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1917年四川省機電工程學校成立,先後經歷過重慶巴縣甲種農業學校、重慶巴縣三里職業學校、重慶巴縣縣立高級農業職業學校、重慶市市立思克農業職業學校、重慶市第一高級農業學校、重慶市農業學校、四川省重慶農業學校、四川省重慶農業機械化學校、四川省遂寧農業機械化學校、四川省農業機械化學校和四川省機電工程學校的歷史沿革,從建立後的90年時間內,都是從事職業教育,先後隸屬於重慶市、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農機局,是連續三屆國家級重點普通中專。
1956年川北教育學院成立,先後經歷過四川省綿陽國中師資訓練班、綿陽大學、綿陽專科學校、綿陽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校、綿陽地區中學教師進修學院、綿陽地區教師進修學院、綿陽教育學院、四川教育學院遂寧分院和川北教育學院的歷史沿革,從建立後的51年時間裡,都一直從事大學專科教育,先後隸屬於綿陽專區和四川省教育廳,是四川省成人高校評估優秀學校和高校校園文明建設優秀單位。
2002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川北教育學院和四川省機電工程學校合併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遂寧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省教育廳主管。
辦學條件
學院建設
學院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和生活服務保障體系,建有汽車(轎車)、數控工具機、電機、電子、製冷、焊接、計算機中心、自動控制、多媒體電教室和語音實驗室等100餘個實習、實訓基地和場館,建有調頻電台、計算機校園網和閉路電視網,有圖書50餘萬冊,報刊1100餘種和超星數字圖書館。校園內花木繁榮,書香瀰漫,環境幽雅,素有“精品校園”的美譽;校園內安保嚴格,多次被評為“平安校園”;數位化圖書館、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形體訓練室、足球場、籃球場、設施良好的學生公寓及遍布校園每個角落的校園網;27個高額投資,川內一流的校內實驗實訓室、150餘個與全國知名企業共建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師資力量
截
至2009年底,學院共有教職工800餘人,近500名專任教師中有正副教授160餘人,中級職稱教師290餘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6人;先後聘有美、日、加、澳、紐西蘭、丹麥、荷蘭等國專家、教 授30多位來院任教、講學或從事科研工作。學院與澳大利亞校園管理集團共同建立了“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大學預科中心”,在校生可自費到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留學深造。
辦學規模
理念和成果
學院開設有40餘個普通專科、10多個國中起點五年制高職大專及34個成招本、專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6萬餘名畢業生,每年培訓5000餘名各類技術人才。學院被教育部和交通部等六部委確定為“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緊缺人才培訓培養項目”基地。學院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NMIT)結為友好學校,合作開辦軟體技術國際班,合格畢業生可獲兩國頒發的普通大專雙文憑和國際商務英語證書,國際認可;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人民工業大學、中亞高麗科學聯合會組建有“國際汽車技術培訓中心”,共同培養轎車維修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等科研院校建立有合作關係,是國家信息產業部信息化計算機教育認證合作院校。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考點、全美測評軟體系統(ATA)考試站和駕校等,常年對外進行招生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學院榮譽
學院堅持教學、科研並重,成績斐然,在國際國內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400餘篇,出版專著145部,獲國際和國家、省、市科研成果獎150餘項,學院先後被評為“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德育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學校。
學生就業
學院按照國家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原則,採取“學院推薦、雙向選擇、自主擇業”方式實施就業。學院成立了院系兩級就業指導機構,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和指導工作,在珠江與長江三角洲分別建有就業聯繫點,就業渠道暢通。學生進校後有 “專升本”機會,可與學院簽訂就業協定,保證推薦就業。2013年來該院的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2%以上,多次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學院已與富士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希望集團、沱牌集團、長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遠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韓國)LG集團、上海二紡機、資陽南駿汽車有限公司、上海中國貨櫃有限公司、新加坡寶利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深圳海龍建築製品有限公司、中海監理有限公司等200多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就業聯繫。畢業生也可通過各市、州人事局、教育局、人才市場等渠道就業。
社會評價
