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期,元軍南逼。宋室從杭州退卻至福州。景炎二年(1277年)的春天,右丞相文天祥為了抗擊元軍,率師從閩西龍巖一帶進軍漳州。忽聞福州失守,宋帝撤退海上,文天祥只好率師西撤,翻越坂寮嶺後,欲占領有利地帶構築堡壘,以抗擊來勢兇猛的元軍。元軍追兵在急,文天祥的兵馬剛渡過下合溪的木橋,他仰望天空喊道:“天助我也”!便迅速下令毀掉木橋,驟然間,風起雲湧,電閃雷鳴,咆哮的山洪洶湧而下,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元軍阻隔在對岸。
事後,時時為百姓著想的文天祥,考慮到當地百姓要過橋,但因戰事急,無暇顧及修復橋樑,便在離開前留下不少銀兩,供當地百姓建橋之用。當文天祥率師經過倒嶺下的梅子坑時,百姓聞訊趕去接應,紛紛捐獻門板、木料、繩索等,為文天祥師架設臨時便橋,文天祥萬分感激,當場為此橋取名為“大義橋”。
明萬曆10年(1582年),為紀念這位忠貞不屈,視死如歸的抗元英雄英勇就義300周年,龍巖知縣曹胤儒,教諭羅彥霄,縣丞陳守化和典史李銓等,在文天祥紮營的遺址,建亭立碑。並在大義橋的原址建起了堅固的石拱橋,因文天祥死後被賜封為信國公,遂取名為“國公橋”。碑亭幾經滄桑,年久失修,片瓦無存。1982月3月16日,文天祥抗元就義700周年紀念日,龍巖市人民政府將倒嶺駐師故壘,列為市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於1987年10月動工修建碑亭。1988年9月29日舉行竣工揭幕典禮。
重新修葺的碑仍在原址。亭為方形,紅柱白牆青瓦,屋脊上中豎一葫蘆,對向兩條青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亭的正中,豎立一塊雄偉的赤色花崗岩碑。碑身高3米,寬2米,厚15公分。碑文正楷書寫,文曰:“皇明賜謚忠烈故宋少保右丞相信國公文山文公天祥舉義駐師故壘”。正碑左右各豎有一塊小石碑,刻上明文人吳之望的行草七言律詩各一首。左邊一首為《題文天祥駐師故壘》,右邊一首為《過信國公屯兵壘》。詩曰:
“丞相碑亭傍草萊,渭南無復嘆奇才。
臨危始受匡時托,瀕死還仍卷土來。
萬里輿圖沉海嶺,一腔忠義赴燕台。
行人莫問屯軍處,岩下泉聲不盡哀。”
亭的樑上一匾額,上書“丞相壘”三個鎦金大字,為書法家謝澄光所書。亭內有四支朱紅圓柱,碑前2支畫有盤龍捲畫,對聯是著名書法家陳奮武書寫,取自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為對聯,懸掛在柱上。
清朝時期,當地一著名文人林希尹為悼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特為“國公橋”題詩:
當年丞相過橋東,
戰馬嘯嘯滿路風,
萬古人間留壯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荒山幽徑碑猶在,
極目寒山事已空,
懷古不堪回首望,
冷煙衰草夕陽紅。
相關詞條
-
齊國公
齊國公,周朝時期齊國君主。姜齊、田齊合計有35位國公。 齊國公,又是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可考者45位,其中著名者有:宇文憲、李元吉、長孫晟、長孫無忌、...
齊國國君 北周齊國公 隋朝齊國公 唐朝齊國公 五代齊國公 -
衛國公
衛國公是中國古代公爵之一,為公爵第一等,歷朝封衛國公者凡33人,如元朝的槊直腯魯華、撒吉思卜華、明安答兒。 其中出名的有獨孤信、李靖、李德裕、楊國忠、賈...
北周 唐朝 五代 宋朝 金國 -
英國公
國公,中國古代爵位,最初是北周設立的,本是皇室爵位,低於郡王爵。隋朝開始封功臣為國公。國公成為大臣和平時期最高的封爵,當然主弱臣強時期郡王、親王也是有的...
北周 唐朝 宋朝 金國 唐括寬匹 -
燕國公
燕國公,周朝時期燕國的國君,其中國公有20位。 燕國公,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可考者凡22人。
燕國國君 北周燕國公 隋朝燕國公 唐朝燕國公 五代燕國公 -
成國公
成國公,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封此爵者凡31人。其中著名的有曾子、李穆、契苾何力、宋理宗、朱能等。 成國公是明代世襲公爵。源起於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名將朱...
隋朝成國公 唐朝成國公 宋朝成國公 金國成國公 明朝成國公 -
梁國公
國公是中國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該封爵亦傳至越南。梁是代表封地或其他,如胡國公秦瓊等。
北周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
中國公學
1906年4月10日(丙午年三月十七),中國公學在上海創辦。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學生返抵上海,沒有著落,留學生中的姚洪業 、孫鏡清等各方奔走,募集...
公學簡介 公學學子 公學校歌 -
滕國公
滕國公,即孟善,字伯侯,享年69,山東武定府海豐縣孝理村(今山東省無棣縣海豐街道辦事處大孟家村)人。孟善為亞聖孟子的五十五代孫。
-
李嶠[唐趙國公]
李嶠(644年~713年),字巨山,唐代詩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遷長安後,累官監察御史。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
人物生平 名作鑑賞 作品選摘 史籍記載 李嶠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