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對話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對話》,作者:趙敦華,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6-12-1出版,本書是中西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對話,回歸到人性的起源和發展的那個進化過程,反思我們現在所處的思想世界的“原點”,從那裡開始追尋文化傳統之根和自我意識之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學與馬克思哲學的對話

回到事物本身”,是現象學的口號。對現象學而言,“事物本身”即顯現於意識的對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著在意識之中追尋事物的本質。這本無不當之處,但一些主要的現象學家把“意識”等同於個人的“自我意識”;他們沒有看到,人的意識是一個思想的世界,對人的意識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閉在個人意識的領域,而要向人類的思想世界開放。因此,我把現象學口號修改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說的“本源”是一個複合詞,包括“根本”和“起源”兩層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構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內涵,又是思想的載體,文本在歷史中流傳,出現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們理解、欣賞和批判。文本既是個人主體的顯現,又是歷史和公眾的客觀對象,我們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對文本,特別是經典文本。“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不斷地解讀經典,討論經典,傳播經典。

文本雖然重要,但不是世界的一切,文本的起源在文本之外的現實世界。但現實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性和人所生活的環境和他們所創造的文化,是歷史中的個人創造文本的永無止境和永不枯竭的源泉。“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回歸到人性的起源和發展的那個進化過程,反思我們現在所處的思想世界的“原點”,從那裡開始追尋文化傳統之根和自我意識之源。

本書目錄

上篇 馬克思哲學:正本清源

研究馬克思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正本清源”方案

“物質”觀念及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嬗變

西方人本主義的傳統與馬克思的“以人為本”的思想

馬克思哲學的中間原理

波普爾對馬克思:批判理性主義的批評和反批評

中篇 西方哲學:推本溯源

西方哲學的危機和進化論轉向

現代達爾主義向社會領域的勝利進軍

人性科學何以可能

圖騰制是人類文明的起點

宗教哲學的達爾文範式

研究道德起源的達爾文範式

邏輯和形上學的起源

在西方哲學文本的語境中理解being的意義

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中的十個誤解

休謨的經驗論真的擺脫了矛盾嗎

下篇 中國哲學:返本開新

關於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的考古哲學思考

保衛中國哲學

中西形上學的“同源分流”

《孟子》的道德形上學的體系

《墨子》的功利主義體系

中國古代價值律的重構

中加古代價值律在政治哲學中的套用

走向“黃銅時代”

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得失之考察

中國文化對西方現代性形成的作用

西方漢學研究的“韋伯話語”

“大哲學”視野中的現代中國的哲學

後記

作者介紹

趙敦華,比利時盧汶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現任哲學系、宗教學系主任,人文學部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哲學分會主席。主要學術兼職有: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現代西方哲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學學會常務理事。著有《人性和倫理的跨文化研究》、Ⅸ基督教哲學1500年》、《當代英美哲學舉要》、《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西方哲學簡史》和《西方哲學的中國式解讀》,以及《西方人學觀念史》(主編)等著作十餘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