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文
此詞源於尚書。
【原文】
王曰:“若昔大猷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2,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萬國鹹寧。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3,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於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時若4,訓迪厥官5。
“立太師、太傅、太保6,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7。官不必備,惟其人。
“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貳公弘化8,寅亮天地9,弼予一人10。
“冢宰掌邦治11,統百官,均四海12。司徒掌邦教,敷五典13,擾兆民14。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司馬掌邦政,統六師,平邦國15。司寇掌邦禁,詰奸慝16,刑暴亂。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17。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18。
“六年,五服一朝19。又六年,王乃時巡,考制度於四岳20。諸侯各朝於方岳,大明黜陟21。”
文章注釋
【注釋】
1、若昔:若,順從。昔,往日。猷:道,法。
2、百揆:官名,總理百官之職。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
3、立政:設立官長。
4、時:是。若:順從。
5、訓迪:迪,導。訓迪,猶言指導。
6、太師、太傅、太保:三種輔助天子的大官。
7、燮:和。陰陽:世間一切正反現象,古代叫陰陽。
8、貳:副職,協助。
9、寅亮:寅,敬。亮,明。
10、弼:輔助。
11、冢宰:冢,大。宰,治。冢宰,又叫大宰,百官的首長。
12、均:調節。
13、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常法。,又叫五常、五教。
14、擾:安。
15、平:治理,平服。
16、詰:治。奸慝:邪惡不正的人。
17、時:依時。時地利,依時節以興地利。
18、阜成:阜,大。成,定。阜成,大力安定。
19、五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
20、四岳:東嶽、西嶽、南嶽、北嶽。
21、黜陟:黜,降。陟,升。
以上第二段,說明建官的體制。
譯文
成王說:“順從往日的大法,要在未亂的時候制定政教,在未危的時候安定國家。堯舜稽考古代制度,建立官職一百。內有百揆和四岳,外有州牧和侯伯。各種政策適合,天下萬國都安寧。夏代和商代,官數增加一倍,也能用來治理。明王設立官員,不考慮他的官員之多,而考慮要得到賢人。現在我小子恭勤施行德政,起早晚睡只怕來不及。仰思順從前代,指導我們的官制。
“設立太師、太傅、太保,這是三公。他們講明治道,治理國家,調和陰陽。三公的官不必齊備,要考慮適當的人。
“設立少師、少傅、少保,叫做三孤。他們協助三公弘揚教化,敬明天地的事,輔助我一人。
“冢宰主管國家的治理,統帥百官,調劑四海。司徒主管國家的教育,傳布五常的教訓,使萬民和順。宗伯主管國家的典禮,治理人和神的感通,調和上下尊卑的關係。司馬主管國家的軍政,統率六師,平服邦國。司冠主管國家的法禁,治理奸惡的人,刑殺暴亂之徒。司空主管國家的土地,安置士農工商,依時發展地利。六卿分管職事,各自統率他的官屬,以倡導九州之牧,大力安定兆民。
“六年,五服諸侯來朝見一次。又隔六年,王便依時巡視,到四岳校正制度。諸侯各在所屬的方岳來朝見,王對諸侯普遍講明升降賞罰。”