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塔[隋代石塔]

四門塔[隋代石塔]
四門塔[隋代石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門塔,位於山東濟南歷城區柳埠鎮東北方4公里處,是中國現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單層庭閣式石塔。四門塔原屬神通寺,該寺始建於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是山東境內最早的寺廟,後來廟宇毀於清末大火,剩下四門塔、龍虎塔、九頂塔、墓塔林、摩崖造像等佛教遺址。

基本信息

概況

四門塔 四門塔

四門塔位於泰山之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鎮,山清水秀,文物薈萃,民風淳樸。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便勞動生息在這塊美麗的土地。四門塔旁曾出土過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的石斧,還發現過戰國時期齊長城遺址,並有唐高祖武德年間秦王李世民率軍東征時操練兵馬的跑馬嶺為紀念黃巢起義駐兵的黃巢村、黃瓜峪、菜峪、車子峪、裁縫峪。

四門塔[隋代石塔] 四門塔[隋代石塔]

四門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全石結構佛教塔,全以青石砌成,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單層庭閣式石塔,也是現存最早的亭式塔。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東北方4公里神通寺處。建於隋大業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年了。四門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每邊面寬7.4米,高度略同面寬,四面各開一圓券門。塔內中心有大石柱,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繞柱一周為迴廊。塔檐用五層石條疊澀砌成,輪廓內凹。最上須彌座四角置“蕉葉”,正中置覆缽和五重相輪及寶珠組成的塔剎,也全是石刻。塔總高15.4米。四門塔很重視輪廓和比例的推敲及繁簡對比,藝術價值較高。如檐下的內凹和屋面的優美凹曲給方正剛勁的石塔增加了柔曲的意味;塔門甚小,正確地顯示了塔的實際尺度;塔剎形象豐富,給全塔簡潔而質樸的風格增添了一些趣味。原四門塔屬於一處寺廟附近,但該寺廟在近代一場大火中基本焚毀,只剩下部分遺址。

建造年代

關於四門塔的建造年代,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所建,有的認為東魏武 定二年(544年)所建,1972年在對塔身進行大規模翻修時,才發現塔頂內有“大業七年造”(611年)的刻字,才解開這一千古之謎,確定塔的始建年代為隋代,這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塔。

名稱來源

四門塔的塔身通體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單層,正方形,高15米,邊長7.4米,四面各開闢一個拱門,故而俗稱“四門塔”。

建築結構

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亭閣式石塔。四門塔呈平面四方形,用當地出產的大青石砌成,非常堅硬,一千多年來尚無風化侵蝕的情況。由塔基、塔身、塔檐和寶頂組成,塔身上用石塊壘砌挑出五層作為塔四角攢尖的錐狀屋頂,上置石刻塔剎。塔內正中央有一個四方平台,平台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塊三角形石樑和塔身相聯繫住塔頂。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薩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發肉髻,顏面豐潤,細眉慈眼,隆鼻長耳,嘴角上揚,安詳恬靜。四佛各有名號,西邊佛像叫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南邊一尊稱歡喜世界寶生佛,東邊一尊為阿閦佛,北邊的是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這些佛像雕刻細膩傳神、刀法流暢、文飾清晰,極富中國文化、藝術的審美精神,是珍貴的佛教藝術極品。

歷史事件

千年佛首回歸

四門塔 四門塔

阿閦佛石雕佛像是我國隋代石刻造像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7年3月,阿閦佛佛首被不法分子盜走,幾經輾轉流,由台灣法鼓山以聖嚴法師為代表的眾位善士毅然將其送還四門塔。

發現舍利

四門塔在1971年的修繕中發現舍利,比曾經轟動海內外的中國最早發現舍利子的西安法門寺早14年。由於時值“文革”期間的原因,這一本應極具轟動效應的重大發現至今鮮為人知。

相關

山東最早的寺院——神通寺:該寺初創時名曰朗公寺。創始人朗公(京兆人,俗姓李)和尚在當時統治者支持下,達到"上下諸院,十有餘所,長廊延袤,千有餘間,三度廢教,人無敢撤"之規模。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揚堅敕令更名為神通寺。神通寺歷經1600多年,幾度興廢,至今尚保存下來眾多聞名中外的珍貴文物,如四門塔、龍虎塔、千佛崖造像、唐台基、墓塔林、歷代碑刻等,成為我們研究歷史文物、佛教文化、雕刻藝術、建築藝術的豐富的實物寶庫。其中四門塔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造像(含龍虎塔、九頂塔)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盛唐藝術奇葩——龍虎塔:因塔身雕有龍虎而得名,磚石結構,高10.8米,方形。塔身由4塊石板築成,雕有四大天王、迦葉和阿難、佛、菩薩、飛天、龍虎、雲等。每面石板中央各開一寶珠券門,塔身內方形石柱上各雕盤龍、佛像、飛天等。塔檐用磚砌築,仿木結構重檐,檐下有雙跳華拱承托,上置覆蓮、項輪、寶頂為塔剎。龍虎塔整座建築造型優美、刻工精細、富麗堂皇,顯示了盛唐造型雕刻藝術之精華,為我國稀有古建築。

