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古巴蜀國時期
遂寧歷史久遠。根據在射洪縣仁和鎮馬鞍山南山採集到的人頂頭骨化石初測,至少在公元1萬年前,遂寧就有人類活動。夏商時期,全國劃為九州,遂寧縣境(指今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和重慶市潼南縣境)屬梁州管轄。胡傳淮編選《張鵬翮詩選》
春秋初年,四川境內出現巴國和蜀國兩個奴隸制國家,遂寧縣境屬蜀國管轄區,秦統一後為蜀郡所轄。東漢末年(220年),置德陽縣,治所在今城區內,境內置縣也由此開始。西晉後期(約303年),流民李雄起義建立成漢國,置德陽郡,轄德陽縣,郡、縣治所仍在今城區內,境內置郡也由此開始。
名稱由來
“遂寧”作為地名,始於東晉。東晉與十六國並存,而遂寧則屬於十六國中的成漢國。當時,各國統治者之間連年混戰,成漢國統治者內部也為爭權奪位鬥爭不息,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大敗李雄遺部李勢,滅成漢國,結束了四川長達50多年的混戰。當桓溫凱旋而歸,途經縣境時,但見風和日麗,歌舞昇平,一派和平安寧的氣氛。這位長年征戰沙場的將軍感慨萬端,一種厭惡戰亂、渴望太平的思緒油然而生,因而在這裡設遂寧郡,取“譙縱亂後,移於石坪。蓋其地多獠,官方力弱,不相威攝”,故名遂寧。取遂寧茲土為名。表示“平息戰亂,達到安寧”的意思。從此,川中丘陵中的這片紅土地,便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遂寧”。
建制沿革
遂寧市自建縣始,先後為縣、郡、州、府、專區、市等行政建置,已經歷了一千七百餘年,史稱“東川巨邑”、“川中重鎮”,今遂寧為古蜀國地。
在歷史的滄桑演進中,“遂寧”這個名稱或用或改,遂寧的“級別”或升或降,遂寧的轄區或大或小,但有一點沒有改變,這就是不論哪個朝代,都以遂寧城為郡、府、州、縣的治所,足見古人對遂寧這塊土地的厚愛。遂寧也因此成了川中重鎮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最早設縣在東漢末年(約220),時名德陽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溫平蜀後,在德陽縣東南置遂寧郡,取息亂、安寧之意,遂寧之名從此始。南朝宋泰始五年,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 分遂寧郡置東遂寧郡,德陽縣隸屬於東遂寧郡,郡、縣治所同為一地。
南朝梁時,德陽縣更名小溪縣,仍隸屬於東遂寧郡,郡、縣治所同前。北朝魏,小溪縣更名方義縣,郡縣治所未變。
北周閔帝元年改東遂寧郡為石山郡,並於郡地置遂州以統之。州、郡、縣治所同為一地。
隋煬帝大業三年,州改郡,以捃轄縣,郡、縣治所如前。
唐中宗景龍元年,分遂州青石縣增設遂寧縣(縣以遂寧名自此始),治所在今潼南縣下縣壩(大佛寺東北面)。方義縣乃在原處,州縣治所末變。
唐末,在遂州設的武信軍節度使,管轄了遂(遂寧)、昌(隆昌)、合(合川)、渝(重慶)、瀘(瀘州)五州。
北宋太平興國元年,為避宋宗諱,改方義縣名小溪縣。宋微宗政和五年,升遂為遂寧府,領小溪、遂寧、蓬溪、長江、青石等五縣,府、縣治如前。宋微宗宣和五年升遂寧府為遂寧都督府。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並青石、遂寧二縣入小溪縣。後改遂寧府為州。
元末明初玉珍時期(1362-1371),並小溪縣入遂寧州,州治所乃設原地。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遂寧州為遂寧縣,隸屬潼川府(今三台縣)治所未變。
民國24年(1935)年3月,設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區設專員公署,轄遂寧,蓬溪、射洪、樂至、安岳、潼南、三台、中江、鹽亭九縣。專員公署、遂寧縣駐地同為一地。
1958年10月,並遂寧專區入綿陽專區,其所轄之縣(除安岳、樂至外)併入綿陽專區,遂寧縣亦隸屬於綿陽專區。
1968年9月,改綿陽專區為綿陽地區,遂寧縣隸屬於綿陽地區。
1985年5月撤消遂寧縣,建立省轄遂寧市。市轄市中區、射洪縣蓬溪縣。市中區駐地設原遂寧縣城關鎮。
1997年12月,調整蓬溪縣行政區劃,建立大英縣,亦隸蓬屬於遂寧市。遂寧市轄市中區、射洪縣、大英縣、篷溪縣。
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分市中區行政區,設船山區、安居區(治所設安居鎮)。至此,遂寧所轄為二區三縣,即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射洪縣。
地理位置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於東經105°03′26″-106°59′49″,北緯30°10′50″-31°10′50″之間。東西寬90.3公里,南北長108.9公里,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城區平坦,東鄰重慶、廣安、南充,西連成都,南接內江、資陽,北靠德陽、綿陽,與成都、重慶呈等距三角。歷史上,遂寧曾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迷人的靈性山水和發達的農工商貿而成為川中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尤以紡織食品工業聞名,素有“東川巨邑”、“川中重鎮”、“小成都”、“中國水都”之稱。1985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省轄遂寧市,現轄船山、安居兩區和射洪、蓬溪、大英三縣。人口國家級4A風景區-廣德寺384萬。市城區建成區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43萬。市政府駐地為河東新區,區號0825,郵政編碼629000,車牌編號:川J。
人口民族
遂寧為人口稠密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06人,人口密度遠大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沿涪江兩岸的沖積平壩、沿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和丘間小平壩區。從射洪縣的金華鎮到船山區的南強鎮,沿涪江兩岸屬人口的特稠密區,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813人。
全市共有勞動力270.5萬人,占總人口的70.4%,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除能夠充分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外,還採取多種措施轉移富餘勞動力。全市常年輸出勞動力保持在78萬餘人,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市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藏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壯族、羌族、維吾爾族、高山族等44個少數民族,人口近1.9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5%,這些民族只是散居於漢族之中,未形成集中聚居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91人,居全省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