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概述
涵義出處
根據國際君友會 佛教典藏,記載回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回向, 梵語Parināma,又作轉向、施向。《大乘義章》卷九云:“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即希 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回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 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梵 Parināma)一作“回向”。回者迴轉也,向者趣向也,迴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於他者,回向於眾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於佛道也。
![回向文](/img/c/67f/nBnauM3XxEzN0cjM3kjN3ITO5MTMwcTN3ITNyQTNwAzMwIzL5Y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回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趨向”,將所造善根力集中加於某目的,使之儘快得以實現。
佛教釋義
四眾弟子每天課頌或做功德後,常把功德「回向」給親友、冤親債主、法界眾生..等;到底「回向」在佛教里的意義是什麼?![回向文](/img/9/710/nBnauM3X4ADN5kDOzEzN3ITO5MTMwcTN3ITNyQTNwAzMxAzLxc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其實,「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之一;「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 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
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
種類簡介
「回向」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迴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諸經論有關回向之說甚多,茲根據諸經記載,將回向種類歸納成六種:1. 回事向理: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法界理體。
2. 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無上的佛果。
3. 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 4. 回小向大:將自決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轉趣於大乘的自 利利人。
5. 回少向多: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回向,善攝一切眾生。
![回向文](/img/0/64b/nBnauM3X4EzN1YjNxIzN3ITO5MTMwcTN3ITNyQTNwAzMxAzLyc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6. 回劣向勝: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無上菩提。
回向是實踐「自他兩利」、「冤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回向的對象可廣及 法界一切眾生,而回向冤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回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唯有了悟「人我一如,冤親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因此,無論修什麼行門,做什麼功德,皆應回向。
不同意見:
冤親債主沒有佛經依據,按其現在的流行義應當劃歸外道見解,因為佛經中關於祈福、消業的經論只提倡向佛、菩薩祈求,從不提倡找惡道眾生,更別談出於祈福消災必須為惡道消業了。
回向的真正意識是志向、立志、希望、志於等,是心理的願望,不是贈送東西。
《 楞嚴經》中阿難說自己曾希望如來能送他什麼好輕鬆成佛,但在佛的開導下明白了必須自己修行。功德是無法贈送的。
回向範例
回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 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回向文](/img/a/96c/nBnauM3XzgzM3cTM5QzN3ITO5MTMwcTN3ITNyQTNwAzMxAzL0c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若有見聞者。悉發 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回向偈二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 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回向偈三
大慈菩薩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 無量法門修;
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回向偈四
普賢菩薩發願偈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回向偈五
文殊菩薩發願偈願我命終時,盡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回向偈六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 常行菩薩道。
回向偈七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偈八
世界 和平,人民安樂。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災障消滅,禍患不生。
法界有情,同生極樂。
回向偈九
我今稱念 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回向文](/img/a/bce/nBnauM3X4AjMwIjN2YTNw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2U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我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回向偈十
西方發願文稽首西方 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回向偈十一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 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 永康寧。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 功德經》後附)
相關介紹
不論念經念佛,念完後都要念一遍“回向偈”或“回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回向偈”或“回向文”。要回向到 西方極樂世界去。回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回向偈”和“回向文”有很多,可任選適合自己的一個即可。(每句字數相等叫“回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叫“回向文”。)上面是本站簡選的十一個回向偈(文),其中第一個最常見,其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淨土。另外補充說明一點:如若以誦經念佛來超度自己的冤親債主時,應該用“傳地藏法門”網頁中所附註的專用回向文。(超度幽冥界眾生時最好誦讀《地藏經》,可以起到很好的開示作用,淨空法師在有關超度問答中已經提及:幽冥界眾生最喜歡聽的就是《地藏經》。對於法界眾生、仙眾等冤親債主也可以誦《 金剛經》。) 在衛生間不能出聲,只能默念。其他沒有禁忌。每晚睡前將所有念佛的功德全部回向。
若向佛菩薩許願,例如求自己父母身體健康,疾病早日痊癒等願時,也無需再用上面的回向偈,只要酌情向佛菩薩陳述,表達清楚用意即可。例如:“願將此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我的母親,願她能早日康復,不再受疾病之苦……”,並沒有固定的行文,只要誠心,無論 你怎么說,怎么回向,佛菩薩都會感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