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彙介紹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鏇置春、夏、秋、冬四輔官,位列公、侯、都督之次。任職者於一月內分旬輪流值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鏇罷。
四輔官,明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鏇置春、夏、秋、冬四輔官,任職者於一月內分旬輪流值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鏇置春、夏、秋、冬四輔官,位列公、侯、都督之次。任職者於一月內分旬輪流值班,輔助皇帝處理政務。鏇罷。
四輔是中國古代星官之一,屬三垣之中的紫微垣,共有四顆星,圍著北極五星之一的天樞。 其象徵著北極這星空皇帝的輔臣,在現在通用的88星座中屬於鹿豹座。
簡介 所屬:紫微垣 四輔:《宋史•天文志》稱:四輔四星,又叫四弼,在杻星的四面,有四顆呈半形的星將紐星環抱,故有四輔抱極之說。四輔四星,抱北極樞星,主君臣禮儀,主政萬機,輔弼佐理萬邦之象,輔佐北辰而出入授政...
簡介 其他含義四輔介紹 西漢太師、太傅、太保、少傅合稱。平帝元始元年(1)置,位居三公上。時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總攬朝政。新莽以太師、太傅、國師、國將為四輔官,位上公,居三公上。東漢廢。北周宣帝時亦置,據《尚書大傳》命名為大...
四輔介紹 相關信息西漢太師、太傅、太保、少傅合稱。 新莽以太師、太傅、國師、國將為四輔官,位上公,居三公上。 唐都長安,以同州、華州、歧州、蒲州為四輔。
四輔介紹 相關信息靳輔(1633—1692年),字紫垣,遼陽人,隸漢軍鑲黃旗。祖籍遼陽(今屬遼寧)。清順治時為內中書,康煕初自郎中遷內閣學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史書記載種類:漢字 輔的拼音: fǔ 注音: ㄈㄨˇ 繁體字:輔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形聲 簡體部首:車 輔的部首筆畫:4 總筆畫:11 筆順:橫折豎橫...
字形結構 漢字演變 漢語字 詞義 古籍解釋內閣首輔,即內閣中位列第一的輔臣。在明代,“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少數以翰林學士入直內閣)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與內閣”次輔“、”群輔“相對,一說大致產生...
歷史背景 制度沿革 首輔職權 代表人物 制度評價張輔(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明朝重臣、名將,河間王張玉長子。 張輔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累封新城侯。永樂四年(...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逸聞趣事 個人作品王輔臣(?—1681年),山西大同人,綽號“西路馬鷂子”,本為李姓,明末清初軍閥。早年追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嗜賭,一擲千金,後與王進朝為誼子,改姓王。...
早年經歷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