因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公有制決定了社會各部門、各企業及勞動者利益上的一致性,使國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第二,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和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
第三,執政黨有能力統一全國人民的意志。
市場缺陷
2.市場具有固有的弱點和缺陷:
(1)自發性:表現:a生產經營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圖)b不正當經濟行為
危害:a兩極分化b社會矛盾,不利於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2)盲目性:原因:a生產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方面信息b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表現:一哄而上(下)
(3)滯後性:原因:a事後調節b時間差
危害:a經濟波動b資源浪費
巨觀調控的必要性:1.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點2.不僅要有市場調節,還要有巨觀調控3.巨觀調控可以克服市場的缺陷4.二者結合,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