初唐佛教明珠——千佛崖造像:千佛崖位於神通寺遺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區高數十米,長60多米,現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題記46則,是唐初60餘年內貴族、宅民、僧侶等為父母、兄妹、兒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圓適宜,眉清目秀。造型構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藝術造詣之高,為古今人士所稱道。

構築奇異唐代浮圖——九頂塔:位於靈鷲山九塔寺內,建於唐代,高13.3米,基呈八角形,單層磚塔,為水磨對縫砌築而成。檐疊澀向外挑出17層,又疊收進16層,基、身、檐均呈凹形曲線,異常柔和。塔的剎部結構處理奇異,在塔檐上端各隅角處,築有方形3層小塔8座,高2.84米,中央築有中心塔,高5.33米,形塔林式塔頂,故名九頂塔。塔身南面距地高3.1米處,辟一拱門,內為佛室,室內雕一佛工羅漢,並有殘存壁畫。該塔造型華美,國內罕見,日本出版《世界美術全集》稱該塔:"匠意縱橫,構築奇異,其它無能及"。

"古塔博物館"——墓塔林:墓塔林在神通寺遺址西北方向,現存墓塔46座,墓碑15通。此處墓塔根據塔身和塔頂形狀不同,可分成密檐式、闕式、幢式和亭閣式。這裡的墓塔造型各異,刻工精細,式樣繁多,可謂國內少有的古塔博物館。

氣勢恢宏的仿唐建——神通寺遺址博物館:1999年,歷城區人民政府投資500萬元人民幣,在神通寺遺址前,建設了仿唐建築群--神通寺遺址博物館。這組建築兩進院,有山門、中殿、後殿和前後院的東西廊房組成,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室內展出了神通寺歷史沿革、文物介紹、發展變化、歷次維修等圖片資料和解放以來神通寺出土文物精品。這組建築構件宏大、主次分明、變化有致,體現了盛唐的建築特點,是齊魯第一家仿唐建築群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春夏秋三季是到四門塔的最好時節,春天正是桃梨花盛開的時節;夏天到這裡避暑,還可以嘗到各類山珍;秋季正是栗、桃、山楂豐收的時候。

交通信息

乘車路線:(1)無影山乘67路車至四門塔站,(途經路段:緯十二路、堤口路、無影山東路、無影山中路、濟濼路、緯二路、英雄山路、S103省道至柳埠。)票價3元)(2)青年橋乘坐88路至終點仲宮鎮,轉812路至四門塔站。

自駕車線路:濟南南外環上103國道,至柳埠鎮政府

1.

乘車路線:(1)無影山乘67路車至四門塔站,(途經路段:緯十二路、堤口路、無影山東路、無影山中路、濟濼路、緯二路、英雄山路、S103省道至柳埠。)票價3元)(2)青年橋乘坐88路至終點仲宮鎮,轉812路至四門塔站。

2.

自駕車線路:濟南南外環上103國道,至柳埠鎮政府

景區修葺

齊魯晚報2011年4月18日訊(記者 王光營) 去南部山區遊玩,四門塔景區是不少市民的首選。日前,國家文物局已經批准了《四門塔、唐代台基等建築維修保護方案》,這標誌著四門塔在建成1400周年之際將再次進行大修。同時,《四門塔保護規劃》立項申請也被批准,千佛崖、龍虎塔等其它珍貴文物隨後也將進行搶救性保護。這也是自1973年以來,四門塔首次進行大規模修繕。

“今年將先對四門塔、唐代台基等建築進行維修,尤其是《四門塔保護規劃》立項的獲批,為開展四門塔的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依據。”18日,四門塔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由於受自然侵蝕的影響,四門塔等珍貴文物出現多種嚴重問題。四門塔塔頂滲漏現象對建築本體和室內佛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千佛崖造像窟龕也出現了滲漏、崖體開裂,部分造像風化比較嚴重。龍虎塔塔身高浮雕風化較為嚴重,遺址部分護坡被雨水沖毀。

為此,四門塔管委會委託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編制了維修保護方案,並由省市文物局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報請國家文物局,隨著方案的獲批,具體的維修實施工作隨即將會展開。

1963年,四門塔文物保管所成立,負責文物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政府也先後組織了數次維修。四門塔最近一次維修是在1973年,在對四門塔進行“加固塔基、維修塔頂”的過程中發現了安置在塔內的舍利函及舍利,並和其它物證一起確定了四門塔的建築年代為隋朝大業七年。1975年,有關部門對龍虎塔進行了維修,1983年對千佛崖進行了加固。

濟南市的旅遊景點

自明朝以來,濟南一直是山東省省會。濟南位於魯中西部,是我國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批准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軟體名城、國家創新型城市之一。濟南是山東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遊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是中華文明中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第11屆全國運動會和第7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濟南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