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捨五入六進

四捨五入六進,是中國地方黨政人事選拔呈現新格局的體現。“四”舍即新提拔的省級黨政“一把手”基本上不再有“40年代”出生的官員;“五”入是指“50後”官員成為當前省級黨政“一把手”群體的主力軍;“六”進即“60後”出生的官員開始進入省級黨政“一把手”行列,成為政壇新生力量。

簡介

自2010年全國“兩會”至今的一年時間內,中央先後對8個省份的黨委書記和7省省長做出調整。細察內中呈現的人事動向,地方黨政“一把手”的人事選拔呈現出“四”舍、“五”入、“六”進的新格局:“四”舍即新提拔的省級黨政“一把手”基本上不再有“40年代”出生的官員;“五”入是指“50後”官員成為當前省級黨政“一把手”群體的主力軍;“六”進即“60後”出生的官員開始進入省級黨政“一把手”行列,成為政壇新生力量。 省級黨政“一把手”的人事安排,體現了中央進一步推進地方官員年輕化、知識化的戰略考慮。專家表示,2011年是中國經濟的轉身之年,所謂發展方式的轉變,將引領出中國未來發展新路向。而2011年更是中國的“人事工程年”,將展開省部級官員的系列大調整。

新格局

四舍

“一把手”的人事安排

近一時期以來,省級黨政“一把手”的人事安排,體現了中央進一步推進地方官員年輕化、知識化的戰略考慮。基本上不再有“40年代”出生的官員,隨著“50後”特別是60後“一把手”的陸續上位,一批年紀輕、知識廣、水平高、能力強的領導幹部各守一方,大顯身手,以實實在在的政績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開。

回顧2010年的調整,首先從新疆開始。原湖南省委書記、被港媒讚譽為“開放書記”的張春賢轉調新疆出任“一把手”,原湖南省長、更年輕的周強則接任湖南省委書記一職。

其後數天之間,中央又相繼調整安徽、山西、陝西、甘肅、湖南5省領導,包括:安徽省委書記王金山到齡卸職,轉任全國人大相關職務;原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接替王金山出任安徽省委書記,原陝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接替張寶順出任山西省委書記,原甘肅省長徐守盛調任湖南任省長。

隨後,中央又在2010年7、8月間決定,原中紀委副書記張毅“出京”赴寧夏任黨委書記;黑龍江省長栗戰書則由“東北”轉“西南”,到貴州任省委書記,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克志同時調到貴州任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江西省委副書記王憲魁則調任黑龍江省擔任副書記、代省長,甘肅省委副書記劉偉平任甘肅省代省長。

五入

“50後”成省級高官中堅

臨近年底,中央又繼續對江蘇、湖北兩省主要領導職務作出調整。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到齡退職,其職務分別由原江蘇省長羅志軍、原湖北省長李鴻忠接任。而江蘇、湖北兩省省長人選則分別為:原科技部黨組書記李學勇以及原江蘇省委副書記王國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官員均為1950年後出生。其中,省級黨委中,有21個省份的“一把手”為“50後”;在省級行政領導中,“50後”則占25位,這顯示出省級一把手群體已正式進入“50後”時代。而“40年代”出生的官員已經退出新提拔的省級“一把手”視野,顯示出中央推動領導幹部年輕化的堅定性。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湖南省委書記周強、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新疆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這4位省級一把手屬“60後”,成為地方大員中的“少壯派”。

中央黨校著名黨史研究專家謝春濤向香港文匯報分析,所謂“人事工程年”,主要還是因應明年中共十八大的召開。今年的省部級人事工程,不僅在於人事的排兵布陣,還包括公推直選、差額選舉、財產申報等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以此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開,亦是為“十二五”做幹部儲備。

六進

“60後”組接班“新梯隊”

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攻堅的關鍵階段出現密集的人事變動不足為奇,特別是被調整卸職的省委正職,均已達到或接近65歲退休年齡,反映出中共高層官員的任免已經制度化。

中共黨務專家表示,通過新近數輪調整,新任各省區市黨政“一把手”的年齡均在50歲上下,其中,湖南的周強、內蒙古的胡春華、吉林的孫政才等“60後”共同組成了新的“梯隊”。可以預見,到“十八大”之時,這些年紀輕、知識廣、水平高、能力強的領導幹部主政各省區市,將給中國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