辦學思想、教育觀念大有轉變。高職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辦學思想,高職教育要突出“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念正在廣大師生中形成共識,並付諸行動。 師資結構更加最佳化。學院加大經費投入和政策傾斜力度,加快了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已投入師資隊伍建設經費145萬元。制訂了一系列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的激勵制度,師資隊伍的規模逐步擴大,質量明顯提高,結構更加合理。
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在省委省府和主管部門四川省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在遂寧市委、市府的關心下,學院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籌措、投入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基礎設施。2007年用於購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經費就達到1300萬元。教學條件明顯改善。
教學建設成效開始顯現。學院從人力、財力、物力上給予支持,加大了教學基本建設力度,撥出專款用於購置教學辦公設備和教學建設成果獎勵,完善了設施設備。從行政部門抽調了24名熟悉教學管理人員到教學第一線,各系(室)積極配合學院安排部署,組織專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建設工作,以專業建設為重點,課程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最佳化人才培養模式,收到了明顯成效。
教學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學院緊緊抓住質量和規範兩大主題做文章,經過努力,特別是隨著評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教學管理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初步實現了“四化”,即管理手段現代化,管理過程目標化,管理評價系統化,管理隊伍多元化。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王金星: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組織人事和思想政治、宣傳統戰、群團與學生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組織人事部和宣傳統戰部、黨校、工會、團委、學生處。聯繫文化傳播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與體育部。
院長
胡碧玉: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行政、老齡工作、國資財務管理和教學、圖書情報工作;分管學院辦公室、財務與國資管理處、老委辦和教務處、成教處、圖書館、中專部與成都校區;協管一般人事工作。聯繫管理系、外語系和建築與環境工程系、電氣工程系。
副院長
邱永成:負責科研、學報工作;分管科研處、學報編輯部。聯繫汽車工程系、機械工程系。
李雷:負責招生就業和消防、綜合治理、安全保衛工作;分管招生就業處、保衛處。聯繫套用數學與經濟系、計算機科學系。
紀委書記
瞿定強:負責基建、後勤產業工作、紀監審工作;分管基建處、後勤與產業管理辦公室;暫管紀監審辦公室。
學校概況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省財政廳批准成為第二批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始建於1917年,有著50餘年專科,90餘年職教辦學歷程。學院占地1253畝,已建成高標準、高水平、大氣靚麗新校區。有來自於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全日制學生12000餘名。學院坐落於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樞紐遂寧市。成南、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鐵路、達成鐵路,遂綿、遂內高速公路在此交匯,距成都、重慶僅80餘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捷,被譽為成渝兩大中心城市的橋頭堡、中轉站和後花園。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悠悠涪江曾孕育出陳子昂、張問陶、黃峨等名仕才女領文苑風騷,綿綿熱土又哺育了張鵬翮、席書、黃珂等名臣賢相為史冊增輝。以“中國死海、觀音故里、西部水都、國寶宋瓷”為主體的旅遊文化正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學院綠樹掩映,花香四季,是世界級園林式單位。
學院展望
學院正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弘揚“為難為之為,成不成之成”的校園精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突出重點、創建特色的辦學方略,堅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素養和技能提升為重點,堅持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全面強化管理,重點發展內涵,著力提升質量,積極開創質量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品牌立校、卓越榮校的辦學新路。
發展成效
在學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院教職員工同心同德,負重自強,克服種種困難,搶抓發展機遇,創新發展理念,成功建設了新校區,使學院在辦學規模、辦學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社會聲譽等方面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特別是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特色品牌日益凸顯,獲得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了社會廣泛認可和讚譽。
