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植物固醇
植物固醇是以游離狀態或與脂肪酸和糖等結合的狀態存在的一種功能性成分,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等各種植物的細胞膜中,主要成分為β-谷固醇、豆固醇、菜子固醇1和...
性質 食物來源 廣泛套用 -
膽固醇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膽固醇廣泛...
簡介 標準攝入量 定義 化學性質 作用功能 -
藥物動力學
藥物動力學是一門較年輕的新興藥學與數學間的邊緣科學,是近20年來才獲得的迅速發展的藥學新領域。藥物動力學是研究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含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科學,...
簡介 臨床意義 發展史 研究內容 相關機制 -
17-酮類固醇
17-酮類固醇()指皮質激素及性激素中在17碳位上有酮基者,包括雄酮、表雄酮、去氫異雄酮、1l-氧雄酮、11-羥雄酮等,大部分以結合形式存在。17-酮類...
-
藥物動力學基礎
藥物動力學基礎
概念 研究內容及意義 臨床意義 發展歷史 藥物動力學相關機制 -
非類固醇抗炎藥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是指除了類固醇類消炎藥之外的所有消炎藥,包括阿司匹林及其它由抑制環氧化酵素產生消炎、止痛、解熱作用的藥物。
簡介 用途 注意事項 -
尿17-酮類固醇
17-酮類固醇(17-ketosteroide,17-KS)指皮質激素及性激素中在17碳位上有酮基者,包括雄酮、表雄酮、去氫異雄酮、1l-氧雄酮、11-...
正常值 臨床意義 注意事項 相關疾病 相關症狀 -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此類藥物能通過抑制環氧化酶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痛經緩解,此藥深受女士的歡迎與推崇。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 相關他們 -
藥物反應
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引起器官和組織的反應,稱為藥物反應(drug reaction)。在藥物副作用中,約1/3~1/4累及皮膚,故有人提出皮膚藥...
發病情況 藥物入體途徑 病因 臨床表現 診斷說明 -
藥物性肺炎
藥物性肺炎(Drug-induced pneumonitis)為藥物所致的醫源性疾病,是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通過直接細胞毒性和過敏反應引起的肺部的炎症反應。...
疾病簡介 發病機制 引起藥物性肺炎的常見藥物及臨床表現 藥源性疾病分類 疾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