學院取得了突出的改革和發展成效。
(一)基本建設跨越式發展,固定資產大幅度增長
2004年開始啟動基本建設,2005年8月動工修建新校區,先後建成教學樓6棟,標準學生公寓13棟,食堂2棟,2萬餘平方米的圖書館1棟,信息技術樓1棟,理工類實驗實訓樓1棟,文管類實驗實訓樓1棟,實訓工廠廠房3棟,校醫院1棟,職業培訓樓1棟,風雨操場1個,標準運動場1個,24米和20米寬校園主道路1600米,主景區、配套景區5個,1000兆校園網1個。截止2007年10月,學院占地面積1253畝,新增建築面積231652.59平方米,運動場館51338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3327萬元,擁有圖書48萬冊。
(二)專業建設步伐穩健,課程改革初見成效
學院根據《四川職業技術學院2004—2007年教學改革綱要》、《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及其管理的暫行
規定》,按照“適應需求、發揮優勢、加強針對性、規範名稱、寬窄並存、合理設定”的原則,結合四川、川中及遂寧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特點,主動適應市場需求,最佳化專業結構。重點打造機械、汽車、電工電子、建築、計算機和管理六大類品牌專業。現有普通大專專業37個,其中,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專業1個,省級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級精品專業1個,院級精品專業5個。按照“以能力為主線,整合公共基礎課,正確處理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係,突出主幹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來構建課程體系,課程改革初見成效,現有省級精品課程8門,院級精品課程10門。加強教材建設,規範教材管理。現有省級精品教材6門,校級精品教材12門。
(三)實訓基地建設快速發展,技能訓練條件不斷改善
學院堅持高技能人才的辦學方向,高度重視實踐教學條件及實訓基地建設。整合形成了機械加工中心、汽車維修技術中心、電工電子技術中心、計算機技術套用中心“四大實踐教學中心”,其中“汽車維修技術中心”於2005年被教育部確認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各中心下轄一系列實驗、實訓室或實訓車間,按照技能訓練從低級到高級、從單項到綜合的能力(技能)培養規律配置,訓練要求與崗位能力接軌,努力實現教學與生產實際要求的“零”距離。主持本學科教改工作,主持教育理論學習,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技術開發、社會諮詢及其他科研工作,主動申報和承擔科研課題。學院還建有實習工廠、遂寧市汽車駕駛學校、汽車維修廠等校辦產業為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訓場所。同時學院作為遂寧市委市府著力打造的“西部農村職教基地”的龍頭,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所(川-58所)、四川省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全省勞務開發培訓基地、遂寧市農民工培訓基地、全省下崗職工培訓基地等,面向學生和社會開展各種短期培訓、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與鑑定等。
校外實訓基地不斷擴大,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在校外建立起76個穩定的、涵蓋各個專業方向的實訓基地群。與北大青鳥聯合開辦了ACCP軟體工程師認證班;與ATA教育公司聯辦了ATA認證班,設立了ATA考試站;與簡陽港通集團、資陽南駿汽車集團公司、吉鋒農機連鎖集團公司等多家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式”培養。
(四)教學團隊建設縱深發展,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師資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學院90年的歷史磨練了一支“發展優先、地位突出、結構最佳化、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749人,專任教師597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級職稱17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 313人,有享受政府津貼專家3人,省突出貢獻專家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部級教學名師2人,2人成為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成為遂寧市拔尖人才和學術帶頭人,先後聘有美、日、澳等國家專家、教授30多位來院任教或講學。
(五)教育科研不斷加強,科研教研成果豐碩
學院傳承重視教育科研的優良傳統;準確定位科研工作;確立了科研組織領導體制;創設健全了引導激勵、競爭鼓勵、考核獎懲機制;提供了制度、經費和措施保障,通過對職教理論、職教重難熱點問題和職教實踐的探究,有力地指導了人才培養,逐步形成了“傳承歷史、定位準確、機制健全、成果豐碩、指導實踐、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科研特色。
學院立項並承擔了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總計70項,其中參與部級科研課題3項,獨立承擔省廳級課題21項,開展院級課題研究46項。近三年教職工公開發表論文907篇,出版學術著作24部、教材50本,發表藝術作品37幅。獲得省教育廳第六屆人文社科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獲省教育廳教育科學成果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獲南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獲遂寧市政府人文社科成果獎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六項、優秀獎一項,總計各級各類政府獎十七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